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马太福音》19:16-20:28

宋燕红 牧师

前言
Ⅰ – 1青年财主到耶稣这里寻求永生
Ⅰ – 2耶稣以青年财主为反面教材教导门徒
Ⅰ – 3耶稣应许给门徒的奖赏
Ⅱ – 1工价心态还是感恩情怀-上
Ⅱ -2工价心态还是感恩情怀-下
Ⅲ -1门徒们争坐神国度中的高位
Ⅲ -2求神国中最高位求最高程度的苦难
Ⅲ -3神国度中的地位由天父预定
Ⅲ -4将谁升到高位
Ⅲ -5警醒撒旦搅扰
总结

主日讲道文字稿

前言

弟兄姐妹,主日平安!我们继续来学习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共28章,整卷经文一共有几轮叙事讲道的循环?一共是五轮叙事讲道的循环。今天呢,我们就要进入到最后一轮叙事讲道的循环,这个也是马太福音七个大部分的倒数第二个部分,就是第六个部分——王的呈现,马太福音的19章到25章。

当我们打开马太福音19章的时候,你就看到圣经说什么?“耶稣说完了这些话,就离开加利利,来到犹太的境界约旦河外。有许多人跟着他,他就在那里把他们的病人治好了。”耶稣说完了哪些话?就是在马太福音18章他讲道教导门徒的五项基本素质,对吗?那在此之前,主耶稣做了什么?看看左边的地图,他是不是把门徒带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在那儿对他们进行了密集的门徒训练,以预备他们迎接人类历史中最重大的时刻,就是耶稣要背负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然后耶稣还把门徒中的彼得、雅各和约翰带到黑门山,在山上变相,让他们预尝天国的荣耀;之后又把他们带回到加利利,在那儿因着收丁税的事件又对彼得进行了教导,教导门徒们放弃我们作为神儿女本该享有的特权,对吗?之后就是在加利利,主耶稣又教导门徒五项基本素质。当这一切都做完之后,耶稣在世的服事就要进入到最后一个阶段了,就是他要离开加利利前往耶路撒冷,把自己这位早就在旧约中所预言的弥赛亚——神国度的君王呈现在以色列人面前。

你看耶稣走了哪条路线?他从加利利出来,到了约旦河的外边,就是比利亚这片地区,因为犹太人是不进撒玛利亚人的境界的,所以当耶稣呈现自己到以色列人面前的时候,他也是走比利亚,然后呢,到耶利哥对面的时候,他跨过约旦河到了耶利哥,这就是我们在20章结束的时候看到的,他在耶利哥城医治两个瞎眼的人,对吗?然后他就进入到耶路撒冷。但是,当他这位神国度的君王正式呈现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时候,以色列人接受他吗?不接受他,仍然是拒绝他,仍然是抵挡他。所以,耶稣就又从耶路撒冷出来,到耶路撒冷东面的橄榄山讲道,就是24章到25章的橄榄山的讲道。所以从主耶稣结束了加利利的服事,他一路下到耶路撒冷,再出耶路撒冷到橄榄山,就是他把自己正式呈现给以色列人的整个过程。当耶稣基督这位王正式呈现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时候,他们却继续拒绝耶稣,而耶稣也继续又被他们拒绝,并在整个过程中借着所经历的事情,借着他亲口的讲道,借着他预言性的比喻,他继续来塑造他的门徒。所以,我就用“在他们的拒绝中进出耶路撒冷训练门徒”来作为马太福音19章到25章——这六章内容的一个概括和总结。

我把19章到25章分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19章到20章,这个是在路途中发生的事情,耶稣离开了加利利,怎么到比利亚,然后又跨过约旦河来到了耶利哥,在这整个路途中发生的事情,我们在19章到20章会看到主耶稣前往耶路撒冷路途中驳斥法利赛人,医治百姓并教导门徒;21章到24章的2节,讲的是主耶稣进入耶路撒冷,以直接的行动、神迹、比喻、宣告来训练门徒;最后一个部分,24章的3节到25章的46节,就是主耶稣退出了耶路撒冷在橄榄山上讲道,用预言和比喻来训练门徒。所以第五个叙事讲道的部分呢,我同样是给他分了三个大的部分,我们用三次讲道来完成,好吗?

今天的讲道,我们就聚焦在第一个大的部分——19章到20章,主耶稣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途中驳斥法利赛人、医治百姓、教导门徒。在这两章经文中,我们会发现我们可以按照时序非常清楚地把这两章的内容分成八个部分。首先,刚才我们读过了19章的1到2节,我们看到耶稣离开了加利利前往耶路撒冷的途中,他走到了约旦河外的地区,就是比利亚地区,就有许多人跟着他,他做了什么?他就把众人的病都医治了。所以,第一部分就是医治众人,在19章的1到2节。

接着第二部分,19章的3节到12节,发生了什么事?因为抵挡耶稣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想把耶稣陷入麻烦陷入不义,所以他们就用婚姻的一个问题来挑衅耶稣了,他们以为不管耶稣怎么回答,他一定会陷入到一个争端里面。为什么?因为当时的以色列人他们对于能不能离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离婚,是形成两派观点的,因为在摩西律法申命记里面有规定,就是说在妻子有什么不当的情况下,做了什么不当的事,丈夫就可以给她休书。这个完全是因着人的罪性而对妇女的一个保护,因为当丈夫完全在罪中的时候,他们是完全可以没有任何理由就丢弃妻子的,如果她们没有休书,这个妻子未来的命运也是非常的悲惨的,所以摩西律法因着人的罪性就做了这样一个安排,是出于对妇女的保护,当然这不是上帝对婚姻的心意最完美的体现。结果,在耶稣的年代就形成了两派观点,一派是传统派,也就是保守派;另一派是自由派。妻子如果做了什么不恰当的事,丈夫可以写休书给她,可以休她,对吗?传统派就认为这个不当的事情只能是因为奸淫的缘故,除非为了奸淫就不能够休她;可是自由派呢,就认为妻子一顿饭没有做好,也是可以休她的,也是可以给她休书把她休了的,因为这也可以看为是不当的事,甚至有的丈夫看到了比自己妻子更美丽的其他女人,也可以用“谁让你长得这么不妥当”为理由把她休了。所以,当时整个犹太人如何解读摩西五经里边关于休妻的这个律法,是不是就形成了两派啊?

你看法利赛人多么狡猾,因为他们就是想把耶稣陷到麻烦里,让耶稣无论怎么回答,都有另一派人反对他,他就不能够那么受欢迎了,大家明白吗?所以法利赛人问耶稣什么?“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休妻?你的观点是什么?”如果耶稣支持传统派呢?“不,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休妻,只在妻子犯了奸淫的情况下才可以休她。”那耶稣就得罪哪一派了?得罪自由派了,对吗?如果耶稣说:“嗯,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休妻。”那他就得罪了谁?就得罪保守派了。所以,任何时候法利赛人在问耶稣问题的时候,都是想要把耶稣陷入不义的,大家明白吗?包括那个行奸淫时被捉的女人,法利赛人把她抓来,问耶稣说:“是不是要把她用石头打死?”同样是这个目的,大家明白吗?因为当时犹太已经成为了罗马的殖民地,犹太人是没有执行死刑的权利的。所以,如果耶稣说:“对,依据我们的摩西律法应该把她打死。”哇,那他们就抓住了耶稣的把柄,就会说什么?说他违背罗马法律;如果耶稣说:“我们应当遵从罗马的法律,我们不能够打死这个行奸淫的妇人。”然后,这些陷害耶稣的人又会说什么?他们就会挑动会众说:“你看这个人,他是凯撒的走狗,他是一个罗马的忠实走狗,他出卖我们神传下来的摩西律法。”所以不管耶稣怎么答,他们都能够把他陷入不义。

但是大家发现了吗?无论他们问什么,耶稣都非常有智慧来回应他们,绝不落入他们的圈套,所以对那个行淫的妇人耶稣说什么?“好,你们谁没有罪就可以来打她。”耶稣就巧妙地绕过了法利赛人给他设的陷阱。这次关于在任何情况下是否都可以休妻,主耶稣也成功地绕过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给他设的陷阱,耶稣才不回应你什么自由派和传统派呢,耶稣说什么?“起初上帝创造的时候是怎么说的?”你什么派也没有办法回避,上帝起初在伊甸园里边清楚地让我们看见神造了亚当,用他的肋骨造的夏娃,他们是合而为一的,是神所配的,人是不能分开的,所以耶稣说:“除非为淫乱的缘故……”

我们今天不详细展开婚姻问题了,因为在咱们教会也非常强调婚姻,我们也有夫妻营,会特别详细地展开神对婚姻所设定的美好心意,还有我们应该如何在婚姻中去持守永恒的约,并且在婚姻中操练舍己的爱,把耶稣基督给我们的救恩透过婚姻彰显出来。那在今天我们如何面对离婚还是不离婚的问题?什么情况下可以离婚?那就是婚姻的约不能被破坏,这是永约,但是如果对方犯了奸淫,这个约是不是已经被破坏了?在这个情况下是可以离婚的,主耶稣也说除非为淫乱的缘故。但是,不是说对方犯了奸淫,我们就一定必须跟他离婚,如果我们能够用基督的爱把他从罪中挽回过来,这个永远都是最好的,对我们的生命也是最好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神可以塑造我们更加倚靠主,更多活出他的恩典,我们的生命就会被主提升。因为这样的婚姻状况肯定对任何一个姊妹来说都是煎熬,而我们在试炼中在苦难中,我们愿意更深地倚靠神,从神这位爱的源头去支取爱,并且把爱流淌给那个不信主的犯罪的另一方,如果还能够把他挽回,这当然是神最美的心意,对吗?主耶稣关于婚姻的教导,我们今天就不展开了,总之,让我们明白19章的3节到12节耶稣在休妻的问题上是如何胜过了法利赛人给他的试探。

19章的13到15节呢,是第三个部分,主耶稣再次教导门徒“天国子民要像孩子”;第四个部分19章的16到30节,是一大段的教导,起因是一个青年财主到耶稣这儿寻求永生,但是他又无法放弃他的财产,所以他反而失去了永生。耶稣借着这件事教导他的门徒,然后也给这些撇下了一切所有的跟随主耶稣基督的门徒们非常宝贵的应许,所以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经文,就是青年财主寻求永生却失去永生;接下来第五个部分,20章的1到16节,是在葡萄园做工的比喻;之后是第六个部分,耶稣在20章的17到19节,第三次预言他的受难和复活,而门徒们似乎没有听懂他受难和复活的预言,仿佛没有明白,他们又在争论谁为大,对吗?所以到了第七个部分,20章的20到28节,主耶稣就教导门徒,要彻底颠覆他们的领袖观;最后第八个部分,20章到29到34节,我们看到耶稣基督又医治了两个瞎眼的人。这就是19章到20章八个方面的内容。

因为我们读过好多遍马太福音了,对吗?所以当我概述这些内容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有印象,都明白我在讲什么,对不对?而在所有的19章到20章这两章经文里,有一段话是特别引人注目的。你看,当主耶稣借着“青年财主寻求永生却失去永生”这件事来教导他的门徒之后,19章的30节作为这整个大的段落的一个总结,主耶稣说了什么?主耶稣说:“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对吗?这一句话承前启后,既是对前边事件的总结,又引出了后面的一个比喻,当耶稣说完“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就接着说:“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出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做工,”对吗?然后接下来20章的1节一直到20章的15节,主耶稣就讲述了一个葡萄园主雇了五批工人到葡萄园中做工这样的一个比喻,当这个比喻讲完之后,耶稣又把“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这句话又用对称交叉的方式重申了一遍,耶稣说什么?“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所以主明白我们每一个人天性里边就有趋利避害争先恐后的本能,这个是神创造我们人的时候就已经给我们内置在生命里的机制,没有人生来就说:“只要是祸,我就想得;只要是福,我就想躲。我天生就是想当最后一名,我天生就是最不愿意往前冲。”没有这样的人,大家明白吗?所以主耶稣基督就用这样的预言——“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既鼓励我们也警戒我们,让我们在神的国度中要按照神的心意按照神的标准,来趋利避害,来争先恐后。

你看在20章的16节,作为葡萄园做工的比喻的总结,主耶稣再次重申了“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之后,主耶稣就第三次预言了他的受难和复活。你感觉主耶稣预言他的受难和复活更帮助我们理解“什么叫在前,什么叫在后”吗?在世人的眼中,耶稣基督是在前的还是在后的?他被钉死在十字架的那一刻,你有没有觉得从世人的眼光来看。没有哪一个人还在耶稣之后了吧?耶稣一生什么也没有,他没有上过名牌大学,他出生的家庭也是非常普通的,是社会最底层的家庭,他没有一兵一卒,他没有人所羡慕的势力,没有人所羡慕的任何光环,最后他也没有长寿,他三十三岁就被钉死在十字架了,人所羡慕的一切他都没有,对吗?然而,在神的国度中有哪一个人可以比耶稣排在最前吗?没有,因为耶稣基督是最高的,他是因着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因为他本是神,他为了救我们,他甘愿成为我们这样的肉身把自己的荣耀遮盖起来,他甘愿被世人唾弃,甘愿被世人丢弃,甘愿被无法的人钉死在十字架,甘愿做这世人眼里最末后的人!而神就把他升为至高,成为神国度的君王,是最前边的,对吗?所以,耶稣基督就用他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定义了“什么叫在前,什么叫在后”。 那接下来,他的教导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他就教导门徒们,要彻底颠覆他们的领袖观。

当我这样用“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来概括刚才我说到的马太福音19章到20章这八个部分的内容的时候,你感觉哪个部分的内容就突显出来了?当然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耶稣基督医治病人,医治了两个瞎眼的人,但是我们前面都讲过耶稣基督的神迹了,对吗?包括耶稣向我们所阐明的关于婚姻的意义,还有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离婚,什么情况下不能离婚的这个教导,大家说重要吗?都是非常重要的。“天国子民应该像孩子”这个教导重要吗?是重要的。这些我们都反复讲过了,今天呢,我就把那个最重要的一节经文提炼出来——“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我用这句经文来做今天讲道的题目。

既然主耶稣是在“青年财主寻求永生却失去永生”之后,用“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作为总结,又引出了工人在葡萄园中做工的比喻,而在这个比喻之后,主耶稣又用“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作为比喻,又引出了他第三次预言他的受难和复活,进而带出了颠覆门徒的领袖观这一部分。那么,今天我就把讲道聚焦在三个内容上,第一个内容就是青年财主寻求永生却失去永生,第二个就是在葡萄园做工的比喻,第三就是耶稣颠覆门徒们的领袖观。我们从这三大段经文里边去体会主耶稣所讲的“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到底在警戒我们什么,到底在激励我们什么,以使我们可以真的在神的国度中去追求被主更大地使用,在神的国度中按照神的标准来追求成为排在前面的人。

青年财主寻求永生却失去永生(19:16-30)

1、青年财主到耶稣这里寻求永生(19:16-22)

那我们就先进入到第一个大的部分,就是青年财主寻求永生却失去永生,马太福音19章的16节到30节。我们先来看19章的16节到22节,首先给我们描述了这位青年财主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到耶稣这里来寻求永生,最后寻求到了没有?结果如何?我们一块儿再把这段经文读一下,虽然我们很熟悉了,但是我们还是带着求主借着这段经文向我们的生命说话这样的心来读,好吗?我们同声诵读一下,预备开始:

16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说,夫子,(有古卷作良善的夫子)我该作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17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以善事问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有古卷作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没有一个良善的)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18他说,什么诫命。耶稣说,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19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20那少年人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21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22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当我们读了刚才这段经文之后,我们先来思考这个问题,你说这位青年财主,他在世人眼中是在前的还是在后的呢?“在前的。”那如果在神的国度中用神的眼光来看,他本来也是非常有潜力成为在前的还是在后的呢?“在前的。”他也非常有潜力可以成为在前的,对吗?为什么呢?我们从哪儿能够明白这位青年财主本来肯定是在前的呢?你看到经文中对他有什么描述?先说说他的品德如何,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是的,因为当他来问耶稣如何能得永生?耶稣说就是守诫命。他说什么?他说:“什么诫命呢?”耶稣说:“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特别是爱人如己,你看这个要求多高啊,这是诫命的要求,神的律法的要求,这位年轻人说什么?他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而耶稣并没有说:“你没遵守,我发现你上个月就没有孝敬父母。”不不不,耶稣没有说他没有遵守,可见在当时社会中人的眼里边来看,这个人在道德层面在遵守律法上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这并不是指他内心完全按照神的心意去做,因为摩西的律法就是以色列的法律,大家明白吗?就是从法律的这个角度来讲,这个年轻人他遵守了律法的一切要求吗?遵守了,以至于耶稣没有责备他说“你根本没有遵守”,并指出他哪儿没有遵守。没有,耶稣并没有这样说。如果我们参考路加福音、马可福音对这个年轻人的描述,就看到耶稣反而心里很爱他,就说明他是一个道德非常高尚的人,律法中所要求的,他真的竭力地在做,而且确实无可指摘。无可指摘的意思就是从人的角度无可指摘,没有人能够出来说:“你做的不好,你看我比你做的好。”没有人可以这样说。所以,可以说他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楷模,对吗?

另外,他还有什么?他还非常有财富,为什么?你从哪儿知道他有财富?最后他忧忧愁愁地走了,就是因为他的产业很多,耶稣让他变卖所有的去分给穷人,他实在做不到。“因为他的产业很多”,他是非常有财富的,对吧?并且你觉得他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吗?在马太福音似乎看不出来,但是如果从路加福音里对这个青年财主的描述,你就发现他是一个青年的官儿,“有一个官问耶稣说:「良善的夫子,我该做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路18:18)所以他不是一个土财主,大家明白吗?他要么是公会的一员,要么是当地会堂的负责人,而这样的人是既需要懂律法,也需要非常有才干的,才可以承担这样的重任,所以他是又有才干的。然后他是有追求的吗?他是有抱负的吗?他是一个特别容易自满自足的人吗?不!你看他拥有了这一切之后,他并没有满足,他感觉他的人生中还缺少什么,所以那少年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他想得永生,他觉得自己似乎没有得到永生,对吗?所以他是一个非常有自省能力、有品德、有财富、有才干的人,他寻求永生,他找到了耶稣这里,好不好?“好。” 然后,他有社会地位吗?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他简直就是一个在人眼里边什么都具备了,本应该在神的国度中排在最前面的人,对不对?但是,将来当天国降临的时候,这位富有的青年才俊,他会在哪儿?他连天国里边那个最末位他都排不上,他会在地狱的永刑中。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案例!所以耶稣用这个青年财主来警戒我们,让我们千万不要成为在神国度中排在最后的,不悔改的话连神的国都进不去。

我们也从经文中来看一下,你觉得是什么导致了这位青年财主本身他是在前的,将来他却成为在后的?当然最直接的是他舍不得钱财,是吧?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你从前面看,你有没有发现,首先这个青年财主他就不明白善的标准是什么?你发现他来到耶稣这儿,他称耶稣是什么?“良善的夫子,”他说:“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呢?”他完全没有明白只有神才是良善的。所以古卷是特别对的,古卷就是比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更古老的抄本,古老的抄本里有时候把这一句经文翻译成“你为什么称我为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没有一个是良善的。”这个是更准确的,这也是为什么刚才我让大家把括号里边的读出来。所以谁是善?只有神是善,偏离神就是不善。所以这位青年财主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没有明白善的标准是什么,因为他不明白只有神是善的,你只有完全地按照神的心意毫不妥协地全都活出来,你才能够说自己是良善的。他那个善的标准改变了,变成什么标准了?变成行为层面的道德标准了,就是文士和法利赛人把旧约圣经已经非常僵化的那个613条法律,他全都做到他就认为自己是善的了,对不对?所以你看,一旦他把善的标准改变了,接着如何进天国的那个方法他也改变了,他认为人是怎么能够进天国的?人是可以靠着行善靠着做什么事情而进入天国的,这就完全错了吧?

那接着呢?因为他把这个标准改变了,他认为人靠着自己的努力,透过行善就可以进入天国,所以他也很谦虚,他认为自己是需要帮助的。一旦人把善的标准改变了,把进天国当成了自己行善努力赚取来的一个结果,那是不是就有太多人可以帮助他了?所以他没有认出耶稣是谁,他称耶稣是谁呢?是良善的夫子,是众多可以帮助他更好地行善,以使他最终确保能够进天国的那众多良善的夫子之一,大家明白吗?所以条条大路通罗马,所有的宗教都是教人行善,那我们就努力跟各个宗教的那个带领人去学,让他帮助我,让我更加地能够行善,以使我行善、行善,积德、积德,最后我就进天国了,这是不是整个世人的道路啊?

你还看到什么呢?最后他就自以为义,对不对?他就认为他什么都做到了,然后呢?他也不明白做完全人和变卖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以及跟从耶稣之间是完全不可分割的关系。什么叫完全人?只有耶稣是完全人,对吗?所以你就看到这个青年的官,他之所以不能够放下一切所有的跟随耶稣基督,并不仅仅意味着贪财这么简单,因为他没有明白善的标准,没有明白耶稣是谁,他也没有明白进天国不是人可以努力做到的,他也没有明白律法最核心的功效是要光照出人的罪,以使人盼望神所赐下的拯救,这些他都不明白。所以,他也不明白完全人在神的眼中所看的就是你看见了自己的败坏,你因为看见律法的要求,你明白自己是败坏的,然后你明白耶稣基督才是良善的,唯有他是良善,所以你知道你必须让自己的生命完全死去,完全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这位全然良善的救主,你在完全跟随他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着你自己的想法死,向着神的心意活,主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主带你去哪里你就去哪里,你每一次活出的这个过程才是耶稣基督让你活出的良善的生命。而天国不是你这样赚取来的,而是你看见了自己的败坏,看见了耶稣基督的良善,于是你决定抛下一切所有的来跟随这位良善的主,让他拯救你,你就进入到天国了。大家明白吗?

所以,这位在神的国度中本来可以有很大潜质来做“在前的”年轻人,在世人的眼中,他也明显是一位排在前面的年轻人,最后他没有办法进入天国,还不要说将来在天国中他要排在前面,因为他不能放下他的财产来跟随耶稣。而他为什么不能放下他的财产来跟随耶稣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没有看出耶稣基督是神国度的君王,是永生神的儿子,他是良善的本体。所以,财产拦在他面前,就成为了他没有办法认识耶稣的一个屏障,大家理解吗?那是不是说所有人必须把你的财产全都变卖了分给穷人,才说明你是在跟随耶稣呢?如果是这个标准,咱们教会没有人能进天国了,但是主为什么让这个富有的官这么做呢?因为耶稣看见了他内心的偶像就是财富,所以耶稣就给他这样一个挑战。

那我问弟兄姐妹,如果说今天主真的命令我们任何一个人把你的财产全卖了,来支持他的一个什么事工,你会这样做吗?会吗?如果我们不会,那你发现你也是谁啊?我在准备讲道的时候,我确实是很真诚地在主的面前求主这样光照我,然后我也向主立这个心志:“主,无论要多少,你要,我马上给,立刻给。”这个就是我们没有容让财富来拦阻我们跟随神的脚步的表现,大家明白吗?不是意味着上帝此时就让我们把所有的财产全卖了去分给穷人,而是说你确确实实地知道神给我们的钱也是他为着他的国度的目的托我们管理的,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属于神的,所以不会因为任何金钱的缠累而使我们对神对我们的要求有任何的妥协。如果我们是这样想的,我们就不像青年财主那样,如果我们不是这样想的,我们也跟青年财主是一样的。

2、耶稣以青年财主为反面教材教导门徒

弟兄姐妹,你看到有关这个青年财主的生命的描述之后,你感觉你心里边是特别为他惋惜,还是你觉得你似乎暗暗地很想成为他这样的人呢?你羡慕他吗?弟兄姐妹们,特别是我们中间年轻的弟兄姐妹,你们在世界上工作,你们到底在追求什么呢?是在为主做工吗?还是在暗暗地追求着青年财主所拥有的一切呢?被人称为好人,又有金钱、又有地位,又有抱负,你羡慕这些东西吗?如果我们真的羡慕这些的话,主耶稣下边的警戒就要成为我们的警戒了。因为这些确实都是神给人的普世的恩典,是从神而来的,比如说这个青年财主他这样有道德,他追求道德层面的良善,这是神的普世恩典;他这样有才干,这是神给的普世恩典;他这样有抱负,这是神给他的普世恩典;然而,当一个人把神给他的普世恩典抓在手里,他的价值感满足感就建立在神给他的恩典之上的时候,他就完全没有办法看见天国的宝贵了,他真的就很难进入天国了,就像主耶稣说的:“进天国,就仿佛骆驼穿针眼那么难了。”所以你看,主耶稣没有浪费青年财主这个宝贵的实物教学案例,他就借着刚刚发生的这个青年财主的事件来教导他的门徒,让门徒们以这个青年财主为反面教材。

你看主怎么说的?19章23节到26节,“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门徒听见这话,就希奇得很,说:‘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今天当我们听到主耶稣这样教导说:“财主进天国是难的,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我们会觉得“哇,这话太容易理解了!”你会有这样的感慨吗?还是你会跟门徒们一样觉得很稀奇?觉得“那怎么可能呢?如果连富人都不能得救,那谁还能得救呢?”你会有这样的反应吗?“富人都不能得救,那谁能得救呢?主耶稣你怎么能够说富人得救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的眼还难呢?”你不会这样想,对不对?你听到主耶稣这样的教导的时候,你心里面会感到大快人心,“哇,就是,富人就是不能进天国,你别看他们今生富,将来他们进不成天国,喔,真好,主耶稣你说的太棒了!就是这么回事,我也这么认为的。”对吗?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种仇富的年代,我们普遍都有一种仇富的心,我们看见富人心里就恨他们,就嫉妒他们,对吗?你不会看见一个富人,你就很自然地认为说:“嗯,他们就是特别得蒙神的恩宠,将来他们自然更有资格进天国。”你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犹太人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

你看门徒们的反应不光是稀奇,不光是觉得主耶稣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你怎么能说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针眼还难?这个太奇怪了,他们不光是觉得奇怪,不光是稀奇,这儿还用了一个词“希奇得很”,就是σφόδρα,这个是希腊语的一个最高级的副词,就是强调没有办法形容了,简直是太稀奇了,简直不可思议!耶稣怎么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富人进不了天国,谁能进天国?你说为什么门徒们会这样想呢?还记得吗,摩西五经早就奠定了两条道路,一条是蒙福的道路,一条是被咒诅的道路。如果你听神的话,遵守神的律法,你就怎样?出也蒙福入也蒙福,你的抟面盆都蒙福,财富就是神祝福一个听他话的人的明显标志;而贫穷呢?肯定就是你不听神的话,还记得约伯记吧?当然,摩西五经整个的蒙福咒诅观是神所定下来的两条律,但是你不能够反过来说,一个有财富的人他必定就是在遵行神的话,一个像约伯那样被神放在了极深的试炼的人,他失去了一切,你就得出结论说他必然就没有在听神的话,大家明白吗?但是对当时的门徒们而言,因为他们太熟悉上帝借着申命记28章利未记26章给以色列人的祝福与咒诅这样的话语了,所以犹太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富有就说明什么?他遵守神的话呀,所以他得蒙神的祝福,自然他在天国中就是排在前边的;而什么都没有的穷人,那自然他就肯定有很多违背神心意的地方,他在天国中就是排在后边的,而耶稣的教导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观念。

所以,耶稣在这儿反而向门徒们指出了财富的危险性。因为没有什么比财富更能够最直接地满足人各种出于老我的骄傲的罪的那种需要了,你看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今生的骄傲,是不是钱都能满足?如果你有钱,你就能够看任何你想看的;如果你有钱,你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你有钱,你就可以炫耀你的财富,让别人觉得你真棒。所以,人太容易直接在钱这儿得到满足了,而人一旦把钱作为了他的价值感、满足感和意义感的来源,他就完全不可能进入天国,为什么?因为他有了爱的对象了,因为他有了追求的目标了,一个爱钱的人,他追求的是钱,他爱的是什么?他爱的也是钱。所以主耶稣不是早就教导门徒们说:“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你不可能既爱神又爱钱,你只能选择一个爱的对象,而钱带给你这么多的满足、这么多的快乐、这么多的享受,哇!人太难放弃对钱的爱了,所以爱钱的人都不可能爱神,所以爱钱的人都不可能进天国。而爱钱的人,假如神又给你聪明、智慧、才能,你又把你的聪明、智慧、才能用来追求金钱,你当然在世人的眼中可以被人看为排在前面的,但是在神的国中,对不起,你就要排在最后面了,可悲吗?

所以你看大卫,被神称为合神心意的大卫,他在诗篇中的祷告是多么的有智慧!他说什么?诗篇17章的14到15节,大卫说:“耶和华啊,求你用手救我脱离世人,”脱离什么世人?“脱离那只在今生有福分的世人!你把你的财宝充满他们的肚腹;他们因有儿女就心满意足,将其余的财物留给他们的婴孩。至于我,我必在义中见你的面;我醒了的时候,得见你的形象就心满意足了。”大卫追求的是什么?大卫追求能够与神面对面,大卫说如果我一切行在神的心意中,与神同行,我能够见到神的面,我睡醒的时候我能够看见神的形象,喔!这个就是我最大的满足。所以,大卫爱的是什么?大卫爱的是神,神难道不比钱更宝贵吗?神难道不比他给我们的任何恩典更宝贵吗?而那些不认识神的世人,大卫说求主帮助自己脱离他们,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你看大卫没有形容他们行的什么恶?形容他们什么?他们的价值感、满足感就建立在今生,他们追求的就是今生的福乐。而神也有普世的恩典,当神任凭一个人的时候,还记得吗?并不一定是让你遭灾遭祸,当神任凭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就是任凭你用神给你的恩典去追求金钱吧,去追求今生的福乐吧,你追求的还都能追求到。

你看这个追求今生福乐的人,他有钱吗?有财宝,对吧?财宝充满他的肚腹;儿女呢?他也有儿女;然后,他一生也没有把钱全糟蹋了,他还能留下很多财富给他的儿女。大卫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吗?大卫想要脱离这样的人,大卫求神保守他成为一个单单爱神的人,以至于他在任何时候他都能够得见神的形象。所以,将来在天国大卫排在哪儿啊?排在前面。你想像大卫这样吗?如果我们像大卫这样,我们爱的是上帝,我们今生哪怕什么都没有,我们将来在天国中也一定是排在前面的,大家明白吗?而如果你在今生什么都有,你爱的却是神给你的这些普世恩典层面的祝福,你爱的不是神,即便你活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被所有的世人所羡慕,你排在世界的最前面,假如说评世界十佳青年,牛茜你被评上了,如果你不爱神,将来在天国中你也是排在最后的,一直不悔改的话,你连天国都进不了,大家明白吗?

3、耶稣应许给门徒的奖赏 (19:27-29)

接着你看,主的门徒们听到主这样的教导之后,他们有什么回应呢?彼得当然代表他们,就把他们的心声说出来了,因为他们确实是抛下一切所有的跟随了主,那结果呢,主就在19章的28到29节,让我们看见主对所有抛下了一切跟随主的门徒赐下了远超我们所思所想的奖赏。我们看彼得在这儿跟主说什么?“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彼得说的对吗?你觉得彼得的愿望是对的吗?先说他已经撇下一切所有的跟随主了吗?撇下了,是吧?当耶稣呼召彼得和他的兄弟安德烈的时候,他们怎样?立刻舍了船,就跟随了耶稣。我们看别的门徒也是一样的,当耶稣呼召约翰和雅各的时候,他们不光是别了船,他们也别了父亲,就跟随了耶稣基督。但是,为什么我说“别了父亲,抛下一切所有的”跟随耶稣,并不一定意味着主就马上命令你把所有的都卖了,然后把你所有的都分给穷人?因为彼得还有他的兄弟安德烈跟随了耶稣之后,耶稣让他们把房子卖了马上分给穷人了吗?“没有。”你怎么知道的?“他们交丁税。”对,然后还有,比如说主耶稣医治彼得的岳母,他们一块儿到了彼得的家,很明显那个房子还在呢,主并没有说让他把这个房子卖了分给穷人,而很可能彼得的家就是耶稣在迦百农服事时候的基地。然后他们的船卖了吗?“没有。”你看耶稣有时候讲道就在船上讲,那船是谁的?肯定是这些渔民的嘛。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把一切所有的不再当成是自己的,他们把一切所有的都奉献了给主,都为主所用,他们也不允许任何的无论是他们个人的需要还是他人的需要拦阻在他们面前,以至于他们没有办法去听上帝的话,这个就是他们所做的,这就叫撇下了一切所有的跟随了主。

所以,当彼得说:“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主并没有责备彼得说:“你还想得什么?你跟随我,我是谁?我是主,我是神,我是神成了肉身,我到这儿来拯救你们,我让你有机会跟随我,你不感恩,你还想跟我得什么吗?”主没有说,对吗?主反而给彼得当然也是给门徒们非常宝贵的应许,这个应许概括一点就是将来他们要成为在前的,对吗?而在世人眼中看来呢?门徒和财主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谁在前谁在后?谁会被人仰视?谁会被人鄙视?门徒们会被人鄙视,他们到处都会被人说他们是无名小城里出来的,最后除了约翰,门徒们还因着跟随了这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都以殉道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被世人所轻看,被世人所唾弃,在世人眼中他们是微不足道的,是完全排在最后的,但是在神的国度中,他们将来要排在前面,因为主给了门徒们极宝贵的应许。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61280375aec5f93fbaed9f0edeb444d.png

你看主给了他们什么赏赐? 首先我们看到主给了他们审判的权柄,“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太19:28)这是多大的权柄!而这个审判的权柄主耶稣只是给了十二个使徒吗?弟兄姐妹们,审判的权柄我们也有吗?我们同样也有审判的权柄,你看保罗在哥林多前书6章的1节到3节怎么告诉我们的?因为当时哥林多教会出现了弟兄姐妹之间的矛盾和纷争,他们不依据马太福音18章的原则去分辨出谁对谁错,然后让犯罪的弟兄姐妹悔改,他们反而告到了不信主的人那儿,所以就让主的名受到了极大的亏损。而保罗在责备哥林多教会的信徒的时候,就让我们看见了为什么今天我们要在教会中依据马太福音18章的原则去做判断,如果有人不悔改,甚至就要停他圣餐,把他开除出教会。为什么?这个权柄的依据是什么?保罗说就是神所赐给圣徒的审判的权柄。你看保罗怎么说?他说:“你们中间有彼此相争的事,怎敢在不义的人面前求审,不在圣徒面前求审呢?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若世界为你们所审,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吗?何况今生的事呢?”

所以主不仅仅是使用我们做他传福音的器皿,我们不仅仅是主福音的器皿,大家明白吗?我们也会被主使用成为他审判的器皿,将来天使也要被我们审判的。弟兄姐妹们,你觉得自己身份尊贵不尊贵?上帝给我们的奖赏大不大?那你看提摩太后书2章11到12节,同样告诉我们这个真理,审判的权柄是王的权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家理解吗?耶稣基督将来要建立他的国度,要做王,他做王之前就是要审判的,所以我们将来也要与耶稣基督一同作王,这也意味着我们要与耶稣基督一同来对这个世界施行审判,包括对天使的审判,我们一起读提摩太后书2章的11到12节,预备开始:“有可信的话说,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活。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我们若不认他,他也必不认我们。”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7cdcbb41707f5e78887a15d824246fd.png

而我们看启示录20章的4节,也更清楚地让我们看见,将来我们会怎样与耶稣基督一同作王。一起读,预备开始:“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和那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他印记之人的灵魂,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在约翰的这个异象中,他先看见了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已经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了,这些人代表的就是我们这些身体已经复活跟耶稣基督一同回到地上的圣徒。那接着还会有谁复活?就是在末日七年大灾难期间所有殉道的人,所有没有向敌基督妥协的人,因为他们死在了七年大灾难期间,所以在千禧年到来的时候,他们的身体也复活,于是我们跟他们一起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主给我们的应许大不大?“大。”

而主不光是给我们应许与他一同作王,一同施行审判,主还给门徒们应许了什么?百倍的回报加承受永生。主说什么?不光是给当时的门徒哈,主说:“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有古卷添妻子),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太19:29)并不是说只有永生,还有什么?百倍的回报。喔!真是这样吗?真的是这样。你看马可福音10章30节说得更清楚,他说:“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姊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马可说的清楚吗?“清楚。”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我们不会灭亡了,我们不会下地狱,我们不会下阴间,也不会在末日审判中再复活接受审判进地狱,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就进入到天堂了,我们跟神永远同在,我们在千禧年再回到这个世界,跟主一同作王一千年之后,进入新天新地的永恒,这个就是马太、马可和路加所说的永生的意思。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永生从现在就开始了,但是在今生的这几十年,我们确实是活在这个被罪性已经玷污的肉身里边儿,而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意味着脱离了这个肉身,所以马可、马太、路加把今生、来世做了区分,大家理解吧?你看路加说:“没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来世不得永生的。”(路18:30)所以主给的应许宝贵不宝贵?“宝贵。”主的应许是什么?如果你为主所放弃的任何今生的所谓的福分,主还确保你在今生就能够得到百倍,你相信吗?但是什么时候得到这是神的主权,并且你还能够得永生。

我思考了一下,我就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你爱孩子爱钱胜过爱神,当神的命令意味着你感觉你要听神的话就损害了孩子的利益,比如说孩子周日要学芭蕾,虽然主命令我们主日敬拜,也要把孩子带到主的面前,而你说:“不啊,因为我的孩子要学芭蕾,她特别有舞蹈的天分,而这个老师只在周末教芭蕾。”看到吗?你似乎是在给孩子祝福,对不对?如果你说我要顺服上帝,就意味着你放弃什么了?你就放弃了你眼睛里边以为的对孩子的祝福,让她没上成芭蕾课,大家明白吗?然后你顺服了神,并且把孩子带到了主日学,你也不在周日再去给她找任何的课外补习班了,你每个主日也都来敬拜神,你是不是放弃了什么?好像别的小朋友都在学芭蕾呢,你看人家学的多好,似乎你的孩子落后了,对吗?你觉得上帝会因为你对上帝的顺服,而真的让你的孩子成为在神国度中落后的排在后面的那个人吗?是不可能的。神有太多的奇妙的方式来祝福我们的孩子了,不用等着我们死了之后,大家明白吗?你在今生就可以体会得到神的祝福,这一点我特别有体会。

比如说2003年秋天的时候,董津涛不是一定要回中国吗?那对我而言呢?似乎就是放弃了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放弃了在加拿大特别适合天天的那个特殊教育,而回到中国是没有的。失去了吧?他似乎是不是就落后了?哇,但是我现在回想起来,你觉得我太感恩了吧?我要在加拿大,我就从来不会想到homeschool的,在家教育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就是因为听了神的话,没有走世人的道路,我才得到现在的祝福。当时大家都会选择就做“空中飞人”吧,就是丈夫在中国工作,妻子带孩子在加拿大生活,那边又有好空气,又有好教育,又有好医疗,什么都是好的。但是神没有这么说,神说:“你们夫妻除非因为祷告的缘故,不能够分房,免得给撒但留余地。”神会错吗?不会。所以,如果我听神的话,是不是就意味着放弃了很多?放弃了加拿大的生活,放弃了好空气,放弃了好房子,放弃了好环境,放弃了孩子的好教育。那如果我爱这些呢,弟兄姐妹?如果我爱刚才所说的这一切过于爱上帝呢?我就不回来了,就意味着我不听神的话,我就没有跟随主,对吗?我就不可能进入到永生,大家明白这个关系吗?

可是我没有容让神给的这些祝福成为我跟随神的拦阻,我似乎放弃了,你看我今生得百倍了吗?“得百倍了。”所以神祝福了我的婚姻,祝福了我的孩子,祝福了我的服事。对,当时感觉服事也没有前景了,因为我在加拿大的教会是几千人的教会,而回到中国不知道神呼召我干嘛了,大家明白吗?但是没有关系,神要的就是我们对他的忠心,你在任何一个处境中都断断不可以违背神的心意,主让你做的你就做,不管付什么代价,你不用想着付了多少代价,主给我们应许了你为着遵行神的话而放下的一切,神会让我们在今生就得到百倍的祝福的,来世还得永生,美好吗?

那我再启发启发大家,大家可能就更明白了,你爱钱吗?爱钱,对吧?可是你信了主之后,假如主看到我们的生命中钱还是偶像,你觉得神会祝福你所有因为爱钱而做的一切追求钱的行动吗?不会。因为我也经历过,我就发现我在信主之前,我什么都是特别顺的,我在信主之后,上帝让我在钱上经受特别多的损失。但是我现在回想起来,我就特别感恩,为什么?因为神要挪去我们的偶像,大家理解吗?我编一个例子,假如说我的孩子他抽大麻,我就是要帮助他戒掉大麻的,大家理解吗?那他现在理解我对他的爱,他也好好地听我的话,我以为他变得很好了呢,结果有一天呢,我的孩子到我的面前来说:“妈,你看我最近表现都多好啊,你给我买点大麻抽吧。”我会给他再买点大麻抽吗?绝不会的,大家明白吗?因为对我们所有人而言,钱无一例外都是我们的偶像,所以上帝会尽他一切的能力,借着我们所有的遭遇所有的经历,帮助我们脱离对钱这个大麻的瘾,这就是他核心的目的。

所以我们信主之后,你投资要赔钱了,然后还有这么多在金钱上的不顺利,你都应该感恩,大家明白吗?因为这说明神看我们现在还有金钱的偶像,而什么时候神才会祝福你在金钱上的投资?什么时候才会祝福你?什么时候你没有金钱的偶像了神才会祝福你。所以,你觉得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才会被神使用,用他的钱来服务于神的国度呢?就是那些肯为了神的缘故舍弃金钱的人,这就显明他们没有金钱的偶像,结果神反而会大大地加添给他们赚钱的恩赐、赚钱的能力,以使他们可以最大化的用他们的恩赐和才能去贡献给神的国度。这个原则从来就不会变的,所以你爱钱吗?你就等着赔钱吧,大家明白吗?然后什么时候你感到你可以源源不断地用你的金钱来供应别人呢,就是你肯为主的缘故舍弃了金钱的时候。就比如说那个青年财主,他若真的肯听主耶稣基督的话,他真的肯把他的一切财富奉献出来为主所用,你觉得他那么大的赚钱的恩赐,会因为信主了这些恩赐就没了吗?不会,神会更加赐他恩赐,他会赚更多的钱。为什么神允许他赚更多的钱?因为他赚再多的钱,他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价值感满足感建立在钱上,钱也不可能把他掳走,因为他的心是爱神的,他不是爱钱的。

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吗?任何方面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的价值感建立在你的自我表现、你的恩赐、你的才能上,你的恩赐你的才能绝对会越来越少。而什么时候你的价值感不建立在你自己的恩赐和才能上,建立在神里边,你愿意把你一切的恩赐才能都奉献出来为主所用,去祝福别人,你就看见神会不断地加添你的恩赐,加添你的才能,让你真的在今生也经历到神百倍的祝福,神就是这样信实的,弟兄姐妹们,事实上我们想要抓在手里的任何东西最终都是要失去的,而我们因着对神的信心,我们完全交在神的手里为他而抛弃的一切,实际上任何东西都没有抛弃,神反过头来都让我们经历到百倍的祝福。所以,我也求主帮助弟兄姐妹们,让我们不容神所赐下的任何恩典的祝福成为我们完全忠心地跟随主的拦阻,反而效法使徒们抛下一切所有的来跟随主,让我们来经历主在今生就赐给我们的百倍的祝福,还有主所应许给我们的来世的永生。

在葡萄园做工的比喻(20:1-16)

好,当主鼓励完彼得和门徒们,给他们这样宝贵的应许之后,主说了一句什么话?19章的30节,“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之后就是天国好像一个葡萄园的家主,他清早出去请人进他的葡萄园做工,于是就讲了这个工人们在葡萄园中做工的比喻,一直到20章的15节。到20章的16节呢,又出现了这样的一句话,叫什么?“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所以,19章的30节不仅仅是前面这一个段落的总结,它还引出了葡萄园的比喻,最后20章的16节总结了葡萄园的比喻。而我们把19章30节到20章的16节放在一个整的段落来观察的时候,这又是圣经里边一个特别独特的结构,这个不叫汉堡包,这叫括号,也就是说“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是左边的括号,然后葡萄园的比喻在中间,最后“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是右边的括号,这左、右括号一括,意思就是说中间这个比喻解释了什么叫“在后的要在前,在前的要在后”。所以呢,就让我们进入到这个比喻吧,好吗?让我们透过主耶稣所做的这个比喻,来更深地明白主耶稣所说的什么叫“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1、最早被雇佣的一批工人

20章的1到16节就是在葡萄园做工的这个比喻,我们在1节到2节首先看到了这个葡萄园的园主清早出去雇佣了第一批工人,对吧?那我们读一下1节到2节,预备开始:“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作工。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先说说背景,我们把这个比喻读完了之后,就可以看到他们当时的工作时间是从早晨六点一直到下午六点,一共是十二个小时。这个时期呢,或许是收葡萄的季节,通常在巴勒斯坦地区,葡萄园主在他们收葡萄的时候,是需要请很多零工来帮忙的,而收葡萄的季节也是最炎热的季节,收葡萄的工作是非常艰苦的工作。这个葡萄园主到哪儿去找来到葡萄园做工的工人呢?他“清早出去”,肯定是到劳务市场,找这种打零工的人来进葡萄园,帮助葡萄园主来收葡萄。那葡萄园园主自己家里当然有仆人,对吗?自己家里当然有奴隶,你说是这个打零工的人的地位更高,还是葡萄园园主自己家里的仆人和奴隶的身份地位更高?自己家里的仆人奴隶生活实际上比这些打零工的人更好,因为即便是奴隶,他也有吃有住,他生活也有保障,而这些在市场上只能靠打零工生活的工人们,他们是朝不保夕的,他们的生活是非常可怜的。

而今天好运就临到他们了,大家看到吗?葡萄园主到这个劳务市场,然后就招募了第一批工人,让他们可以进葡萄园里边去打工,而且给他们的工钱也是这样令他们诧异,因为一钱银子是罗马一个士兵一天的军饷,这是远远高于打零工的人一天能够挣到的钱的,所以这个葡萄园主,我们开篇就看到他是一个非常慷慨的葡萄园主。而这些进去打工的人,你觉得他们能够理解葡萄园主的慷慨吗?不能。你从哪儿能够看出?后边的内容和开头就已经显明了他们的工价心态,你看2节,他们是跟葡萄园主讲定价钱,他们是讨价还价,就跟谈一个工作合同似的,“好,我可以给你去打工,不过咱们先说好了,我给你打一天的工,你给我的钱要让我满意,我给你工作一天你给我多少钱呢?”葡萄园主说什么?“好,给你一钱银子。”那些工人们高兴不高兴?太高兴了,喔,他肯定没有想到他去收一天的葡萄,能够挣到跟罗马士兵一天的军饷一样多的钱,所以他肯定高高兴兴地就跟着葡萄园主进葡萄园去做工了,对不对?“对。”

2. 葡萄园主人又雇了四批工人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就是葡萄园的主人呢,在早晨六点雇佣了第一批工人之后,他在一天之中又分别在不同的时间雇佣了四批工人,雇佣了哪四批工人呢?你看,“约在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对吗?然后“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这样行。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太20:3-6)所以看到葡萄园主在上午九点巳初,中午十二点午正,下午三点申初,下午五点酉初,又分别雇佣了四批工人进葡萄园去为他做工。诶,你看在这个雇佣的过程中,如果跟葡萄园主所雇佣的第一批工人相比,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吗?后边的工人没有跟葡萄园主议价,对吗?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闲站着,一天就要这样浪费过去了,如果没有人请他们做工,他们就不能够挣到任何工钱,他们家里的老婆孩子就没得吃,所以只要有人肯给他们一点儿活干,他们都是开心的不得了。所以,当葡萄园主肯请他们进葡萄园做工的时候,他们是非常感恩,对不对?他们肯定是非常开心地就跟着葡萄园主进入到葡萄园去做工了。

3、晚上收工算账之时却同工不同酬

结果到了晚上收工的时候,葡萄园主就来给他们每一批进来的工人算账了,给他们工钱。可是到了晚上,工人们却发现他们是同工不同酬,对吗?“到了晚上,园主对管事的说,叫工人都来,给他们工钱,从后来的起,到先来的为止。约在酉初雇的人来了,各人得了一钱银子。”(太20:8-9)你把自己设身处地放在当时的葡萄园工人的处境里边去,好吗?你看这个葡萄园主是既慷慨又特别遵守律法的,因为摩西律法就规定对于穷人他做一天的工,你要当天就把工钱给他,因为他们是靠着这一天的工钱而生活的,你不能拖欠他的工钱,不能说明天再给。所以你看葡萄园主好不好?“好。”他让他们干了一天的活,到晚上就马上给他们那一天的报酬。那酉初进到葡萄园工作的这一批工人,他们是下午五点才进葡萄园工作的,到六点他们工作了一小时,结果葡萄园主给了他们多少钱啊?“一钱。”喔,给了他们一钱银子。那你觉得下午三点来的那个呢?他高兴不高兴?“不高兴。”不不不,他心里肯定高兴,他会觉得怎样?“喔,一个小时就是一钱银子,今天我怎么这么运气好,我怎么找到了这么一个慷慨的园主,一小时一钱银子,那我三点来的,”他算一算,“噢!我干了三个小时。”所以他期待得多少银子呀?“三钱银子。”中午十二点来的呢?期待着得六钱银子。那早晨第一批进来的工人呢?他当然期待着得十二钱银子。可是,从后边的往前分别结账,酉初的给了一钱银子;下午三点来的呢?还是一钱银子;然后中午来的呢?还是一钱银子;然后早晨来的呢?还是给一钱银子。这一下大家还干吗?

4、众人的抗议及主人的回应

没有给他们钱之前,从上午九点、十二点、下午三点、到下午五点,被雇到葡萄园里做工的所有工人,你觉得他们是不是都有感恩的心喜乐的心呢?因为他们本来是没有工作的,现在终于有人给他们工作了,但是当工钱发到他们手里的时候,他们可就没有感恩了,他们反而埋怨起葡萄园的主人来。那你觉得怨气最大的会是哪一批工人呢?“最早的。”肯定是最早的,为什么说是最早的呢?看12节,他们说“我们整天劳苦受热”,我干了一整天,劳苦受热,后边主耶稣也特别着力描述抗议主人的这一批人应该是最早进葡萄园工作的一批人。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埋怨主人的,好吗?来,预备开始:

11他们得了,就埋怨家主说,12我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吗?13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说,朋友,我不亏负你。你与我讲定的,不是一钱银子吗?14拿你的走吧。我给那后来的和给你一样,这是我愿意的。15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16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

所以这些最早来到葡萄园为葡萄园主做工的,他们现在什么反应了?他们埋怨家主,对吗?然后他们还红了眼,“红了眼”,咱们中文翻译的也特别形象,它原文就是evil eye,是邪恶的眼的意思,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他们的目光中就能看到他们那个邪恶的心。因为葡萄园主没有多给他们,对吗?而给少干活的人的报酬跟干了十二个小时的第一批工人的报酬是一样的,他们就心里边充满着愤恨,充满着嫉妒,然后对葡萄园主充满埋怨。那葡萄园主跟他们说什么?我给你一块钱是什么?是我们讲明的,你不是跟我议好价了吗?你不是跟我谈好工钱了吗?那现在我并没有亏负你呀,我给你的,不是你跟我讲好的公平的收入吗?你已经依据公平的法则得到了你做工的报酬,那钱是我的,我愿意给别人多,你为什么红了眼?你为什么嫉妒?你为什么愤恨?钱又不是你的,对吗?

5、这些工人们谁在前?谁在后?

手机屏幕截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所以弟兄姐妹,你觉得第一批进主的葡萄园工作的工人的这种心态,是我们也常常会有的吗?你会因着主赐给别的弟兄姐妹更多才干,给别的弟兄姐妹更多恩赐,或者也更多地使用他们,你会嫉妒吗?神给他们更多财富,你会嫉妒吗?如果我们嫉妒的话,我们就像第一批进葡萄园工作的工人一样。那我们来看一下哈,一共有五批工人,对吧?你觉得谁是在前的反而在后了?“最早的那一批。”最早一批进葡萄园工作的这些工人,他们是不是工作时间是最长的?这个葡萄园预表什么?以色列的家就是神的葡萄园啊,就是神的国度在今生的彰显。今天葡萄园就是教会啊,那谁应该在神的工作中在天国中排在前边呢?本来谁应该排在前边?第一批先进来的人,因为他们最早就有机会进了神的葡萄园,在葡萄园主的带领下,在葡萄园中做着他们本身根本不配做的工作。而他们因着做这样的工作,他们的人生也应该极大地被这个工作所改观了,否则他们就会在街市上闲逛,他们的生命是毫无意义的。他们本来应该是在前的,对吗?结果呢?主耶稣用这个比喻说明的是什么?在天国谁排到后边去了?“第一批的。”这些第一批进来的,他们反而排到后面去了。

那我想问咱们教会所有的弟兄姐妹,咱们教会成立五年多了,参与服事超过五年的,你可以举一下手哈,你是第一批;参与咱们教会服事四年的你也可以举一下手,你是第二批;参与咱们教会服事三年的举一下手;参与咱们教会服事两年的,好,参与咱们教会服事一年的,喔,还有还不到一年的,半年的,好的,牛茜举手了。看到了吗?本来谁应该排在前边?如果你参与教会服事五年的,你应该排在前边,而牛茜应该排在后边,伽怿应该排在后边,你们都是新近参与教会服事的。可是主却警戒我们,也激励我们,对谁是警戒?对那个参与教会服事五年的,这是警戒,你小心你在前的很有可能将来在后;而对我们刚刚参与教会服事的弟兄姐妹是激励,哇,你要被激励,你虽然现在在后,你很有可能在前。

6、导致工人们在前还是在后的原因?

弟兄姐妹,是什么至关重要的因素导致一个本来在前的他反而成了在后的?而本来在后的反而成了在前的?是什么因素?服事的心态,你是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参与到神给你的服事工作里边去的,你还是以一个工价的心态来参与到神的工作里的,这就决定了你到底在神的国度中会在前还是在后,大家明白吗?以赛亚书5章7节我们一块儿读一下,你来体会一下,今天你能够在教会中参与神的工作是多么的蒙福!“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所以,这些工人他们能够进葡萄园工作,他们就是进入到神的家里去工作,是被神亲自使用,做着人眼看似平凡但在神的眼中却是神圣而伟大的工作。而当他们没有进入到葡萄园工作的时候,他们的生命本来是多么地可怜呢!你看当葡萄园主在酉初(就是下午五点),又出去到市场上看看还有没有人没事可干,生活没有意义,浪费时间和生命,我是不是也可以把他们请来葡萄园里做工的时候,你看主的描述也是多么地生动:约在酉初葡萄园主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葡萄园主就充满怜悯施恩对他们说,你们也进我的葡萄园来吧。

所以跟下午五点才进葡萄园工作的这最后一批工人相比,那些早晨六点就进了葡萄园工作的,他们得着了什么恩典?他们这一整天从早晨六点到下午五点都在葡萄园工作,而最后一批进葡萄园的人,他们的生命是浪费了,他们是在那儿闲站着的,无所事事的,而这些在早晨六点就已经进了葡萄园的工人,他们从早晨六点到下午五点就已经在葡萄园主的带领下,做着葡萄园里边那个伟大而神圣的工作,这是多大的恩典呢!你看,五点进去的这最后一批工人,他们也说“没有人雇我们”,对吗?而这些早晨六点就进葡萄园工作的工人们,他们有多大的恩典!有人雇他们吗?有人雇他们,因为葡萄园主雇了他们,让他们进葡萄园工作。所以能够进葡萄园工作,这实在是主所赐下的恩典,所以工作本身就是神给我们每一个弟兄姐妹最大的赏赐,大家理解吗?

一些文字和图片的手机截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到了24章25章橄榄山的教导那一部分我们会展开讲,比如说忠心的仆人、不义的仆人,今天我只是让大家关注一点,就是这个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主给他的赏赐是什么?24章的45到47节,我们一起读,“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哇!这个忠心又良善有见识的仆人,主人给他最大的奖赏是什么?主人说:“哇,你真好,你有福了!”给他什么福?“管理一切”,给他更大的责任,给他更多的工作做,这就是神给一个人最大的奖赏,大家明白吗?那你看25章21节和23节“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怎样?我要给你三万块钱吗?不是,我给你二十两银子吗?不不,这些都没有办法跟神把他的工作托付在你手里的这个奖赏相提并论,大家明白吗?你看主给他什么奖赏?“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所以,我们能够服事神,神能够用我们,把他的工作交托给我们来做,这本身就是神给我们最大的赏赐!而我们人常常不明白这一点,我们是想用服事换别的,对吗?“我要服事,我要得别的弟兄姐妹的称赞。凭什么我做的工作比别人多,牛茜得的称赞倒比我多啊!这个我太不平了,凭什么在教会我做这么多的工作,别人不干!他们为什么干的比我少?到复活节洗礼的时候,到夏天洗礼的时候,年底洗礼的时候,他们跟我们一样享受神给我们赐下的让我们预尝天国的美好!凭什么他们跟我们一样得到这些恩典呢!这个太不公平了!”这些都是工价的心态,大家明白吗?“凭什么我在教会服事了五年,这儿新来一个弟兄姐妹,神就给他那么多恩赐,还这么大地用他?!我不平。凭什么上帝这么不公平!凭什么他还得到弟兄姐妹那么多的称赞!为什么牧师也夸赞他?还给他安排比我更多的工作!这个太不公平了,所以我不平。你看我都在教会服事五年了,我参加了这么多次聚会,我每个主日都来聚会,我每个周间团契都不落,我做了这么多,我得到了什么?!”什么心态?工价心态,结果上帝就保证你跑哪儿去?“到后边去。”如果再不悔改,甚至你连天国都别想进了,对吗?

电脑屏幕的照片上有文字

描述已自动生成

可是,这确实是我们人罪性中非常根深蒂固的一种心态。你还记得路加福音里面讲的那个浪子回头的故事吗?大儿子和小儿子的故事,大儿子和小儿子谁更听父亲的话?大儿子听父亲的话,小儿子不听父亲的话,他逼着父亲给他分家产,他拿了家产之后就离开了,抛弃了父亲,抛弃了家,到处去挥霍,然后把所有的家产都花光了,最后他落魄到了一个程度,他都得吃猪食!哇,他突然悔改了!他说“我父亲家里有一切的丰盛,我为什么这样流离失所?我还不如赶快回去,我不当儿子也行,我就当一个仆人,我当一个奴隶,也比在外边这样风餐露宿朝不保夕,过着跟猪差不多的生活要强得多!”所以小儿子悔改了,因为他这样看待自己,他回头了,他觉得他不配,这都是悔改的标志。当这个小儿子悔改回到父亲家里的时候,父亲高兴吗?父亲非常高兴,给他大摆宴席,对吗?还给他杀了一个肥牛犊,然后欢歌,跳舞,击鼓,奏乐。而大儿子这个时候听说自己的弟弟回来了,父亲因为他回来还给他宰了肥牛犊,还开庆典大会,开大party,这个大儿子生气吗?“生气。”大儿子生气,你看他生气的时候说的话,是不是跟那些第一批进葡萄园的工人说的话是一样的?也跟很多时候我们在服事中可能产生愤愤不平时说的话是一样的,你看他对父亲说什么?“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路15:29-30) 他什么心态呀?工价心态。他完全不明白,他能够不离家出走,他跟自己的父亲每天在一起,这是多大的恩典;他不明白,他没有违背过父亲给他的命令,这是他自己生命蒙福啊!

假如当年咱们贪财的时候,巴菲特愿意指导你投资,巴菲特当然还不能神到这种程度,我们再给他神化一点,假如他做的决定从来不会出错,然后他就指导你做了十笔投资,每一笔投资你都听了他的话,他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结果你会怎样了?你自己就赚钱了,是不是?假如你真爱钱,你就会珍惜这个钱,你绝对不会说:“这十次你跟我说的什么话我都听你的,现在你难道还不让我上哈佛大学吗?”这样,你就整个不明白,这表明你就不在意钱,你才会对巴菲特说出这样的话,“我都听了你这么多次话,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你给我的是什么呢?!”如果你不爱钱,他给你的你就不在意,他给你的钱对你来说就没有任何价值,因为你心里有你想要的东西,巴菲特没给你,那你就觉得你对巴菲特付出太多了。因为这十次你心里的想法都跟他不一样,但是你都强忍着听了他的话,所以你就把这些都当成自己的功劳了。大家明白吗?

所以,若是神给我们的祝福我们是不在意的,我们要的是钱,我们心里边渴望的是别人的认同,别人的高看,别人的评价,你并不在意“我听神的话本身就是对的,我的生命就是在神的祝福中了,没有什么比我听神的话我的生命不受亏损而得蒙神的祝福更重要的了。”如果你要的是别的,你就会把所有的,连你听了神的话,都当成你给神的付出了。“我明明不想听你的,可是你看看,当年我还听了你的话回到了中国,听了你的话我还在家里教天天,听了你的话我还当了传道人,我听了你的话……”你想想,如果你不认为你听神的话是对的,听神的话本身就使你生命得蒙祝福,这样工价心态的人,他想透过听神的话达到他今生的目的,结果就没有得到啊,那他可不愤愤不平嘛!大家明白吗?

他也不明白,他能够在父亲的家里服事父亲,这就是神给他最大的恩典,你看他说“我服事你这么多年”,对吗?他想要什么呢?要别的东西。结果你看他要的也特别可怜,人就是这样可怜,他现在的不满是说:“你竟然没有给我一只羊羔,连一只羊羔都没给我宰了,让我跟我的朋友一块儿快乐快乐。”哇,这样的人太可怜了!大家明白我在说什么吗?与神同在,做神让我做的工作,顺服神,这是极丰富无比的祝福!当一个人有工价心态的时候,他是丝毫体会不到的。因为他心里要的就是非常可怜的,完全没有办法跟神所赐下的丰富有任何相提并论的可能性的,非常渺小的一点点利益而已。可是,他就是被这样的利益蒙蔽了心眼,以至于他把一切所做的都看成是自己的付出,所以他心里非常愤愤不平,因为父亲给小儿子宰了肥牛犊,没有给自己宰山羊羔而怨恨而生气而激动。而父亲跟大儿子说的是什么?“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都是你的,所有的都是你的,你从来跟我在一起,还做着我让你做的工作,你随时都有我的指导,你的人生不会受那么大的亏损,这不是最应该让你感到欢喜快乐的吗?”可是,不!当人有工价心态的时候,这一切就不可能了,人不可能再感恩了。

你看这个心态是不是跟第一批进了葡萄园去做工的工人一样的呢?第一批工人他们如何看他们的工作呢?他不看一整天的工作是在葡萄园主的带领下,他的人生活出了根本没有办法跟他在外边闲逛能够相提并论的价值和意义,他不为这个感恩。因为他之所以到葡萄园工作,他就是为了换那一钱银子,他就是要得他心里边觉得我要为你做工你就得给我——我心里想要的这点利益,这是多么可怜呢!结果在葡萄园里做一整天工,对他的体验来说就不再是喜乐的,没有喜乐,完全是痛苦的,是煎熬的,忍了一天又劳苦又受热又受累,“可是你给我的报酬竟然跟那个只干了一小时的工人的报酬是一样的,你这个葡萄园主简直是太不公义了!”所以主说什么?“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

弟兄姐妹们明白了吗?我觉得这个比喻对我们教会每个弟兄姐妹都是意义非凡的,我们只要不把我们的喜乐满足建立在与主同行与主同在,不把神让我们有份其中的让我们可以为他做的那个工作当成神给我们的最大的恩典,我们反而是带着工价的心听神的话为神做工,我们是为了得我们心里想得到的东西,不管这东西是什么,你只要有这样的工价的心,最后你就一定是在前的也要在后。而没有这样的工价的心,完全是以感恩的心来听神的话,知道我听神的话就是对我生命最大的祝福,因为我若不听神的话,我任何偏离神心意的决定都会对我的生命对他人带来无可估量的亏损,随着我们年纪渐长,我们回过头看自己的人生,所有你违背神心意的那些行动都会结出恶果的。而今天神竟然赐给我们他的话语保守我们,还让牧师来劝勉我督责我,让我听神的话,那我得多感恩呢!我不会把我听神的话当成我自己的功劳啊,对吗?而神还不仅仅让我听他的话,他还带领我,让我与他同行,他还让我参与到他的工作里边来,我应该是多么地感恩,多么地喜乐!如果你有这样感恩的心,喜乐的心,哪怕你今天刚刚信主,刚刚参加教会的服事,你跟心里存着工价心态的二十年的基督徒相比,将来你一定会在前,他一定会在后的。弟兄姐妹们明白吗?当然,我给大家的祷告是我们教会每个弟兄姐妹都勇往直前,都没有一个退后的,都在自己现有的生命成熟度上不断地往前追求,往前成长,让我们所有在前的不断地更加地往前迈进,在后的不断地努力效法走在我们前边的弟兄姐妹,让我们的生命也不断地在主的国度中勇往直前,好吗?

颠覆门徒们的领袖观(20:20-28)

一些文字和图片的手机截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当主耶稣在20章的16节这样总结了之后,“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他接着又引出了20章的17到19节第三次预言自己的受难和复活这段经文,主的受难主的复活是不是就使我们从更高的一个程度上来理解“在前和在后”的意义了?那我们就顺着这样的思路进入到20章的20到28节,主耶稣如何教导门徒来颠覆他们的领袖观,让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体会什么叫“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好吗?我们一块儿读一下20章的20到28节,预备开始:

20那时,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上前来拜耶稣,求他一件事。21 耶稣说:「你要什么呢?」她说:「愿你叫我这两个儿子在你国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22 耶稣回答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他们说:「我们能。」23 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我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24 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他们弟兄二人。25 耶稣叫了他们来,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26 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27 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28 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好,经文读完了,我们看到,当耶稣预言了他的受难和复活之后,所引来的好像不是门徒们正确地对他的预言的一个回应,而是引发了门徒们的争论,到底谁应该在神的国度中坐高位,对吗?在刚才我们读的经文里,约翰还有雅各,他们为了将来能够在神的国度中坐在最重要的位置,一个坐在耶稣的左边,一个坐在耶稣的右边,他们还发动了自己的母亲来给耶稣施加压力,来向耶稣求情,对吗?你看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来求耶稣,将来在神的国度中让她的儿子一个坐左边,一个坐右边。为什么此时西庇太儿子的母亲会来跟耶稣做这个请求?耶稣要上十字架要死了,然后他要复活,这时候已经强调三遍了,你觉得他们明白耶稣的死的含义吗?“明白。”那他们感到什么时候神的国度就会降临呢?复活的时候就会降临,所以当耶稣复活之后,门徒们就问耶稣:“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是不是就在这个时候?”如果主一复活,神的国度就降临了,那好,我也可以忍受他死的这个过程了,耶稣一复活,神的国马上就要降临了,那谁能够在神的国度中坐到最高位呢?当然没法儿跟耶稣相争了,耶稣肯定是神国度的君王,但是谁坐他的左边,谁坐他的右边呢?

1、门徒们争坐神国度中的高位

约翰和雅各他们觉得我们两个人应该坐在耶稣的左边和右边,他们就来向耶稣争这个位置来了,所以不光是他们的母亲争,肯定是他们唆使他们的母亲,因为在马可福音10章的35到37节,你明显看到那儿就没有提到他们的母亲,那儿提到的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进前来,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无论求你什么,愿你给我们做。」耶稣说:「要我给你们做什么?」他们说:「赐我们在你的荣耀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所以,这肯定是他们的心意,对不对?那你觉得除了这两个门徒之外,其他的十个门徒也有同样的愿望吗?“有。”你从哪儿知道他们也有?因为十个门徒听见这话——雅各和约翰他们一个想坐耶稣的左边,一个想坐耶稣的右边,他们就非常恼怒这兄弟二人,因为他们人人都想在耶稣荣耀的国度中坐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耶稣的左边或右边。那耶稣有没有责备他们?我在准备讲道的时候,这点上帝特别感动我,因为我们作为被上帝所创造的人,我们在神所内置在我们生命中的机制里边,就有一种要寻求荣耀的心,不甘于平凡,盼望我们的生命可以伟大的心,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虽然雅各和约翰包括其他十个门徒,包括约翰和雅各的母亲,他们对在神的国度中坐高位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有很多的无知,但是他们渴望追求神国度中的这个荣耀,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所以,主耶稣非常珍惜他们的这种愿望,就会在他们的愿望的基础上来教导他们,塑造他们,帮助他们,以使他们在神的国度中真的可以成为伟大的人、不凡的人,真的可以成为享有极高无比的荣耀的人。

而在准备讲道的过程中,我也想到了雅各和以扫,神爱雅各恨以扫,为什么呢?你看到雅各身上有特别多的毛病,对不对?他又诡诈,又聪明,非常善于利用任何机会去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但是他宝贵就宝贵在一点,就是他想得着的他深深害怕失去的是神给他的祝福。而你用人的眼光看以扫,你感觉他非常憨厚,非常大度,可是他最最可悲的就是他不在意神的祝福,他在意的是眼睛可看得见手可摸得着的现世的利益和好处,所以他就完全被神恨恶,他就跟神的国无缘无份。而雅各,虽然浑身是毛病,但是因着他这样的心志,他就是不想失去神的祝福,他就是想要让神给长子的祝福能够临到他的身上,虽然这意味着他要放弃眼睛看得见手摸得着的喝下去立刻就使自己饥肠辘辘的身体得到满足的一碗香喷喷的肉汤,即便他再饿,他也可以放弃。而他想要神的祝福,你看神就带雅各进入到了漫长的对他的生命又塑造又使用的过程,等到雅各晚年的时候,他真的成为了神眼中最尊贵的人最伟大的人!而神使用雅各生出了以色列十二个支派,他成为了以色列这个民族的先祖。所以,上帝特别看重的就是一个人他是否真的盼望,他是否真的追求在神的国度中的荣耀。

我也求主帮助我们,激励我们,虽然说我们现在无知,我们的生命中也有很多毛病,有很多问题,但是这个没关系,神都会改变我们塑造我们的,因为主是最伟大的教师。他也会对我们不离不弃,借着他的教导,借着他的生命,借着他带我们进入的各种生命的苦难的考验,他会做成他在我们生命中所要做成的工作。但是我们要不要追求在神国度中的荣耀,我们是不是盼望能够在神的国度中是在高位的,是在前面的而不是在后边的,这一点是非常宝贵的。神并不喜悦我们自甘平庸自甘堕落,你说:“我现在成为了一个基督徒,没关系,我什么都不跟你们争,我对自己的要求其实是非常低的,你们将来到神的国度中当省长,你们管城,没事儿,到时候我就在城门口给你们晃小旗儿就行。”不不不,这个绝对不是出于圣灵的感动。因为我们天性中就有一种争先恐后的本能,如果这是出于圣灵的感动,我们就会愿意追求在神国度中的卓越。我们错的是还像原来那样在这个世界中去追求,而不是在神的国度中追求;我们错的是在神的国度中也没有按照神的标准去追求,没有按照神的方法去追求,但是这个追求本身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抹杀这种追求,我们就是扭曲了神创造我们所赋予我们人性里边非常宝贵的一个东西,我们就变成一个扭曲的人,大家明白吗?

2、求神国中的最高位=求最高程度的苦难

所以主耶稣并没有跟雅各和约翰说:“你们还想一个坐在我左边?一个坐在我右边?还想追求在神国度中这样最高的地位吗?你们简直是野心太大啦!你们痴心妄想!”主没有这样说吧?主教导他们,主教导他们什么?主让他们明白:如果你求在神国度中最高的地位,你就等同于是在祈求忍受最高程度的苦难,你有没有做好这个准备?大家明白吗?主没有跟雅各和约翰说:“不许求!”理解我说的吗?所以主跟他们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太20:22a) 主就用他将喝的杯来表达他所承受的一切苦难。因为主一生要遵行天父的旨意,他凡事都不违背父神的旨意,最终甚至背负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主忍受了所有世人都没有办法想象的最深程度的苦难。所以最后神怎样?神把耶稣基督升为至高,让他拥有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而主耶稣是如何被天父升为至高的?在神的国度中有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呀?当然有,大家明白吗?但主耶稣是透过极深的苦难被升为至高的,他比世界上任何人受到的苦难都更大。所以,主告诉他的门徒:“你要求在神国度中最高的地位,就等同于你在求最高的苦难,我所忍受的苦难,你能忍受吗?”就是这意思,你能跟我一同受苦吗?

而约翰和雅各说什么?“他们说:「我们能。」” (太20:22b)历史证明他们能吗?他们真能。最后,雅各成了十二使徒中首先殉道的;约翰一直被神使用,在早期教会那么充满逼迫,充满患难,充满痛苦,充满各种挑战的处境中服事神,他也被罗马皇帝多米田抓起来,忍受逼迫被流放到拔摩岛,然后他在拔摩岛上领受神的启示,写下了启示录。而神也使用约翰写了四封书信:约翰福音、约翰一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新约有五卷书都是约翰写的,约翰一直忠心服事耶稣基督到他生命之终,他是在各样的逼迫和患难中来为主做工的,所以他真的为主受了苦难。那约翰和雅各将来在神的国度中,他们的地位高吗?是会非常高的。保罗呢?“也高。”我甚至感觉保罗会超过约翰和和雅各,为什么?因为保罗他受的苦难受的患难是更大的,所以大家发现上帝使用保罗的程度也超过了他对雅各和约翰的使用,有没有?你看哥林多后书的11章23到29节,保罗是怎样来“夸耀”他自己为主所受的苦难?我们一起读一下,来,预备开始:

23 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24 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25 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26 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27 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28 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29 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1章的23到29节非常详细地给我们陈明了他为着服事主的缘故所忍受的各种痛苦,对吗?所以,保罗他在神国度中的地位会高吗?“会的。”是不是?

3、神国度中的地位由天父预定

而主不仅仅教导雅各和约翰,当然也是教导其他的门徒,你求在神国度中最高的地位等同于求最高程度的苦难。同时,主不仅教导他们这一点,还教导他们:即便你愿意为主忍受苦难,在神国度中的地位也完全是由天父预定的。这个不是人凭着自己的心意就可以得着的,所以神预定一个位置给谁,那个位置就是那个弟兄或者那个姊妹的,这不是人凭着自己的想法能够改变的。所以,主怎么对门徒们说呢?“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必要喝;’”(太20:23a)历史应验了,他们都喝了,对吗?耶稣所受的苦难,他们都受了,为着福音的缘故,他们都受了逼迫,甚至殉道。“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我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太20:23b)所以,这就是上帝一方面盼望我们在他国度中要有不断地勇往直前追求上进的心,但是我们要明白,你追求神国度中的高位,意味着你追求同样程度的苦难,同时也要明白每一个位置都是父神已经预定了的。

你看诗篇75篇6到7节说的多好,“因为高举非从东,非从西, 也非从南而来。惟有神断定;他使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所以上帝早在创世之初,他就已经预定了整个的计划,不光是千禧年国度的计划,还包括目前在教会时代的计划。他为了使用我们所有人来完成他借着教会要完成的工作,其实他早就设计了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天赋,每个人有不同的恩赐结构,每个人有不同的教育背景,每个人有不同的原生家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只有在追求上帝本来就要把你放在的那个位置的时候,才能实现神创造你的价值和意义,当每个人都这样想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既可以追求在神的国度中勇往直前,我们又不可能产生彼此的嫉妒,对不对?

4、天父会将谁升到神国度中的高位?

而在神的国度中,天父会要将谁升到他国度中的高位?天父会用什么标准呢?这是神定的,对吧?但是神所确定的并不是说像被罪所玷污的人随己意一冲动,哇!就把谁给任命到一个什么位置上了,明天又一冲动又有一个什么不着调的想法,然后随着自己完全不可靠的冲动做了一个又一个决定。上帝不是这样,上帝是公义,是圣洁,是美善,是正确,是真理,所以他的预定是凭着他的己意,就是依据一种不变的准则,而他的这种准则是在圣经中可以让我们看见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被人总结出来的。去年,我不是带咱们教会的同工团契嘛,我们学习《领袖的养成》这本书,这本书就是研究所有圣经里面被神所使用的领袖,研究教会历史中被神所大大使用的领袖,然后,他总结出神塑造一个人,让他成为神国度中在高位的都必然会经历的阶段。总之,他给分成了六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神都会有不同的塑造方式,但是有一个共通点——苦难都是共通的。刚才这个苦难的原则大家已经看到了吗?主耶稣已经说出来了:“你要跟我一同受苦。”神借着苦难塑造他心目中的属灵的领袖。除了苦难原则之外,还有服事、舍己、牺牲的原则,这个就在20章24节到28节特别清楚地向我们显明了,我们也一块儿读一下,来,预备开始:

24 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他们弟兄二人。25 耶稣叫了他们来,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26 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27 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28 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所以,当十个门徒听见约翰和雅各想要在神的国度中争取最高的地位,他们之所以恼恨他们兄弟二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白这两个原则,他们没有明白追求最高的位置意味着追求最高的苦难;也没有明白在神的国度中坐在高位的是要服事人,而不是辖制人,是要完全舍弃自己生命中任何你看为宝贵的东西去祝福别人,而不是从这个高位上去得别人的好处的。这整个领袖观是被颠覆的,如果他们明白在神的国度中这种被颠覆了的领袖观,就不会生出彼此的嫉妒了。

主让我们看到主把领袖分了两类:一类是属灵的领袖,一类是属世的领袖。属灵的领袖是运用属灵的权柄服事人的领袖;而属世的领袖是玩弄权术辖制人的所谓的首领。所以,在世上的人,主说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就是说君王就是你的主,他们lord over you,就是把你给辖制了,让你丧失你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让你把你的生命奉献给谁了?奉献给辖制你的君王,让你服务于他自私的目的。而属世的大臣也是操权管束你们,他为什么要操权管束你呀?因为他有他个人自私的目的,因为他管着你们,好让你们服务于他,让他得着他想要得的荣誉,让他得着他想要得的金钱,让他得着他想要得的地位,所以他要把人严严地辖制起来。而属灵的领袖不是这样的,属灵的领袖是用神所赐的权柄来实现神的心意。

谁是完美的属灵领袖的榜样?是耶稣基督。耶稣他就用自己的教导再加自己的榜样帮助门徒们明白,他们要想追求在神国度中这个最高的地位,意味着他们的领袖观念要做怎样的改变。所以主的意思就是说,你不光要听我的教导,你也要效法我的生命。耶稣基督是怎样的生命呢?服事人的生命。耶稣基督有权柄吗?有权柄,他在这儿对他的门徒们有没有权柄?有!他在这儿教导他们。所以,耶稣所说的服事人不是说满足他们的愿望,如果门徒们有愿望:“们想要坐在神的国度中,一个坐你左边,一个坐你右边。”耶稣说:“啊,我是你的用人,我是你的仆人,所以我赶快就把你们的愿望实现了吧!”不是这个用人和仆人的意思,大家明白吗?

耶稣他有父神给他的权柄,他要用权柄完全完成天父所交托给他的使命,他是用这个权柄来带领他的门徒们,让他们也可以脱离他们各样的罪性的缠累,让他们听主耶稣基督所传讲的天父让他传讲的话,那他们就得着了生命的益处,所以主就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他们。主在教导他们的过程中,主得了什么好处吗?得了什么个人的好处吗?没有。谁得了好处?谁得了益处?是众人得了益处。现在,他在教导他的门徒们,那是谁得了好处?是他的门徒们得了好处。主最后也要为了把所有世人从罪里边拯救出来,他完全顺服天父顺服到底,以至于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成为了所有人的赎价,主耶稣就把自己的生命完全地奉献出来了,奉献给了所有他要服事的人。所以,主耶稣没有因为自己的服事而贪图任何人给他的金钱;他没有因着自己的服事,贪图任何的别人给他的称赞;他不是因着服事,他要建立自己的权柄,他所有的服事都是为着他所服事的人的益处。

所以谁想要为大?就是要像耶稣这样,他就要把他全部的生命奉献出来,为被他服事的那些人生命的益处而舍己牺牲他自己。谁会嫉妒这样的领袖呢?大家明白吗?所以当门徒们彼此嫉妒的时候,他们恼恨约翰和雅各的时候,就说明他们虽然想要追求在神国度中的高位,但是他们还是带着世界上这种错误的领袖观进入到在神国度中追求在上边高位的过程的,这个就是很可怕的,所以主耶稣要归正他们的就是这个。主耶稣要颠覆他们的领袖观,不是要拆毁他们对追求神国度中在高位上的这种抱负,不是要打碎这种抱负,大家明白吗?

如果我们再来看新约的书信,我们就会看到所有的假教师假牧师就是把社会上的领袖观带入到教会的,他们无一例外,不是走了该隐的道路,就是走了巴兰的道路,走了可拉的道路,最后的结局就一定是灭亡。我们读一下犹大书11节到13节,你看犹大先是在11节把所有的假教师这样非常深刻地剖析出来了,他们就是把世界上的领袖观带到了教会,犹大说:“他们有祸了!因为走了该隐的道路,又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并在可拉的背叛中灭亡了。”所以。所有的假教师的动机不外乎这三个:第一,像该隐一样的嫉妒。凭什么你能当牧师?我不比你差,我也可以,于是就分裂教会,大家明白吗?或者是为利益,像巴兰那样是被利益驱动的。他为什么要建一个教会呢?因为他要牢笼人,把人的钱给骗到手,所以在这样的假教师带领的教会,你就会看到他们特别鼓励你不断地奉献钱,把钱拿到教会,这样他就可以用于他自己的目的了。要么就是像可拉那样,不为别的,就是叛逆,我就是不服,我就是不愿意顺服在任何属灵权柄之下,凭什么你管我?我才不服呢,我能力也不比你差,于是我团结一批人造反,这个更可恶,最后分裂教会,自己再拉出一帮弟兄姐妹,也变成一个教会了。现在咱们国内就是这么乱的,大家明白吗?

你看,犹大是多么犀利透彻地揭露他们的败坏,然后也让我们看见,你怎么能够分辨这些假教师呢?你就是从果实来分辨。他们都是徒有其表,徒有外貌,他们绝对在自己的生命中没有生命的果实,跟着他们的人也不可能在自己的生命中能够结出圣灵的果实来,你也不可能真认识神的。所以,犹大怎么形容他们?说他们“只知喂养自己”,对吧?然后“无所惧怕”。为什么叫“只知喂养自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寻求自己的好处的,不管他想要钱,要利,要名,还是要权,总之,他是为了自己要这些好处的,所以他辖制会众,以使会众来满足他个人的私欲,所以他无所惧怕,因为他不认识神,他也不惧怕。他是什么呢?“是没有雨的云彩,被风飘荡;是秋天没有果子的树,死而又死,连根被拔出来;是海里的狂浪,涌出自己可耻的沫子来;是流荡的星,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犹1:12b-13)可怕吗?

而与这些假教师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在教会中运用被主耶稣所颠覆了的领袖观,用属灵的权柄来带领和牧养神的群羊的领袖。那谁是我们的榜样?主耶稣当然是最伟大的榜样,但是主耶稣并没有亲自建立教会,主耶稣升天之后,他是用他的使徒们建立教会的,那每一个使徒都是我们的榜样,保罗更是我们的榜样。你看保罗在使徒行传20章的31到35节怎么说?我们一块儿读一下:

31 所以你们应当警醒,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地流泪、劝戒你们各人。32 如今我把你们交托神和他恩惠的道;这道能建立你们,叫你们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33 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34 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用,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35 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大家明白吗?这就是两个不同的领袖观带到教会中之后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果效。世界上的领袖观是这个领袖要操权弄术,以至于他要辖制会众来满足他个人的各种各样的私欲,因为他本来也没有神的呼召,他建的教会也谈不到有什么神的旨意要成就,大家明白吗?那另一个就是被主颠覆了的领袖观,这样的牧者他要用神所赐下的属灵权柄来带领神的群羊,使神在教会中的旨意在每个弟兄姐妹生命中的旨意得以成就出来,而这样的牧者他是会把他的生命奉献在神的呼召上的,他会为着弟兄姐妹生命的益处舍己奉献的,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好,我们总结一下,正在被主兴起的潜在的属灵领袖,他们的生命中会有什么记号呢?因为在咱们教会,我也特别祷告求主兴起我们未来的教会领袖,那我也会特别观察两个最重要的记号,刚才主说了两个记号,大家记得吗?我们总结一下,第一个记号是什么?苦难的记号。如果神要大用一个人,就绝对不可能让他的生活一帆风顺的。所以,谁要得癌症了,你知道我心里首先就有一个念头:“哇!感恩,主啊,我为他祷告,看看是不是神要用他。”大家明白吗?总之,你没有苦难你就没有磨练,我们每一个生命最大的长进绝对都是在苦难中被神塑造的,不光是这种生活际遇的苦难,主更强调的是你为主做工你所付上的代价,我会特别看这个苦难的标志。另外呢?就是他是不是肯牺牲自己的金钱,牺牲自己的时间,牺牲自己的生命,牺牲别人都看为的好处,比如说:度假、优越的生活、好的工作、睡眠……把他的生命奉献出来去服事那些有需要的弟兄姐妹,让他们的生命可以得到造就,让他们的生命可以在基督里慢慢地成长。谁在做这样的工作?这个也是我会特别留意观察的。那我为咱们教会所有的弟兄姐妹所作的祷告,就是求主兴起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为着主的缘故,为着追求在主的国度中卓越的缘故,我们甘愿受苦,我们愿意舍己服事。好,这就是主耶稣在20章的20到28节给门徒们讲的,也是给我们讲的,颠覆门徒们的领袖观。

5、警醒撒但藉这段经文对神工作的拦阻

我提炼了几点,稍微再总结一下。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这一段经文非常容易被撒但用来使人误读误用以搅扰神在教会中的工作。所以,我们就以警醒撒旦的搅扰作为对这段经文的一个总结,好吗?首先撒但会搅扰什么呢?他会将渴望被主使用成就大事的抱负扭曲为野心。因为我特别经历过他的这个搅扰,我在大概七、八年的时间里,我都感觉如果我一想到神的工作,我要想到怎么能把它做得更好,做得更大,我就甚至马上会认罪,说:“主,你的工作不需要我,这都是你的工作,我求你挪去我的野心、我的骄傲。”我就把抱负和野心混为一谈了,大家明白吗?不!主非常珍惜我们在他的国度中愿意为他成就大事的抱负,他特别盼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在他面前的这种雄心壮志。主在升天之前对他的门徒们的应许也是这样:“我离开了是对你们有益处的,因为我离开了,圣灵就会降下,圣灵降下来之后,你们就可以做比我在的时候更大的事。”没有什么比“使万民作主的门徒”这件事情更重要更重大的了,我们在这样伟大的重要的神所差派的使命面前,不应该满足现状,我们应该不断地祈求上帝给我们更大的雄心,给我们更大的抱负,让我们可以追求在神的国度中排在最前的那个位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追求。

而撒但他就要在这个真理上扭曲,把抱负和野心混为一谈,于是就可以制造出一批在安逸中取死,正在迈向地狱,根本不对神的工作发热心,却以为自己非常谦卑柔和的愚蠢的傻基督徒,大家明白吗?然后撒但就会在天上拍手称快,如果你的生命处在这样一种光景中,撒但也懒得理你,你的生命也不会有逼迫,也没有患难,你就在安逸中自生自灭吧!撒但就要达到这个目的,大家明白吗?而当我们处在这种光景的时候,你人性也被扭曲,因为你越来越活得连不信主的人也看你很怪,因为你人性中的一部分已经被撒但扭曲了,你还比不上马云,大家明白吗?世上成功的人是在一个目标中,他去努力地追求,他想追求卓越,他追求改变,他超越自己,你还不如那样的人。所以,撒但的这种诡计让我们混淆抱负和野心,求主帮助我们,借着今天的讲道让它显形出来,让我们都警醒他的这个谎言,让我们都来追求在神国度中成为伟大的人,成为愿意被主使用成就大事的人。

撒但另一个诡计就是让圣经,特别是这一段经文,在你读的时候,你不光照自己,你用圣经去衡量别人。因为我发现其它教会非常多的弟兄姐妹哈,当然他说的不一定是不对的,就是说:“你看这段经文里边让我们看到的领袖是多么得服事人啊,可是我们教会的牧者就完全没有做到。”你觉得他这个想法对吗?不,因为你又不是牧者,大家明白吗?如果这段经文是给牧师的命令,那就是牧师应该好好遵守的;如果你不是牧师,你就应该遵守圣经里边如何命令信徒的那些经文;如果你真不信任这样的牧者能够做你灵魂的守望者,做你生命的牧养者和带领者,你就不应该在这样的教会。而事实上,人就是这样的骄傲,他又可以在这样的教会中,因为牧师又没有什么权柄带领他,这样的牧师也多半不会劝勉他,督责他,责备他,他就可以在自己这种老我的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状态中,还能用这段经文去衡量着牧师,看看这牧师有这问题,那牧师有那个问题,我来给牧师祷告吧,整个就完全混乱满拧,大家明白吗?所以这也是撒但喜欢的,这一段经文大家看了最好不给自己提出要求,最好就用它来衡量我们自己教会的牧师吧,你看你跟主耶稣相比,你差多远啦!我们来吧,咱们好好地为这个不争气的牧师祷告吧!这样,神赐下这段经文就没有目的了吧?达到谁的目的了?达到撒但的目的了。

另一方面就是用这段经文抹杀神所赐下的属灵权柄和次序的重要性来曲解仆人和用人的内涵,因为在这儿耶稣说:“你们中间要想为大?就要怎样?就要做用人,你就要作众人的仆人。”于是,我们信徒就这样理解了:“所以牧师的责任就是来满足我的需要的,我是主人,他是用人,你看我现在这么痛苦,我这么难过,牧师还不过来安慰我,还不过来帮助我,他是什么牧师啊?他简直就不是一个神的仆人,不是一个神的用人。”大家明白吗?然后也没有次序,“因为我们全都是神的子民,牧师他是神用来让他服事我们的,是我们的用人。”你说牧师还有什么属灵权柄可言吗?没有,因为我们期待的是一个没有次序,没有在高位在低位这一说的教会,大家都一样!这是我们后现代人的特点,我们生活在后现代的文化中,我们受着后现代哲学的影响,我们是反权威,反绝对真理,反等级,反次序的。

你看上个星期有一个慕道友提的问题也特别反映出这样的心态,“圣经说圣父差遣圣子来到地上,圣子升天后又派圣灵来……这是不是说三个位格的神有地位高低、权位大小的区别呢?也就是说圣子要听圣父的,圣灵要听圣子的呢?这种说法对吗?”对吗?圣父、圣子、圣灵有地位高低之分吗?你看,我们都摇头。因为在我们内心深处,当我们想到三位一体的时候,我们感到圣父圣子圣灵是平等的,我们老是有平等的概念,对不对?其实圣经里从来没有出现平等这个词,圣经里面出现的就是“合而为一”,而合而为一就是深植在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真神的关系里的。所以,这个关系是什么?你看到耶稣是多么顺服天父的权柄了吗?主耶稣他作为天父的儿子——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真神的第二位格,刚才雅各和约翰请耶稣把这个位置赐给他们,耶稣说什么?这位置是谁的?“我天父赐给谁就是赐给谁,我没有权柄赐给你。我除了天父教导我让我做的,我从来不会做任何其他的事,我来这个世界就是要完成天父透过我要完成的旨意。”圣子顺服圣父吗?“顺服。”圣父、圣子、圣灵是有次序的吗?是非常有次序的。

所以在三位一体真神关系中所建立的教会也是非常有次序的,也是非常强调权柄的,大家明白吗?没有任何其他第二个源头比上帝更强调顺服的,大家理解吗?你可以查一下“顺服”,回去搜一下,你看看圣经里面出现多少“顺服”?而撒但就是要把这个搅乱,用这段经文把教会搅扰到一种根本没有属灵的权柄,不需要顺服谁,牧师的责任就是满足会众的期待,来帮助会众解决他们生活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因为你是用人,你是仆人。这就是撒但的另一个搅扰,大家明白吗?神也非常地看重位置的高与低的,所以耶稣才说你要特别警醒,将来会有很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大家明白吗?在后的将要在前。所以,我们的天父给主耶稣基督最大的奖赏是什么?就是把他升到了至高的那个位置上,他要做整个神国度的君王,你看腓立比书2章的9节:“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这就是我要解释的三个撒但的搅扰,大家听懂了吗?那今天对我们的教会而言,我求主兴起我们教会的弟兄姐妹,让我们都有愿意在教会中作首位这样的心志,因为保罗在提摩太前书3章1节就非常清楚地这样说:“「人若想要得监督的职分,就是羡慕善工。」这话是可信的。”监督就是长老的意思,就是神的管家的意思,就是牧师的意思,大家明白吗?所以,我们的教会要想被神更大地使用,必须要兴起更多传道人的,传道人要更多地成熟起来,能够承担牧养的工作,能够做监督,做长老,做执事。你心里若有这个渴望,有这个追求,有这个愿望,你跟神说:“主啊,你兴起我吧,让我将来做TCO福音教会的监督。”上帝会说什么?“赶紧悔改吧,你这野心家,你还有这样的狂心?!”上帝会这样说吗?不会!上帝会说什么?“你这样羡慕善工是非常好的,但是你要明白一点,你这样追求,你这样祷告,就意味着你在向神求更大的苦难。”所以,你突然经历了什么灾难,你千万不要吃惊,因为这个是神垂听了你的祷告的结果。

另外呢,你一定要明白,在教会中作属灵的领袖,不是你能够得着什么别人给你的好处,而是你要把自己一切人眼看来所谓的好处为着别人生命的益处,都舍弃都放弃,这个就叫服事人的意思。还有最重要的,你的价值感一定要牢牢地建立在耶稣基督里。如果你的价值感建立在我是牧师上,你就会认为牧师这职分我可不能失去了,我要不当牧师了,我可就没价值了,大家明白吗?我们的价值感是建立在基督里的,无论上帝把我放在哪一个位置上,我都是满足的,因为我只要做神让我做的工作,神就与我同在,这个工作本身就是神给我的祝福,我就经历生命的喜悦。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又有位置高低次序,又是合一,又是人和人之间没有嫉妒和纷争,每一个人都是感恩喜乐满足,我们的教会可以成为这样一个彼此相爱的大家庭。我给大家一个例子,大家可能就能够明白了,因为前一段有弟兄姐妹问我这个问题,说:“既然要有差别,这个没有办法回避得了嫉妒或者至少羡慕,对吗?因为他在我前面,他在位置上比我更高,我得顺服他,那这个我怎么能做到还不嫉妒,还不纷争?我还感恩?我需要有一个顺服的人,有一个带领我的人,我还感恩?这怎么能够做到呢?”我就想起来,我原来也跟大家分享过,天天小时候,我在家homeschool,在家教他,曾经有几年我参加过一个美国人homeschool的co-op,就是在家教育的家长互助会。所以,每个星期二下午,我们会轮流给孩子们讲课,孩子们也可以在一起有很多互动的活动,比如说排话剧舞蹈啊,也让他们有集体的生活。

我在互助会里面就认识了一个美国妈妈,她有十二个孩子,所以我就在他们家里看见了这种完美的彼此相爱,但是又有秩序和顺服所带来的美好了。你比如说:在他们家里边有地位高低权柄之分吗?父母没权柄,这十二个孩子哪管得过来啊?一个你都管不过来,大家明白吗?现在,因为我们不再使用神赐给父母的权柄了,你不要说养十二个孩子,一个孩子也会给他养得像小霸王一样,这都是我们需要悔改的地方。所以你看这个家庭就是非常有权柄的,父母非常有权柄,孩子非常顺服,父母不是为了自私的目的辖制孩子而使用自己的权柄的,那样的话,那个领袖观就是世界的,就会带给孩子们伤害,大家明白吗?他们是神的仆人,他们是用神所赐给他们的属灵权柄来养育自己的孩子的,把他们的孩子带到主的面前,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得着生命的益处,父母也非常为这个家庭为孩子们舍己,是完美的榜样,对不对?

好,在这样的父母的权柄下,你觉得他们下边孩子们之间还有在上在下的地位之分吗?当然,他们大姐就是在上的,大姐、二姐、三姐,然后下面一个一个,十二个嘛,我就发现他们下边的小孩子也特别听他们大姐二姐的话。你看他们的大姐和二姐,她们的责任大不大?如果跟五岁的孩子比,他们已经十八岁的姐姐跟五岁的妹妹相比,在家庭结构中有地位高低之分吗?有吧!有次序之分吗?有!可是这个五岁的弟弟妹妹会嫉妒姐姐吗?“不会。”为什么不会呢?因为姐姐不是出于自私的目的来使用她在家庭里边大姐的这个职分,她是非常爱她的弟弟妹妹,然后也用她的恩赐和才能,她也牺牲她自己的生命来帮助弟弟妹妹们成长,所以弟弟妹妹不会嫉妒他的大姐,他会羡慕他的大姐,以他的大姐为榜样,他也想长大了像他大姐一样,对不对?我记得有一次去他们家,他们正好在洗袜子,哇!你知道他们的袜子堆成山一样,然后姐姐就带他们,给他们分工,让他们把袜子分类,都特别能干啊。这就是一个小的家庭的一幅完美的情景,我祷告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的教会成为这样的家,好不好?

所以,在这样的家里边是在神的次序中有在前在后之分的,是有在上在下之分的,是有权柄的强调的,但是强调这些的目的都是因着爱,所有拥有属灵权柄的人不是为着自己自私的目的辖制人,而是为着所有被他服事的弟兄姐妹的生命的益处,而使用他的生命奉献他的生命,为所有被他服事的弟兄姐妹做生命的榜样。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里面是有羡慕的,是有榜样的,是每一个人都竭力勇往直前的。比如说大姐长大了要去美国上大学了,谁就顶替上来了?二姐就顶替上来了,这个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因为神要带我们进入的是永恒的国度,神是无限的丰盛,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无限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瓶颈,没有封顶的。所以我们永远可以看见神在我们面前放下的榜样,我们效法他,我们成长,我们甚至也羡慕他,我们很想像他这样,我们追求长进,追求卓越,在神的国度中不断地追求神,把我们提升到前面那个更高的位置,在神的国度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让我们的人生拥有更不同凡响的意义,这是神所喜悦的,大家理解吗?

好,这就是我今天透过马太福音19章到20章给大家所宣讲的——“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主是透过三大段经文来向我们阐明这个真理,第一大段经文是青年财主寻求永生却失去永生;第二大段经文是在葡萄园中做工的比喻;第三大段经文是颠覆门徒的领袖观。求主帮助我们透过青年财主寻求永生却失去永生,而门徒们为着跟随主的缘故,他们撇下了一切所有的来跟随主,让我们看见了在我们与主的关系中,我们一定要将耶稣基督看为至宝。如果我们容让耶稣基督之外的东西成为我们所羡慕和爱的对象,我们就一定没有办法踏上坚定地跟从耶稣基督的道路,那我们不要说在神的国度中是排在最后的,我们连神的国度都进不去,就像那个可怜的可悲的青年财主一样。所以,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借着今天讲道的内容首先来省察我们与主之间的关系,我们是否爱主过于一切?还是容让任何其他的爱盘踞在我们的内心?导致我们事实上根本没有完全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主。

第二个层面,透过主耶稣给我们所设的这个在葡萄园做工的比喻,在我们所从事的为主做工的工作服事的关系中,让我们来省察一下好吗?我们是否在为主做工中已经完全弃绝了工价的心态?我们是否把与主同行能够做神让我们做的工作看为神给我们最大的奖赏?还是我们想要透过为主做工,透过在教会中的服事,想要得我们心里渴望的神之外的其它的好处?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心,这个就是工价的心,我们只要工价的心不除,现在即便我们是在前的,将来我们也会成为在后的。而今天我们若是刚刚加入教会,但是你若怀着感恩的心,你把一切能够有机会为神所做的工作都当作神给你的恩典,给你的赏赐,你不祈求别的,你就祈求与主同行,祈求自己的生命活在神的心意中,即便你现在是教会中排在后面的,因为你刚信主,将来你也一定成为在前的,因为这是神立定在天也显明在圣经里边的他特别让我们明白的一个真理原则。

第三个方面,我们也可以从我们跟弟兄姐妹的关系里边,从我们彼此的关系里边来省察,好吗?我们在教会中的服事,到底是为了想要透过服事别人得自己的好处?还是我们真地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出来,能够成为其他弟兄姐妹的生命的祝福?如果我们愿意奉献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成为其他弟兄姐妹生命的祝福,我们在后的,就要在前;我们若是没有这样的心,我们在前的,也要在后了。而透过第三个大的部分,我也特别求主来兴起我们教会的弟兄姐妹,让我们每个弟兄姐妹都有一颗愿意为主成就大事的心,让我们在教会这个场景中来操练神给我们的这些教导,当然第一个层面我们要操练的教导,就是我们要看重神所赐下的次序,看重神所赐下的属灵权柄,我们也努力地追求,使自己有一天可以成为教会的牧者。而当我们有这样的心志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两点,是什么?第一,我们要有受苦的心志;第二,我们要有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生命的心志。

所以,求主祝福我们教会每个弟兄姐妹,兴起我们教会每个弟兄姐妹,借着今天的讲道来祝福我们,让我们所有的弟兄姐妹都不会落入到主耶稣所发出的这个前半部分的预言——“在前的,将要在后。”让我们都实现主耶稣那个后半部分的预言,即便是我们在后的,将来我们也能够在前。因为我们单单看重主,因为我们没有工价的心态,也因为我们在主的面前立定了为主受苦的心志,我们立定了舍弃自己的生命来祝福他人的心志。愿主成就他在我们教会中每个弟兄姐妹的生命中所要成就的又美又善的工,来兴起我们,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让我们可以起来同心合意为大使命献上自己,为主赢得更多的门徒!

感谢赞美主。

2020年3月22日上午Z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