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红 牧师
主日讲道文字稿
前言
弟兄姐妹,主日平安。今天我们就要进入到马太福音最后一个部分的讲道了。马太福音一共28章,有五轮叙事讲道、叙事讲道的循环,我们已经把五轮叙事讲道的循环全部结束了,只剩下最后一个部分,就是26到28章的叙事。而马太福音开始前四章是叙事,最后结束的三章也是叙事。

马太福音一共分了七个大部分,这几天准备讲道的过程中,我大概复习了一下,我发现从去年十一月初我们就已经开始学习马太福音了,我们把已经学过的内容,从王的位格一直到王的呈现这六个大部分简单回顾一下,好吗?
马太福音第一个大部分是1到4章,王的位格,你能回忆起来我们这部分讲道讲了什么吗?“天国近了!你们应该悔改!”还记得吗?我们用三次讲道完成了这个部分的学习。

进入到第二个部分,就是王的纲领——登山宝训。你还记得我们这个系列讲道的题目叫什么吗?“活出天国子民的完全”,我们也是用了三次讲道完成的。进入到马太福音第二个部分——5到7章,上帝特别祝福我们,借着登山宝训极大地激励了我们,也极大地归正了我们,我听到很多弟兄姐妹都跟我分享,因着马太福音5到7章登山宝训的讲道,他们的信仰以前很多糊涂的地方被澄清了,也更知道信主意味着什么了。
第三个部分是王的权能,还记得我们这一系列讲道的题目是什么吗?是什么显明了王的权能?主耶稣行了很多神迹,对吗?所以我们这个系列的讲道就是“主耶稣用神迹训练门徒”。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了第四个部分——王的比喻,记得我们这个系列的讲道题目是什么吗?“不再拒绝耶稣,领受天国奥秘”,我们用了两次讲道完成了这一部分的学习。

之后,我们就进入到了第五个部分——对王渐进的拒绝,我们用了三次讲道完成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给它起的一个题目就是“在‘他们’的渐拒绝中被主训练”,还记得吗?这一部分我们讲了三次道。
接着,第六个系列就是王的呈现,耶稣怎样进入圣城引起争论,我们是用了四次讲道来完成“在‘他们’的拒绝中进出耶路撒冷训练门徒”马太福音19章到25章的内容,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刚刚结束的四次讲道就是围绕这个部分展开的:第一次讲道是“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第二次讲道是“耶路撒冷何竟成为荒场!”;第三次讲道是“警醒!随时预备主再来——知道四个预兆”;第四次也就是上个星期的讲道是“警醒!随时预备主再来——作好四项预备”。

好,我们把马太福音前六个大的部分结束了。今天我们要进入“王的受难”26章到28章的内容,这部分可以说是马太福音的高潮,是整本圣经启示的高峰,是整部旧约圣经所有先知的预言所指向的目的,就是耶稣基督和他的十字架。
那今天我们就要进入到26到28章,我们看主耶稣基督如何在逾越节的背景中受难和复活的,可以说我们每个星期的主日都是在纪念主的受难和复活,特别是我们每一次领圣餐的时候,就是对主耶稣基督受难和复活的纪念。今天就让我们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进入到马太福音的26到28章,我们求圣灵大大地感动我们,让我们跟随马太进入到这最宝贵最高峰的神的启示中,让我们真的可以记念耶稣的受难和复活。当圣经说到“记念”的时候,它指的都是我们要回到当时的场景中,仿佛身临其境般地知道当时所发生的事情一样。虽然我们不能像当时耶稣的门徒们一样亲身经历耶稣的受难和复活的整个过程,但是借着神所启示给我们的圣经,就让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走过这最重要的一段历史时刻,就仿佛我们亲身经历了一样,而圣灵就会借着我们的纪念在我们的生命中做那人手所无法做成的使我们的生命成圣的工作。

好,今天我把马太福音的26到28章分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预备,26章的1到46节;第二部分——受难,26章的47节到27章的65节;第三部分——复活,28章。首先,在26章1到46节“预备”这个部分,我们会看到耶稣基督是如何按照神的预定把他自己作为逾越节的羔羊预备好了,他预备自己要作为逾越节的羔羊;在第二个部分“受难”,26章的47节到27章的65节,我们就会看到耶稣基督怎样作为逾越节的羔羊,他真的献己身为祭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成为了我们的赎罪祭;最后28章,我们就会看到耶稣基督如何复活,他的复活显明他不仅仅是背负了我们的罪而被杀的羔羊,他复活的大能更显明了他是神的儿子,他是拥有天上地下一切权柄的弥赛亚。
预备(26:1-46)
神的预定和人的责任(26:1-14)
那我们就进入到这三个部分。今天讲道的第一个部分我会更加展开一些,因为“受难”和“复活”我们很多次讲道都讲过,对吗?而“预备”我们好像从没有特别仔细地去思考过这个过程。所以,从今天讲道的时间安排上来看,第一个部分会占最多的时间。好,我们进入到第一个部分26章的1到46节——预备,主耶稣基督如何按照圣经的预言按照神的预定把自己预备好了,来作逾越节的羔羊。
在26章的1到14节,我们先来一起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神的预定和人的责任的问题。耶稣基督为什么会被抓?为什么会死在十字架上?是意外事故吗?是恶人的恶行得以成就了吗?是恶人的计划得以实现了吗?不是!耶稣的受难完全是神的预定。我们从哪儿可以看见神的预定?我们从创世记就看见神的预定了,是吗?当亚当夏娃犯罪之后,在创世记的第3章,当神宣告对亚当夏娃的审判的时候,就已经在第3章15节给我们埋下了原始的福音,“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她的脚跟。”这个我们在慕道班都学过,所以,大家看到上帝早在创世记第3章15节就已经清楚地预言预定了耶稣基督要死在十字架上了吗?
我们接下来看上帝带领以色列民从埃及出来,要把他们带到迦南美地的时候,在逾越节那个晚上保守以色列人在上帝对埃及全地的审判中没有经受神的审判,反而得蒙了神的拯救,他们离开了埃及为奴之地,跟随上帝跨过红海,他们要经过旷野,要进入到迦南美地,他们要成为神国度的子民。而保守他们在那个逾越节的晚上神的审判中没有灭亡的是羔羊的宝血,这个羔羊的宝血所预表的是谁?是耶稣基督,是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
当我们随着摩西跟着以色列民进了旷野,到了民数记的时候,你就会看到这些百姓在旷野中,他们是如何埋怨神,如何埋怨摩西。因为他们本以为跟随神,神会给他们埃及人那样的生活,所以,当他们所期待的并没有被摩西满足的时候,他们一路上就埋怨神,对吗?有一次当他们又因为道路的艰难和生活环境的艰苦,再次埋怨神抵挡摩西的时候,上帝审判他们,用火蛇咬死他们很多人,记得吗?而他们在这样的审判中终于悔改,他们求摩西来为他们祷告,当摩西为他们祷告的时候,耶和华说:“你就做一个铜的火蛇,把它挂在木头上,然后把它举起来,所有仰望这个铜蛇的就必得救。”那被摩西举起来的挂在木头上的这个铜蛇,百姓一仰望就得救,这预表的是什么?它同样预表的是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所有信他的人所成就的伟大的救恩。
而上帝在以色列的历史中,用实物教学的方式赐给他们献祭的制度,整个献祭制度所预表的是什么?就是耶稣基督的救恩,特别是赎罪祭,那个代罪的羔羊所预表的非常清楚明确就是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献上的赎罪祭。所以当我们读圣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众先知所预言的,我们在他们的预言里都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见上帝对耶稣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预定,对吗?别的不说,大家还记得我们特别展开学过以赛亚书53章吗?还记得我们特别详细地学过诗篇22篇吗?我们就会看到上帝借着众先知的口是如何非常详细地逐字地每一个细节都要应验地预言了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所以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完全不是人的计划,不是恶人计划的得逞,这完全是神所预定的。
而当我们来到26章1到2节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主又第四次预言了自己的受难。虽然他在16章21节、17章的21到23节、20章的17到19节已经三次预言乐自己的受难和复活,但是当我们进入到耶稣的受难与复活这最后的叙事部分的时候,开篇耶稣就再次提到了这最最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这也是他来到这个世界要成就的那个终极目的。耶稣说什么?26章的1到2节:“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就对门徒说:「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看1节“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说完了哪“一切的话”?我们上星期刚刚听耶稣说完了哪些话?24到25章橄榄山的讲道,记得吗?“警醒!随时预备主再来”,主在橄榄山上讲完了那篇道之后,他立刻就要让门徒把目光从未来再次聚焦在当下。再过两天耶稣就要作为逾越节的羔羊献上为祭了,他就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了。
当耶稣说这番话的时候是星期几啊?还是星期三,大家看到那个星期三有多么漫长了吧?那个星期三实在是漫长的一天,耶稣在圣殿里边进行各种教导,对百姓的教导,对文士法利赛人假冒伪善的那些宗教领袖的审判咒诅,以及橄榄山的教训都是发生在周三,再过两天就是周五,就是逾越节了,耶稣作为人子就要把自己交给人被钉在十字架上了,你看到整个事件都是按照神的预定在展开吗?而当我们说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是神所预定的时候,你有没有感觉说:“哇!那人在这里边就没有责任了。”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当我们一想到神的主权神的预定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反正神都定好了,我做什么都无所谓了,这个不叫预定论,这个叫宿命论,不是预定论。而圣经向我们显明的预定论恰恰不是让我们推卸自己的责任,反而让我们因知道神的预定,我们要更加警醒地爱神,随时小心自己的私欲,在每一个选择中都选择去爱神,并把这个爱落实在行动上。最后,当我们面对神公义的审判的时候,神就用我们在每一个当下是如何作选择的,我们为什么做那样的选择,我们做了什么事情,我们有什么样的行为来或审判我们或奖赏我们,而不是依据我们做了什么事情带来了什么伟大的果效,大家明白吗?
接着,我们在26章的3到16节就看到了人的选择的重要。在3到16节的经文中,你看到这里边提到了三类人物吗?3到5节,我们看见了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6到13节,我们看见了一个女人的故事;14到16节,我们看见了犹大。再过两天,上帝就要让耶稣作为逾越节的羔羊献上,被钉死在十字架成为赎罪祭,这些事情是透过谁的手去做成的呢?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以及犹大,可是你进入到3到5节的时候,你会特别感慨,你会发现没有任何人能够拦阻神的计划。从3到5节这段经文,你看到这些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在干什么?星期三对他们来说是太痛苦的一天了吧?耶稣严厉地责备他们,耶稣严厉地咒诅他们,耶稣直接指出他们各种各样假冒为善的罪。你想想他们对耶稣的愤恨是不是达到了顶峰?是不是耶稣一开始服事他们已经嫉妒耶稣了?四卷福音书现在我们都读完了,你有没有印象他们老想杀耶稣来着?记得吗?他们总是想杀耶稣,而那个周三对他们来说,他们更是无法抑制内心对耶稣的嫉妒以及这个嫉妒所产生的怒火,他们也没有办法抑制因着被耶稣直接当面责备、当面咒诅、当面审判而生发出来的对耶稣基督的愤恨,所以他们聚集在一起,在这个大祭司该亚法的院里,他们就一块儿商议。
最后他们商讨出结果了吗?“这个人我们到底要怎么处置他?”他们商量的结果就是要用诡计拿住耶稣并且要杀了他。他们已经定意杀耶稣了,但是他们的计划是哪天杀呀?他们说:“只是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间生乱。”这个时候是周三,再过两天就是周五逾越节,他们的计划是再过八天杀耶稣。你看再过两天就到了逾越节,他们想的是等逾越节过去之后再杀耶稣,严格的意义来说正月十四是逾越节,那个晚上上帝不是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嘛,接下来从第二天开始连续七天是除酵节,以色列全民都不可以有任何的酵,但是以色列通常就把这八天都称为逾越节,大家理解吗?所以当我们说逾越节的节期的时候,就是从正月十四日开始一直往后延续八天,所以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他们虽然想杀耶稣,但是他们的计划是什么时候杀?过完节再杀,而上帝的计划是什么时候杀?上帝的计划是再过两天逾越节的时候,耶稣就要作为逾越节的羔羊被献上作为我们的赎罪祭了,耶稣也作好了一切准备,要把自己作为逾越节的羔羊献上,那怎么办?你看啊,谁促成了这件事?犹大。
你看14节到16节怎么说的?我们大家一块儿来读一下,好吗?来,预备开始,“当下,十二门徒里有一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去见祭司长,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从那时候,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所以,犹大就是一个有个人野心的人,他跟着耶稣不是因为爱耶稣,他是因为爱钱爱地位爱名誉,他是贪爱世界的,他认为跟随耶稣就可以给他世界的他所需要的那一切荣华富贵的满足,但是当他发现跟随耶稣,耶稣没有办法给他这一切的时候,他就决定要把耶稣出卖给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们,让他们可以去抓耶稣。那你是不是觉得挺奇怪?他们抓耶稣就抓吧,耶稣又不是不可识别的,为什么还需要犹大来出卖?大家说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愿意抓耶稣引来民间的骚动,据犹太史学家约瑟夫统计,这样的节期有250万人会拥进耶路撒冷,你想想他们怎么敢当众抓耶稣?因为耶稣在民众中是有非常高的声望的。所以,犹大就跑去跟这些假宗教领袖们承诺他可以找机会让他们在不引起任何百姓注意的情况下把耶稣抓了。
所以若不是犹大出卖耶稣,真的没有人抓耶稣,他怎么能够被钉十字架呢?大家说是不是?犹太的这些宗教领袖们,他们恨耶稣,他们的计划也是过了节期再说,等百姓们都离开耶路撒冷再抓耶稣。所以是谁成就了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对万民的得救不可或缺的、旧约一直预言要实现的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上帝是借着谁的手完成的?借着犹大的手。所以如果说历史上有哪一个人因着他的一个行动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影响,这个人是谁?是犹大,对不对?如果从他做的事情所带来的结果来看的话,是吧?但是犹大将来在神的面前,他要受审判还是得奖赏?“受审判”,他要受到极大的审判,因为他是出于恶心而出卖耶稣,他不能够因为行恶而得到神的奖赏,虽然神预定了耶稣基督被抓被钉死在十字架。
神早就预知一切,上帝当然知道犹大这个恶人会出卖耶稣基督,所以任何人都在被上帝使用的,大家明白吗?但是我们要特别小心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被上帝使用。如果我们拒绝上帝,我们就是以行恶的方式被上帝使用,你别以为你能够抵挡神的计划,大家明白吗?你行恶,你的恶也可以被上帝使用成就神美善的计划,但是行恶的人,你要因着自己错误地使用自由意志,要接受神的审判。而一个善的行动可能没有直接引来任何一个大的你看得见的立时的一个好果效,就好像耶利米,当他忠心地传讲神的道,那个世代的人并没有因为耶利米忠心的服事而悔改,耶路撒冷反而在耶利米的服事中陷落了,耶利米将来得奖赏还是得审判呢?得奖赏。所以,神的预定就带给我们一个极大的激励,因为神掌管万有,所以我们不需要因着想要促成一个什么结果而做任何事情,我们只需要对主忠心地去做任何事情,你在做任何选择和判断的时候,只问自己这一个问题:“主喜悦我做什么?我怎么做能够活出对主的爱对主的忠心?”而我们将来在主面前,主来审判我们的时候所依据的就是我们对他的忠心,大家明白吗?
可能你的忠心没有见到任何的果效,比如说,如果我们养育了一个痴呆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哪怕再向主忠心地养育他,他会成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吗?会吗?不会。但是,如果一对父母有一个天才孩子,他们根本没有付任何代价,没有忠心地养育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孩子最后也得诺贝尔奖了。将来,这两对父母谁在神的面前得奖赏呢?就是养育了痴呆儿的那对父母,大家明白吗?所以,在耶稣按照神的预定被抓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神使用了犹大的这个事例里面,上帝特别能帮助我们看见什么是我们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神的预定并不取消人的责任,神是伟大的设计师,他是智慧无限的伟大的创造主,他不是有限的人,他既可以预定整个的人类历史的蓝图,他也完全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让所有的人都是主动地使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完成神所预定的蓝图,而我们美善的神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让所有得蒙他拣选的人得蒙他的塑造。

好,刚才我们说了三个人,那夹在中间的这个人是谁啊?是一个女人。所以在祭司和民间的长老定意要置耶稣于死地;在犹大跟随了耶稣三年多之久,他得蒙了主给他的无以计数的恩典,但是他的恶心却让他决定要出卖主,在这两则丑陋的臭气熏天的故事中夹着的这个女人的故事却散发出迷人的芬芳,对吗?就仿佛她倾倒在主耶稣基督身上的膏油一样。我们把这个故事再读一下,26章的6到13节,读完之后我也请大家思考一下,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啊,在21章耶稣刚到了伯法其的时候,在他去投奔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的时候,这个故事不是就已经发生了吗?是不是?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先把这段经文读一下,来,预备开始:
6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7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他的头上。8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9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周济穷人。」10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就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11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12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做的。13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纪念。」
当我讲到21章1节到24章2节那个部分,耶路撒冷何竟成为荒场,在21章,我提到耶稣先来到了橄榄山的东边,然后他到了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的家,还记得吗?马大伺候宴席,马利亚在主耶稣基督的脚前,是吗?然后马利亚把装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的玉瓶打碎了,把香膏浇在耶稣的脚上,用头发抹耶稣的脚。当时我还跟大家分享马利亚特别感动我,我也鼓励弟兄姐妹们都来效法马利亚,记得吧?
你觉得是不是有点奇怪?这怎么回事?这件事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26章开篇“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这天是周三的晚上,对吧?接着马太讲完了祭司长和民间长老的诡计之后,他又讲了一个女人用膏油膏耶稣的故事,你觉得突兀吗?就是说在你读的过程中,这个故事是不是就会特别引起你的注意了?所以这就是圣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段,它在时间上产生了一个倒叙,你自然就会有一个疑问出来,这事怎么在这儿出现了?因为约翰福音12章开篇1到8节就告诉我们,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马利亚、马大和拉撒路的家,所以很明显这是同一个事件。但是马太在时间上有一个倒叙,他把逾越节前六天发生的事情放在这儿来记述,自然就让我们没有办法忽略这个故事,因为太突兀了,并且他又把它夹在了祭司长和民间长老的诡计以及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中间,就更加让我们看见我们是何等应该效法马利亚,大家明白吗?
那我们把马太所记述的跟约翰所记述的放在一起,这个故事就会更加完整了。这个宴席是在哪儿进行的呢?约翰福音说耶稣来到了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的家,马太福音26章6节告诉我们,他们到哪儿去了?他们去了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那我们把这个故事重组一下,长大麻风的西门来邀请耶稣去他们家赴宴席,所以耶稣和马利亚、马大还有拉撒路就去了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所以约翰福音12章1到8节所描述的这个宴席,马太就给我们补充它就是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发生的。哇!你觉得这个宴席重要不重要?这里边有谁?这个长大麻风的西门你觉得会是谁?这个名字在圣经里边没有出现过,但是我们讲到耶稣基督所行的神迹和他的权能的时候,我们看见的第一个神迹就是什么神迹?就是耶稣医治了一个长大麻风的人,而长大麻风的人若是没有被医治,他是不能住在自己家里,住在社群里的,圣经里面也没有记录在新约时代有任何其他长大麻风的人得蒙了医治,那很明显这个长大麻风的人就是被耶稣医治的那个长大麻风的人。这个故事里边还有谁?还有被耶稣基督复活了的拉撒路。
所以他们就在逾越节前第六天,耶稣刚到橄榄山东边的时候,他们就有一个非常大的宴席,在宴席上就发生了这个故事,但这个女人在马太福音里是没有提名字的。你觉得圣经奇妙吗?为什么约翰提她的名字,而马太却不提她的名字?我感到应该是在马太写马太福音的时候,整个逼迫是更加凶猛的,因为很明显我感到马太似乎有意隐去了很多人的名字,就不像约翰在写约翰福音的时候让我们看见很多名字。所以我们把约翰福音的信息补充进来,我们就知道这个女人是马利亚,对吧?综合两边描述,马利亚把这个玉瓶打破,里面有一斤的香膏,你想想当然不可能只抹在脚上了,当然也不可能只抹在头上了,那你觉得这一斤香膏就怎样?就是从头到脚浇灌在耶稣基督身上了。所以,唯有马利亚她深知主的心意。
那我们再重复一下我们那次讲道的重点,马利亚为什么深知主的心意?因为马利亚从来都是认真地聆听主的话语,她总是把主的话存在心里,反复琢磨,反复思考,而她借着主所讲的话,她就明白主的心意。所以,唯有马利亚明白耶稣基督这一次来到橄榄山东边,来到她们家里,接下来他要进耶路撒冷,他就是把自己预备成了逾越节的羔羊,他就是要去受死的。没有别的门徒明白耶稣基督的心意,因为他们都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以至于他们没有耐心去听耶稣跟他们讲话,虽然他们也似乎是谦卑地跟随主,但是你会发现当主跟他们宣讲有关他们人生的重大真理的时候,他们往往不听,还觉得耶稣说的可能没有道理。到我们看彼得为什么跌倒的时候我们再详细展开讲,这就是人跌倒的最重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好好听主的话,自以为是,而马利亚从来没有这个毛病。
马利亚也不会让自己忙碌地服事来吞噬她认真聆听主宝贵话语的时间,所以马大也没有明白主的心意,大家明白吗?马大的时间都花在哪儿了?花在服事上了,“主来了,你还不赶快服事主?”服事好不好?服事当然非常重要,主也非常感恩马大给他的服事,但是你不能够因为服事而把主的话当成了耳旁风,不认真地去思考主的话。主的话都是需要人认真地学习,认真地思考,认真地存在心里,你才能明白的,而只有明白了主的话的人,才能是一个因着明白主的心意而活出讨主喜悦的人生的人,马利亚就是这样的人。
当马利亚把需要一整年工资才能够买到的一斤极贵重的真哪哒香膏浇在耶稣的头上,从头到脚浇在耶稣身上的时候,门徒们什么反应啊?门徒们明白马利亚做的是什么吗?不明白。所以,你就看到人的愚蠢会让人多么不光是常常论断主,也常常论断那些明白主心意的人。在他们看来马利亚这简直就是浪费,因为抹香膏在那个文化的传统中是需要的,你想想当时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卫生条件,你进到一个人家里边去参加宴席,洗洗脚,那你身上有味儿吗?大家说?都会有,所以抹点香膏,这个在当时是大家都实践的一个行动。那这些门徒们的意思是什么?你不需要把这一整瓶的一斤真哪哒香膏都浇在耶稣的头上,你不需要从头到脚浇在他的身上,你给他抹点儿就行了。他们认为如果把这瓶香膏卖了,所得的钱可以周济许多穷人,马太说是门徒们这么说的,是吧?而我们在约翰福音里看到约翰特别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谁说的?是犹大这么说的。虽然是犹大这么说的,但是门徒们也都认同犹大这么说,对吗?
约翰特别清楚地告诉了我们犹大是怎样一个人?我们一块儿读一下约翰福音12章的5到6节,来,预备开始: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所以,犹大表面上虽然跟其他的门徒没有任何区别,但是约翰非常清楚地把他的心给我们揭露出来了,他的心是爱什么的?是爱钱的,他不是说在出卖耶稣这一刻他才爱钱,他一直爱钱,以至于他也非常善于管钱,他也非常精明,十二使徒们的钱都是归他管的,他还常常从他们的钱囊里边取一些中饱私囊,犹大就是这样一个人。
那你说怎么没有早发现他呢?主耶稣不是把稗子和麦子的比喻讲得很清楚吗?容稗子和麦子它们一起长,到了时候才会显明,对吗?而主是怎样肯定马利亚的呢?他首先责备这些门徒们,他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做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纪念。”(太26:10b-13)今天,我们每次传福音的时候是不是都在述说马利亚这样如同她倒出来的香膏一样芬芳的美好行为?是不是?
所以,大家看到这三类人物了吗?虽然耶稣基督把自己作为逾越节的羔羊预备好,他最终要献己身为祭,这早是神所预定的,但是每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如何选择的,是如何行动的,却决定了他在主的面前是要受到主的奖赏还是要等着接受神的审判。
逾越节晚餐(26:17-35)

接下来呢,在26章的17节到35节,我们就看见了主耶稣基督来预备逾越节的晚餐,并且在逾越节的晚餐上预言有人要出卖他,以及他在逾越节的晚餐上设立圣餐,这一切都是我们在26章的17到35节所看到的。那我们来进入到这段经文里,先看26章的17到19节,主耶稣预备逾越节的晚餐,大家也特别留意这个时间,26章的17节说:“除酵节的第一天,门徒来问耶稣说:「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在哪里给你预备?」耶稣说:「你们进城去,到某人那里,对他说:『夫子说:我的时候快到了,我与门徒要在你家里守逾越节。』」门徒遵着耶稣所吩咐的就去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总之,这两个门徒,一个是彼得,一个是约翰,他们就进耶路撒冷城去,他们要到找到一个人,那个人同意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在他家里守逾越节,当然圣经里没有告诉我们这个人是谁,但是你能看到就跟主差派两个门徒去牵驴驹一样奇妙,都是神的预定神的主权的彰显吗?这两个门徒进到耶路撒冷之后,他们就找到了这样一户人家,最后主耶稣基督和他的门徒们就是在那个人家的楼上来吃逾越节晚餐的。
我们刚才读到这儿的时候,请大家留意一点,除酵节的第一天是什么时候呀?就是周五,不是每年除酵节的第一天都是周五,就是公元三十三年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一年,它的除酵节的第一天就是正月十四日,那天逾越节的羔羊要被杀,以色列百姓都要吃逾越节晚宴的那一天,正好是周五,大家明白吗?后来受难日就统一定在了周五,但并不是每年以色列人的逾越节都是周五,大家明白这个吧?所以“除酵节的第一天”就是周五。两个门徒进耶路撒冷圣城,去找人家预备逾越节的晚餐,那耶稣也是在周五跟门徒们守了逾越节的晚宴,吃了逾越节的羔羊,这是马太福音还有三卷符类福音书共同让我们看到的,马可和路加都是这样记述的,对吧?但是,我们不是也学了约翰福音吗?当你读约翰福音相关记述的时候,你有没有看到一些矛盾呢?耶稣是在什么时候被钉十字架的?耶稣是逾越节被献上的羔羊嘛,他当然要在周五的傍晚被钉在十字架上,就是在正月十四日的傍晚。
而约翰福音是这么说的,你看耶稣他是不是吃完了逾越节的宴席才去客西马尼园祷告的?在半夜的时候,他不是就在客西马尼园被抓的吗?第二天不是被审吗?他不是第二天的早晨九点被钉十字架吗?然后他是在第二天的下午三点断气的,这就是整个历史的过程。所以,你看约翰福音18章的28节特别让我们看到当耶稣在大祭司那里被审了一宿,第二天早晨就到了逾越节那天——周五,他就被押到那个巡抚彼拉多的衙门的时候,圣经描述“那时天还早”,这些押送耶稣的犹太众人们,他们自己却不进衙门,因为那是外邦人的衙门,他们进外邦人的院就是沾染了污秽,他们怕沾染了污秽而不能吃逾越节的宴席。先说说他们是多么可悲多么可笑!他们做着最邪恶的事情却还认为自己在严格地遵守着律法,大家明白吗?
但是你看,这个时间是不是就矛盾了?约翰福音这儿让我们看到犹太人吃了逾越节的宴席吗?还没吃,他们就不敢进巡抚彼拉多的院子,免得沾染了污秽吃不成逾越节的宴席。那耶稣基督和他的门徒们所吃的逾越节晚餐到底发生在哪一天呢?是不是就出现问题了?他们吃的是不是逾越节的晚餐呢?这个在解经上一直都有特别多的说法,我在三年前讲道的时候,这个问题也一直是困扰我的,其中一个观点,就是认为耶稣跟门徒们所守的逾越节晚餐是一个形式上的,因为他毕竟要在逾越节那天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他就提前一天吃了逾越节的晚餐;还有一种观点,我原来看过一个资料,就是说可能是有计时的不同,就是那个日历计算时间的不同,但是为什么会有计算时间的不同,我也没有找到解释。这一次特别感恩,我看到了约翰·麦克阿瑟牧师的一个研究,哇!我一下感到豁然开朗,并且我感到上帝简直是太奇妙了,圣经若不是神的默示,那简直没有人能够完成上帝这太奇妙的工作,他预定万有也掌管万有,让每一个关于耶稣基督的预言都逐字地没有任何偏差地完全应验出来了。
原因是什么呢?怎么解释这个看似矛盾却又不矛盾,反而要带给我们对上帝掌管万有在我们心里边所生发出的极大敬畏呢?是这样的,就是加利利人计算一天的方法,是从日出到日出的,就是从早晨六点开始到第二天早晨六点结束;而犹太地的居民计算一天的方法是从日落到日落的,从下午六点开始到第二天下午六点结束。你看马太福音是加利利人马太写的嘛,你看他描述耶稣复活的那一天,他说:“安息日将近,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很明显,他也是从“天快亮”来作为一天的开始的。总之,这样的话,整个矛盾就变得没有矛盾了,大家明白吗?因为对耶稣和他的门徒们而言,他们是从日出开始计算新的一天,而犹太地的居民,还记得当时整个巴勒斯坦分了三个地区吗?最北边是加利利,然后下边是撒玛利亚,再下边是犹太地,约旦河东边是比利亚,对吧?就是这么几块儿地区,当然耶路撒冷是在犹太地,这个地区的人他们计时的方法是从日落到日落。
你还记得在马太福音第3章耶稣跟施洗约翰说他要尽诸般的义,在那里上帝就特别清楚地向我们显明一切律法的要求在耶稣这儿都必须完全遵行的,那逾越节是以色列这样重要的节期,你说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有可能因着他要被抓被杀就无法守逾越节的宴席了,以至于他不得不提前守一天守逾越节吗?这是不可能的,对不对?所以,按照加利利人的计时方法,犹太地的人所认为的周四就是加利利人所认为的周五了,等于是所有的犹太人他们就在这两天守逾越节的晚餐,一个是在周四,一个是在周五,因为他们的计时法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从日出开始算一天,一个是从日落开始算一天,你看主耶稣就奇妙地把所有的律法要求都在他的生命中实现了。他作为一个完全的人,他要遵行神所赐下的守逾越节的这个律例,所以他完全严格地按照神的规则守逾越节;而他又是逾越节的羔羊,所以他就是在逾越节羔羊被杀的时刻被钉死在十字架的,大家觉得奇妙吗?这个就是预备,耶稣预备逾越节的晚餐。

接下来我们看26章的20到25节,耶稣就在逾越节的晚餐上预言谁会出卖他了。当耶稣预言在十二个门徒中有一个要出卖他的时候,大家发现有没有人怀疑犹大?没有人怀疑犹大的。这说明什么?犹大隐藏的好不好?犹大隐藏的非常好,他真的就是那个表面看上去完全跟麦子一样的稗子。上个星期我们在微团契里有姊妹问:“那你看呀,门徒们就分不出来犹大嘛,我们怎么能够分辨出假教师假牧师呢?”上一篇讲道,主让我们要做的分辨是对牧者的分辨,不是对信徒的分辨,犹大这会儿是信徒,他们十二个门徒都还在被主训练的过程中呢,主要让他们经历各种考验,甚至也让他们经历失败,以训练他们,让他们学到他们所该学的功课,当他们的生命被主塑造成熟到一定的程度,主才会把他们放在建立教会牧养教会领导教会这样的职分上,大家明白吗?
你看上帝是多么奇妙,本来这个犹大也是有机会有份于圣餐的,但是在这个最后的考验中他就原形毕露了,所以他就失去了能够被主使用成为忠心有见识的仆人的机会。那他作为一个被主训练的门徒,你是分辨不出来的,就好像现在的教会,有太多的挂名基督徒,我们也是分辨不出来的,所以犹大的例子就更让我们感到主耶稣基督给我们的命令,真的是我们要认真遵行的,除非一个信徒他真的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了不信,犯了大罪,不听劝勉,不听警戒,拒不悔改,那我们才对他实行教会纪律惩戒,对吧?而在那个之前,主耶稣说让麦子和稗子一起长。所以,我们需要去分辨别人是不是真信徒吗?弟兄姐妹们,需要吗?不需要。但是,你需要分辨真假牧师吗?需要,因为这是主的命令,大家理解吗?所以犹大在跟随耶稣三年多的时间里都没有其他的门徒能够看出他是假信徒,这个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可以分辨假牧师了,因为他不是牧师,他跟所有其他的门徒一样,都处在三年半被主训练的过程之中,我这样说,大家明白吗?
而没有人怀疑犹大,就说明他隐藏的是非常深的。人其实是可以出于一个邪恶的动机而让自己表现得非常优秀的,当一个人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比如说他以让别人称赞自己作为动机的话,你发现这个动机本身也能够激励他有很多善行的,甚至可能比那些真信徒的善行还更多,你如果用肉眼看的话,是分辨不出的,但是主会把他们显露出来,在最后主再来建立他国度的时候,当然那是麦子和稗子完全被分开的时候,那在整个过程中,有显露的时刻吗?会有,比如说某一个特定的考验临到的时候,一个看上去你以为非常敬虔的信徒,他就原形毕露了,这是非常有可能的。而那个时刻也是神对教会的保守,这个稗子就提前显形了,神就把他拔出去了,教会就得蒙保守了。大家理解吗?
那我们看所有的门徒都问主什么呀?“主,是我吗?”大家觉得这个奇怪吗?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理解,他们问“主,是我吗?”他们的意思是说:“主,不是我吧?”而不是说:“你说的这个人是不是我?”而当犹大也问主的时候,你发现犹大对主耶稣的称呼跟其他的门徒不一样了吗?别的门徒都称呼主为“主”,说:“主,是我吗?”而犹大称呼主什么?犹大说:“拉比,是我吗?”你能分清楚这两个的区别吗?主,耶稣是我的主,而犹大认为耶稣是他的什么?拉比。当你认一个人做老师的时候,其实你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家明白吗?因为这个老师他可能有一些学问有一些能力传授给我,以使我能够更好。而当你去认耶稣为主的时候,这就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了,这就意味着说你要顺服他,你要跟随他,你自己完全没有生命的主权。所以,当你称呼耶稣为主,就意味着你这个人的生命重心已经从自己变成了耶稣。你看圣经是非常细微的,虽然门徒们也软弱也抛弃了主,而犹大也出卖了主,但他们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呢?门徒们是心里真的愿意跟随主,真的愿意向主忠心,而因为一系列的失败,导致他们最后拒绝了主,一会儿我会分析这些是什么原因。而犹大不是这样,犹大跟主的关系从来就没有正确过,犹大就是从主这儿捞好处的,大家明白吗?所以他称主是“拉比”,就暴露出了这一点,你有知识能够教我,这是拉比,但是对不起,我并不能够顺服你,因为你不是我的主。
马太在25节就结束了这一段经文,但是约翰福音就给我们补充了细节。当犹大对耶稣说:“拉比,是我吗?”耶稣说什么了?是不是?“你说的是。”而当耶稣直接告诉犹大,就是他要出卖自己的时候,犹大有没有悔改?没有。当他发现他一切虚伪的伪装已经被主识破的时候,他就铁了心要出卖耶稣了。约翰福音就让我们看到耶稣说他把蘸酱汁的饼给谁,就是他要出卖耶稣吗?犹大吃了蘸酱汁的饼之后,约翰福音就形容说“撒旦就入了他的心”,这是多么可怕!然后“耶稣便对他说:‘你所做的,快做吧!’”所以,他是被神用了吗?是,任何人都在被神使用。但是,是神把恶念放在他心里的吗?不,因为他自己拒绝神,拒绝耶稣,他自己放纵自己的私欲,他就向撒但敞开了生命的大门,撒但就入了他的心,他就开始不可理喻地去出卖耶稣了,他肯定就离席去找祭司长了,去申请抓捕耶稣的文书,他肯定也会告诉他们耶稣会在哪里出现。而门徒们都不知道他去干嘛了,因为他管着大家的钱,所以门徒们还以为主差派他出去给大家买吃的去了。所以,犹大在逾越节的晚餐上提前就被主清除出去了,当耶稣要把逾越节的晚餐圣化为圣餐的时候,犹大就无份了。

那接下来呢,主耶稣就在26章的26到30节设立了圣餐,他把逾越节晚餐的意义指向了自己,他把逾越节晚餐所要表达的意义解释得非常清楚。你看这个逾越节晚餐的情景是怎样的?所有的门徒都怎么坐着呢?他们都围着桌子,他们都悠悠闲闲地,右边还有靠垫,他们靠着,非常享受,非常悠闲,非常自在,非常喜乐,在这个逾越节的晚餐上是这样一幅情景。当以色列人在第一个逾越节的时候,在出埃及记的12章11节,我们会看到第一个逾越节神命令他们说:“你们吃羊羔当腰间束带,脚上穿鞋,手中拿杖,赶紧地吃,这是耶和华的逾越节。”为什么在第一个逾越节他们要随时腰间束带,脚上穿鞋,手中拿着杖,赶紧吃?为什么?因为神让他们要警醒,要随时预备着,神随时都有可能把他们带出埃及。而此时他们已经被上帝从埃及为奴之地带入了迦南美地,所以每一次逾越节的晚餐都是他们对上帝给他们的救赎恩典的一个记念,他们就用这样一个守逾越节的方式来表达现在他们再也不是奴隶了,他们再也不用随时等着被上帝带出埃及了,他们已经到了迦南美地,他们可以悠闲自在地享受逾越节的晚餐了。
而在这个逾越节的晚餐上呢,他们会饮四杯葡萄酒,第一杯葡萄酒是成圣的杯,他们饮这杯葡萄酒的时候就求上帝把这一个晚上分别为圣;第二杯葡萄酒是纪念的杯,纪念上帝曾经把他们从埃及为奴之地带出来,把他们带到了迦南美地;第三杯是救恩的杯,饮这杯酒的时候,他们就是在眺望上帝给他们带来更彻底的拯救,他们不是都在盼着弥赛亚吗?记得吗?意思就是他们都在盼望着弥赛亚带给他们的拯救;最后一杯就是国度的杯,表达他们盼望明年神的国就降临吧!耶稣基督就是把第三杯“救恩的杯”这杯葡萄酒转变成了我们今天圣餐里边所喝的杯,所以耶稣说这就是他与我们所立的新约,他也把在逾越节上所吃的无酵饼掰开,他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所以,耶稣基督就用这样的在逾越节晚餐上设立圣餐的方式向所有的门徒指明:耶稣就是逾越节所预表的意义,耶稣就是逾越节晚餐的意义,耶稣就是逾越节那个被杀的羔羊就是他们正在吃的这个烤羔羊所预表的意义。所以,当耶稣基督在逾越节晚餐上设立了圣餐之后,所有的门徒就不需要再守逾越节了,因为当我们每次吃圣餐的时候,我们就仿佛在吃逾越节的晚餐,整个逾越节一切丰盛的神学含义都在圣餐中完全实现了。
而在当时那个逾越节晚餐上,谁有份于圣餐?十一个门徒有份于这个圣餐,犹大就被弃绝了,主把他排除在了真门徒之外,也让他无份吃主亲自设立的圣餐。你看这些都有多么深刻的神学含义呢?所以今天如果一个挂名的基督徒,他用他的行为显明他根本就是不信主的,他跟世人没有两样,他是爱这个世界的,那教会纪律惩戒的最后一步采取的是什么措施啊?就是停止圣餐,把他隔绝在神的圣餐之外,因为他不属于耶稣基督的身体,因为耶稣是把这个饼掰开递给十一个门徒,当时他们就是属于耶稣基督的,而犹大不属于耶稣基督。

接下来,耶稣就在逾越节的晚餐上预言众门徒将离弃主和彼得将三次不认主,这个是在26章的31到35节,这一段我们认真来研读一下,因为这里边特别让我们看到门徒们和彼得为什么会在耶稣被抓的时候惨败?我们一块儿读,来,预备开始:
31 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 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32 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33 彼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34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35 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在我们刚才读的这段经文里面,你看到了另一项神的预定吗?当我准备这篇讲道的时候,这个真理带给我特别大的感动,就是让门徒经历失败是主训练门徒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我从哪儿看出来的?因为主引用了撒迦利亚书的预言,撒迦利亚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这是主早在旧约就透过先知撒迦利亚所预言的,而主说今天这件事情就要发生在你们身上,因为你们今天都要为我的缘故而跌倒。一会儿我们会总结出来所有他们在失败中要学到的功课。现在假如说彼得是真的认真地听耶稣的预言,还有门徒们也都真的认真地听耶稣的预言,他们当时就能够明白。你觉得旧约的预言还能够应验吗?比如说神透过这个要让彼得学的功课,他当时就认真地求问主,主会给他认真的指导,他也完全按照主的吩咐去做,理论上说,你觉得他还会跌倒吗?就不会。那是不是旧约的预言就没有办法应验了,是吧?所以说主完全知道在那样一种情景中,彼得和门徒们的生命还没有成熟到不会跌倒那个程度,他们必然会跌倒,必然会四散,撒迦利亚的预言就会实现。而主允许这些事情发生,为什么?为了训练他的门徒。
弟兄姐妹们,当你听到这一点的时候,你感到被安慰吗?我感到被极大地安慰和激励,因为我知道在我跟随主的过程中,每一个错误都在神的计划中。但是,是不是每一个人,主都能够透过他的跌倒在他的生命中完成对他的塑造之工呢?谁才能够在跌倒中被主塑造呢?是门徒们这样的人,他们心里真的想要向主忠心,他们真的是愿意抛下一切跟随主,他们真的是称耶稣为主,他们真的想要学功课,大家明白吗?这样的人,他们就能透过跌倒学到功课。而犹大跟门徒们经历了同样的过程,犹大是不会学到功课的,因为犹大的心是怎样的?犹大的心本来就是爱世界的,犹大从来没想过要去体贴什么神的心意。他从来没有想过要付任何代价去跟随主,所以他经历什么也不会学到功课的,他只能够在一个突发的神所定的时间里边,让他的恶显露出来,让稗子从麦子里面被分辨出来,他只能有一个被焚烧的结局。
我们就来看彼得还有门徒们,主要让他们学什么功课呢?你先从他们的表现来看,你觉得彼得爱主吗?“爱。”在主预言今天晚上就是他们都要跌倒的时刻,并且给出旧约的预言作为他们今天晚上都要跌倒离弃耶稣的论据,你想一下,若是马利亚在他们中间,你觉得马利亚会怎样做?对,这时候马利亚肯定认真听,然后马利亚肯定会问主:“主,我不想这样跌倒,有没有什么办法防止我跌倒呢?”对吧?可是,你看彼得做什么?彼得他否认主说的话。我发现这个太真实了,我就记得我们教会那个抛弃了我们的弟兄,其实四年前我就跟他非常认真地预言了他若不好好听神的话,就会有这一幕发生,当时那个弟兄就说:“不不不,你多心了,你多虑了。”大家明白吗?不认真听,当然他跟彼得不一样,但是这种罪性是一样的,当然那个抛弃了教会的弟兄,就显明他是稗子,但是他们的表现也是很一样的。
彼得的意思就是说:“主,你不用替我担心。你说的这个事情不会发生。”他似乎感觉主有点多虑了,是不是?你觉得彼得在回答主的时候,当然他不会在理性上有意识地认为自己比主更有智慧,对吗?但是你会发现他老我的模式就是这样的,只要主说的跟他的想法不一致,他本能地就会否定主所说的,就像主第一次预言自己要被钉十字架第三天复活,你看彼得也是怎样?他说:“主啊,”你看多么矛盾!他一方面说“主啊”,如果你说主,那你就应该听主的,既然你认耶稣为主,当然就意味着你认为你各方面都需要跟随主,主比你有智慧,对吗?但是不,他说:“主啊,你说的这事断不能发生。”看到彼得的模式了吗?这是彼得之所以跌倒的非常大的原因,你发现他是以犟嘴的方式来表达对神的忠心,他想表达的就是他非常爱主,他不想抛弃主,对吗?但是他表达的方式是说“你说的这个话不对,不会发生。”而马利亚不会这样,对不对?那你从彼得这儿学的第一个功课就应该是什么?不要跟主犟嘴,主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非常宝贵而且重要的,而一个人在试炼中绝对会跌倒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重视神的话,大家理解吗?他不好好听神的话,并且把神的话存在心里,反而主的话在他这儿都有一个过滤,都有一个他的理解,如果他觉得不合适的,他就给否定了,他就给过滤了,那他自然就没有办法不进入到跌倒的可怜的可悲的结局。
那你看到什么?彼得说什么?“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看到彼得了吗?你看到他的骄傲自大了吗?他在内心深处总觉得别人会犯罪,我不会。还有呢?当主再一次重申:“我实在告诉你,”你看主对他的劝勉多么殷切,这个警戒是多么应该引起他的警惕啊!主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有没有重视主跟他说的话?他不重视,彼得说什么?“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他因为无知而盲目自信,他对什么无知?他对耶稣要被抓,有将近1000人过来,要把耶稣抓走,最后真的把耶稣抓走了,接下来要发生的这些试炼的程度是何等的深,他根本就没有想到的。如果是马利亚,马利亚就会问,对吗?然后她就会早做预备,早警醒,那她就不会跌倒。而彼得太对自己无知,无知就带来了盲目的自信,而且他也对自己的软弱完全无知,他以为他对主是忠心的,无论遇到再大的考验,再大的试炼,就是说让他必须跟耶稣一块儿同死,他觉得他也能做得到,因为他没有明白他是一个多么软弱的人,大家明白吗?
所以,主要让他学什么功课?当然第一条,不要以犟嘴的方式表达忠心,让他学习要对主的话认真,不要把主的话当耳旁风;第二就是不要骄傲自大,不要看自己比别人强;然后第三,一定要知道撒但的能力大过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能力,我们靠着有限的渺小的我这个天然的生命,不可能在任何试炼中得胜的,必须有这个认识,没有这个认识是一定会跌倒的。只有具备上边这些认识才会带来警醒的祷告,没有上面这些认识就不会带来警醒的祷告。接下来,我们就会看到主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主怎样命令门徒们要警醒祷告,大家理解吗?好,总结一下,大家明白了吗?就是门徒们和彼得的跌倒跟犹大一样吗?“不一样。”犹大也是离弃了主,但是他得救吗?“不得救。”为什么?因为他的心是爱世界的。而门徒们跌倒他们得救吗?“得救。”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心是爱主的,他们根本不想得罪主,他们真的想讨主喜欢,彼得真的是想即便是死,他也不愿意背离主的,这就是信徒的跌倒。而上帝塑造我们的生命,就会把我们带入一次又一次远超我们天然能力所能应付的那种试炼中,让我们在跌倒中成长。
这就仿佛是我们在养孩子过程中的经历,我在加拿大有一个朋友,他们家的孩子是特别可怜的,他孩子后来整个的神经系统都处在特别病态的状态,那孩子的运动功能完全没有。后来就发现是什么原因呢,就是那个小孩自从会站着以后,家里人为了防止他走路的时候摔倒,就把他一直放在学步车里,所以他一直都没有跌倒的经历。实际上在一个孩子学走路的过程中,你如果有智慧,你学点育儿知识,你就知道你一定不能在他每次要跌倒时就赶紧给他扶起来,你只要保证他没危险就行,大家明白吗?不要让他一跌倒就倒在刀上了,被扎死了,这样肯定不行!你要给他创造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然后让他练习走路,在他练习的过程中,他如果跌倒,你别老扶他,因为在他要跌倒而他努力不跌倒的这个过程中,他整个的运动平衡能力就得到发展得到锻炼了。
主在带领我们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主不是把我们保守在一个我们根本不可能跌倒的环境里,主反而允许一波又一波更大的试炼临到我们,以使门徒们在一个超过他们想象的试炼中,他们若不按照主教给他们的方法去做,他们就会跌倒,而他们跌倒之后,他们会因着这次跌倒学到神让他们所学的宝贵功课。所以,对彼得来说,这就是神允许他跌倒的原因。彼得学到这个功课了吗?彼得当然学到这个功课了。而这个功课在主看来也是主要把他放在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位置上去建立教会牧养教会之前,他必须要学会的功课。
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26:36-46)
好,如果彼得能够明白主的话语是至关重要的,明白他不能跟主犟嘴,他应该认真听神的话;如果他看见了自己的骄傲自大;如果他明白自己是因为无知而过分相信了自己的能力,他就会警醒祷告,这就是主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中给门徒们所做的榜样。而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中,我们也看见了门徒们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因为前面那几点他们都没有认识到,所以他们也就根本无视主给他们的最重要的命令,就是让他们在这历史最重大的时刻要警醒祷告。

在26章的36到46节,我们就看到了主耶稣基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耶稣在祷告中把自己预备好来做逾越节的羔羊。所以,主带着十一个门徒去客西马尼园,像往常一样,主耶稣让八个门徒在远处等候,他带着三个门徒,就是彼得、约翰和雅各进到客西马尼园,让他们和自己一起警醒祷告。在这一段经文中,我们会看到主耶稣三次迫切的祷告,对吗?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三个门徒三次睡觉被主责备。我们进到38节,就看到主对彼得、雅各和约翰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记得在约翰福音主怎样给门徒们应许吗?主说从此之后他不再称他们为仆人了,要称他们为朋友。所以,你感到在客西马尼园中主对彼得、雅各和约翰是不是就特别像是对待朋友?因为他特别向他们敞开,也特别需要他们的友谊、他们同心的祷告和他们的支持,主也非常坦诚地赤露敞开在被主看为朋友的彼得、雅各和约翰的面前,主说什么?“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所以主需要他们的同心祷告,主说:“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所以主不仅仅要让他们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主也需要他们跟自己同心祷告。而主为什么这样痛苦呢?因为马上他就要献己身为祭了,人的出卖、人的嘲讽、人的戏弄和整个肉身的痛苦,这些都是主可以承受的,主最不能承受的是他因着背负人类的罪所带来的与父神隔绝的那种可怕的痛苦,主耶稣从未经历过那样的痛苦,所以他感到几乎要死一样。
路加福音22章43到44节让我们看到耶稣极其伤痛,他的祷告是那样迫切,因为他痛苦到那样的程度,他的汗珠都像血一样大滴大滴地流下来,以致于天使必须在天上出现,加添他的力量,否则耶稣基督都没有办法来持续祷告的,他就是这样处在人生最痛苦最忧伤最难过的时刻,而这些他倾注了他全部生命全部的爱全部的心血悉心栽培的三个核心的同工——彼得、雅各和约翰,主是多么盼望他们跟自己同心祷告啊。于是主告诉他们:“你们在这儿祷告,”是吧?主就到另一边去祷告了,你看看主的三次祷告,39节:“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第二次祷告,42节,主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44节,“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看到主的祷告不断进深吗?当主在那样痛苦的时候,在他难以想象他在十字架上所要承受的与父神隔绝的痛苦的时候,他甚至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对吧?“若是可行,求你不要让这苦难临到我。”但是他马上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当他第二次祷告的时候,他还说若是可行就挪去吗?不,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他必须要死的,他就更加得到了从神而来的力量,他知道这就是神的旨意,所以他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是吧?
第三次他说的话还是一样,这个杯指的就是神忿怒的审判临到耶稣基督,诗篇经常用杯来表达从神这儿承受的或祝福或愤怒审判,所以有祝福的杯、福杯满溢的说法,记得吧?这儿就是愤怒的杯、审判的杯,因为耶稣基督将要背负世人的罪,为我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门徒们在干什么?主期待他们做什么?警醒祷告。主在第一次祷告完了之后,他来到门徒的面前,40节,你看到门徒们在干什么?“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于是主就责备门徒们,是吧?他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路26:40-42)接着主又去祷告了,而门徒们有没有听主的劝勉呢?没有。等主耶稣第二次祷告回来,再看他们有没有祷告,他们又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困倦,”那主又去祷告,等主第三次祷告完回来再看他们的时候,他们还在干什么?他们仍然在睡觉,所以主责备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时候到了,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路26:45-46)

正在说话的时候,抓耶稣的人就来了。你看,使徒们根本就没做任何准备,因为他们在睡觉,所以后面他们的跌倒就是自然而然会发生在他们身上了。但是大家想一想,你觉得你读这个圣经你会觉得:“唉呦,使徒们的信心可太小了,我都比他做得好。”你会有这个想法吗?不不,你想一想,他们此时睡觉正常不正常?主不让他们睡觉,这个听上去是不是一个太不合理和苛刻的要求了?这是星期几?星期五,一大早主就打发彼得和约翰到耶路撒冷城里面去找逾越节晚餐的地点,他们守逾越节的晚餐要在那里进行;他们找到了这个地点之后,他们还要去采购逾越节的各种食物;他们还要牵着羊去到圣殿里,就在下午三点的时候,让祭司把羊宰杀;然后他们再烤羊;再预备逾越节的晚宴,在晚宴上又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然后他们吃完了逾越节的晚宴,到了客西马尼园;当主被抓的时候,几乎就是零点,深夜了,你说任何一个人有可能在那个时候不困吗?想睡觉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你若想要胜过属灵的征战,你靠着你天然的能力,满足你天然的需要去睡觉,这就是进入到失败的一个途径。所以,必须听主的劝勉,听主的命令,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
好,这就是第一个大的部分——预备,26章的1到46节。在这一个大的部分,我们稍微总结一下:我们是不是看到了耶稣基督把自己作为逾越节的羔羊,他预备好了,要把自己献上了,所有的预备工作都准备就绪了,这一切都是上帝早就预定好的,但是却透过人手把它实践出来了。所以,在预备这个部分,一方面我们是不应该因着看见主的全权掌管、主的预定、主的全能而生发出对上帝更深的敬畏,对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是否透过我们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应该对我们老我罪性的败坏有更深的认识了。所以,在学完第一大部分——预备的时候,也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预备我们的心,让我们清楚地更深地看见自己老我败坏的罪性,以使我们可以在进入到耶稣的受难的时候,因为知道我们是这样的败坏,我们是这样需要被耶稣基督拯救,于是我们就能够更深地体会耶稣基督为了拯救我们而死在十字架上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苦难,我们麻木的心灵才会被耶稣为拯救我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所受的各种苦难所复苏。所以,这个预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那更详细的呢,我觉得我们也可以特别对照着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来反观一下自己的生命,我们看见了哪几类人群?第一类人群当然就是耶稣的仇敌,就是文士、法利赛人、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们,这些是嫉妒耶稣抵挡耶稣的仇敌,我们中间有这样的人吗?“没有。”这样的人不会信耶稣的,对吗?那在我们教会内部,我们刚才所读到的有哪几类人群呢?谁是我们的榜样?马利亚是我们的榜样。马利亚能够体会主耶稣基督的心情,她总是能够明白主的心意,所以主亲口对她的称赞就应该成为我们的指导,主说马利亚已经选择了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马利亚总是把认真聆听主的话语作为她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来看待,在马利亚看来,主的话有没有哪一句是废话是不重要的?或者说当马利亚听到主说的某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她有没有觉得:“这个太难懂了,我先放一放,算了,这个我就不了解了吧,我不想知道了。”马利亚有没有这样?不!马利亚珍惜她可以听见主的话语的任何时刻。
今天对我们来说,我们是不是都可以效法马利亚啊?今天主的话语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向我们显明的呢?我们今天已经有了全本的圣经,而主也借着每个主日讲道把他的道浇灌给我们。弟兄姐妹们,在听讲道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某一部分你不用听?哪一部分你觉得听着有点太难明白,你就想:“算了,这一部分我先关上耳朵不听了。”或者你觉得按照我的好恶来选择哪部分我听,哪部分我不听;哪部分我多听,哪部分我少听。你会这样吗?不能这样!如果你不珍惜主全备的道,不把聆听主的道,认真地明白主的道,放在你人生第一优先的话,你就不可能明白主的心意,你就更谈不到在任何试炼任何考验中,你能够不跌倒,你能够得胜,大家明白吗?所以,让我们把马利亚作为我们生命的榜样。
你发现马利亚也绝无工价心态,她绝无功利之心的,因为最贵的膏油她就倾倒在耶稣基督的身上,她觉得是最值得的。她没有想着说:“哦,我把膏油倾倒在耶稣的身上,我能得什么?我给他浇上一斤真拿哒香膏,这样的话,主能够让我嫁个好丈夫……”她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大家明白吗?因为她爱的就是主自己,因为她认为主是配得她一切奉献的。所以弟兄姐妹们,你像马利亚这样来敬拜上帝吗?你觉得上帝配得你把一切最好的奉献给他吗?如果我们能像马利亚这样,真的总是把学习神的话语作为我们生命的第一优先;又像玛丽亚这样,我们总是认为主是配得我们把一切最好的奉献给他的;而我们跟随主,我们爱的就是主,我们不是爱主给我们的好东西,如果我们像马利亚这样,我们就绝对可以在任何严酷的考验和试炼中站得稳,不跌倒。
今天我们还看见谁了?看见犹大了。在今天的教会中,不是光指咱们教会,就今天整个教会而言,教会里面充满了犹大,就是并不真的爱上帝,虽然在教会中,但是心里边爱的仍然是这个世界上自己所渴望得到的、自己所羡慕的、自己所追求的,跟世人无异的一个又一个犹大。当真的试炼、严酷的试炼没有临到的时候,这些犹大跟真信徒看不出来区别,没有两样,他们也都在读圣经,也都在参加主日敬拜,也都在参加周间团契,也都在热心地服事神。但是,当考验来到的时候,犹大就会原形毕露,因为他在教会中想要寻求的是他个人的好处,比如说发财的机会,比如说他可能认为在教会能够做生意,但是发现“哇,现在教会规定不允许了,不能在教会谈生意了。”很有可能就因为这小小的一个规定,他就弃教会而去了,就显露出他犹大的本性了。所以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今天都以犹大作为我们的警戒。我们都来问一下自己,我们爱的到底是什么?就像我们上个星期所讲的十个童女的比喻一样,五个愚拙的童女,她们之所以失去了进天国的机会,不是因为她们外在的任何人眼可识别的行为与五个聪明的童女有什么不同。使她们失去了救恩,没有办法进入天国的唯一原因就是她们的心并不是信主的,并不是信上帝的,她们没有真的看重上帝,没有真的爱上帝,她们爱慕的是跟世界一样的。这就是犹大,让我们以犹大为警戒好吗?
那我们每一个弟兄姐妹,更多的都要以谁为警戒呢?都要以彼得,还有当时抛弃了耶稣的十一个门徒为警戒。从彼得和所有门徒们的失败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我们今天可以汲取的教训呢?第一,他们跟马利亚相比,他们就失去了马利亚的一个最宝贵的生命特质,就是他们并不真的把主说的话那么当话,当主说的话跟他们的想法不一致的时候,他们甚至还跟主犟嘴,就像彼得一样,“主啊,断乎不可!”“不,绝没有这样的事!”尽管主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他们必要抛弃主。还有呢?骄傲,看自己比别人强。还有呢?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软弱,没有认识到撒但能力的强大,以为自己靠着自己就可以胜过主在我们人生中将要带我们进入的试炼。而因着前面这三个原因,在生活中就产生出一个对我们的属灵生命危害最大的坏习惯,就是我们没有警醒祷告的习惯,而没有这个习惯,我们就是松懈的,就是自然而然地活着的,那这个松懈的习惯就是致命的,因为我们若不警醒祷告,我们就必然会入了迷惑,这就是主给我们的教导。
好,今天本来我要把26到28章全部讲完,因为后面的内容跟前面的基本上需要一样的时间,这样,我们就把最后这一部分“记念主的受难与复活——马太福音26-28章”的讲道也分成两次来讲,好吗?今天,我们就把焦点放在“预备”这个部分上,下次等我们五一假期回来之后,我们再把受难与复活这第二和第三部分讲解完,好吗?否则的话,接下来如果再把后面两部分讲完,时间上可能就不那么充分了,就会非常仓促了。
2020年4月19日上午Z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