
宋燕红 牧师
Q1:《马太福音》8章5 到13节中记录的是百夫长直接和主耶稣面对面的沟通,但《路加福音》7章1到10节中记载的却是百夫长托人和主耶稣之间的沟通,这点怎么理解呢?
A:每个福音书作者记录耶稣基督生平时侧重点是不同的,路加强调百夫长的谦卑,所以记录百夫长认为自己不配去面见耶稣。马太因为非常强调百夫长对权柄的洞见,所以在陈述故事时就已经应用了百夫长对权柄的洞见。即便去求耶稣是百夫长所派的仆人,马太认为他所差派的仆人按照他的命令所说的话就代表百夫长所说的,仆人去办的事和所说的话就是百夫长所说的。所以对马太而言在陈述故事时把故事描述为是百夫长自己求耶稣是没有问题的。
Q2:请教一个一直没搞清楚的问题:“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 (太24:36) 人不知道、天使不知道是可以理解的,但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一体的上帝,“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我暂时没有明白为什么?请解答
A:这是就着主耶稣的人性说的。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主耶稣在地上作为完全的人,他从未使用过他神性的权柄在成长的道路上抄近道走捷径,当他说“人子也不知道”的时候是以他道成肉身的人的身份说的。作为人,“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52)主作为创造万有的神成为肉身,经历了人全方位的成长过程,包括在智慧和知识上的成长。当主耶稣说这番话时是天父还没有将耶稣第二次再来以及之前的大灾难到底具体会在什么时间发生启示给主耶稣,因为这个具体的日子时辰与主第一次降世为人的使命不相关,告诉我们这个时辰对今天我们完成大使命也没有益处,所以神不把这个时间启示给我们。
主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我们作为人成长的最核心部分就是对神的认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不断在认识神的知识上成长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期待不经历艰苦的学习成长一下子就拥有了所有知识。神赐给我们的知识都是为要我们遵行他的命令装备我们行各样善事的,所以我们也不能用猎奇的心态读经,要以遵行神的话语的目的读经,将自己明白的活出来,神就会让我们明白更多。
”29 「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 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申29:29)
Q3:福音书赶鬼驱鬼故事里的鬼和堕落天使是一回事吗?别西卜和撒旦是啥关系?圣经里其它还有关于鬼的论述吗?
A:圣经里面说的鬼就是撒旦所管辖的魔鬼邪灵,和堕落的天使是一回事儿。别西卜是撒旦的一个名字,直接翻译就是苍蝇王的意思。
撒旦他的目的就是要抵挡上帝的工作。整个圣经讲的就是上帝怎么把人从被撒旦所奴役的这种状态中拯救出来。所以说,撒旦魔鬼的身影从创世记到启示录一直是贯穿的,那当然鬼也是贯穿的。
说到鬼附身这种现象,这个是特别在福音书里上帝集中让我们看到的。因为上帝就是要透过这样的神迹,非常形象化地让我们看见人是多么可怜地处在魔鬼撒旦的牢笼和捆绑之中。而耶稣基督是怎样用他拯救的大能把我们从撒旦的权势里拯救出来,所以这些赶鬼的神迹都是特别有这样的在神学上的深意的。
所有的人只要没有得蒙耶稣基督的救恩,就都是像在福音书里边描述的那个被鬼附的人一样,是同样处在那样的光景中。在现在的社会,撒旦并不需要直接用魔鬼邪灵附身这种方式来牢笼人。用思想、用潮流、用各种文化、各种偶像同样达到这样的目的。但是,比如说在偏远的地区、没有文化的地区、相信灵界的地区撒旦是会用魔鬼邪灵直接附身这样的方式来残害人牢笼人的,我姥爷就经历过。
Q4:在「超越处境认定主」这段信息中,牧师提到“神不解释处境”,我的问题是:如何区分这种处境与“我们在被管教的处境”?
A:超越处境认定主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持守对主的信心并且做主让我们做的事情。如果说因为被管教而进入到了一个悲惨的处境,同样也是不能够专注在想从这个处境中出去。你一旦认定了主是谁、主的心意是什么,只要我们的心向着神敞开,自然你就能够看到自己一直在犯什么罪。如果你自己特别清楚地知道有得罪神的地方没有悔改,那确实也要感恩神借着管教把自己带到了这样一个罪的后果的痛苦处境之中,那我们就要特别得一个教训:知道违背神都是有代价的,神让我们听他的话都是为了祝福我们,以保守我们在蒙福的人生中走在蒙福的道路上。
所以超越处境的意思都是指:你不是想要从这个处境中出去,而是在这个处境中,无论这个处境是什么,我们都要把目光定睛在上帝的身上。就是这个处境是上帝给的。我们的主是怎样的主?他是爱,他的计划、他的大能、他的全知、他的应许……总之,这个就永远是我们的焦点。那如果你是被管教进入的处境,在这种处境中我们只要眼睛定睛在神的身上,焦点放在主是谁、他要让我学什么功课,就能够从一个罪里边因着神的管教而悔改出来了。
施洗约翰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就是为义受了逼迫进入到了这种处境中,他很困惑,因为这个是跟他认识的神、他理解的神的计划没有办法调和的。但是一旦他把目光再次定睛在主是怎样的主,他的信心就被坚固,这个信心就会激发他去更深地思考神已有的启示,他在认识神上就会有一个更大的进深,所以你看他也得到了益处。
所以无论我们是如何进入到了一种逆境之中、不如意的处境之中,只要我们抬头仰望主,定睛在神的心意上,那我们若是犯罪我们自然就非常清楚,我们若是在为义受逼迫我们也非常清楚。总之,无论是为义受逼迫还是因罪被管教,我们都会因为焦点不放在处境上而放在主的身上而生命得提升。
在小组里边要特别注意这样一点:我们对自己的处境要特别敏感,如果稍微有一点点好像在被神祝福状态上的改变,我们都要特别小心来求问神,看看是不是在什么地方,哪怕再细小的问题上没有做在神的心意上;但是,弟兄姐妹们对彼此对别人一定不能有这样的态度,那样就成了约伯记里边我们所看到的那种论断的心态。当然,牧师是有这样的职责来为信徒守望,来看一个人现在的生命光景是否因为在罪中而被神管教。
我们如果看别人遭遇了什么不幸,我们就学习跟他同哀哭。我们自己遭遇了不幸,我们首先第一反应就是说:“主,我有没有什么地方得罪你?”对于分辨上帝对信徒的管教,我也是会非常慎重的, 如果我有这样的感觉,我也会放在祷告中,经过很长时间祷告,如果我一再地感受到上帝的印证和推动,我才会这样说出口:“在某某问题上,你一定要悔改,因为明显你现在生命的状态处在被上帝管教的状态。”我们在小组中,所有的道都是用在自己身上,组长要做这方面的榜样:就是所有神的道,我都是用在自己的身上衡量我,而不是去衡量别人。也让弟兄姐妹们要把道严格地往自己的身上用。
但是,如果有一个弟兄或姊妹确实在罪中不悔改,神管教他,我也已经特别清楚地做了这个判断,也做了劝勉和责备,那你们就要跟我保持一致,就不能够再跟那个弟兄姊妹说:“你看你多不容易,你这么敬虔还遭了这么大的灾……”这个就不对了。但是在我没有特别明确地责备一个弟兄或者姊妹之前,没有这么明确地说他不悔改所以被神管教了,在此之前我们彼此之间看到别人的痛苦都是关心他、爱他、跟他同哀哭,对自己就是严格地小心地来分辨。那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哪怕稍微有一点点刚刚在最好的那种蒙神祝福的状态中稍稍有一点儿要下滑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及时发现,及时靠着主的恩典悔改。这样,生命就在主的恩典的带领下不断处在一个持续成长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