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红 牧师
主日讲道文字稿:
前言
弟兄姐妹们主日平安!我们今天就继续地来学习使徒行传,我特别祈求圣灵大大地充满在我们中间,让我们进入到早期教会在福音工作上那么被神祝福让人充满感动充满激励的一个又一个场景;让我们看到福音是怎样从耶路撒冷开始拓展到犹太全地,拓展到撒玛利亚,一直拓展到外邦的土地;让我们继续在使徒行传中一起来效法早期教会,来同心完成大使命。

所以,在今天讲道之前,我们还重新回到大使命,好吗?我们再把大使命大声地诵读一下,预备开始:“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主赐给我们的大使命就是去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大家还记得做门徒是什么意思吗?做主的门徒是什么意思?做主的门徒跟学主的样式这两个词在希腊语里是同样的字根,所以,我们作主的门徒就是什么意思?就是学主耶稣基督的样式。主给了我们“一个大命令”,就是使万民作主的门徒,给了我们“一个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我们应当顺服我们的主,因为他拥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我们也要顺服主,去完成他交给我们的使万民作主门徒的大使命,我们要倚靠他所赐给我们的权柄和能力去做。“三个方法”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去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去”广传福音,然后“施洗”,“教训”,主给我们“一个应许”,我们只要这样做,主就怎样?“就常与我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常”就是一直的意思,主就会一直与我们同在,直到我们教会时代结束的时候,我们荣归天家的时刻。

那我们要效法早期教会,同心完成大使命。上次我已经给大家梳理了我们如何去效法早期教会同心完成大使命要做的四个方面,对吧?第一个方面是什么?倚靠主的权柄和能力才能完成大使命;第二,在“去”广传福音中经历主的同在;第三,在为归信者“施洗”中经历主的同在;第四,在“教训”门徒真道中经历主的同在。

上个星期我们已经结束了第一个大的部分“倚靠主的权柄和能力才能完成大使命”,上个星期的讲道大家还记得吗?我们看到早期教会面临撒旦各种各样的破坏,我们看到撒旦是如何透过外部逼迫试图禁止福音广传消灭教会,我们也看到撒旦怎样透过挑动个人的罪性试图以罪的蔓延败坏教会,在这部分我们特别展开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例子,一个是西门的例子。那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就看到了人的老我罪性的两个罪根儿,一个是既爱钱又爱人的称赞,还有一个是既爱钱又爱能力和恩赐。一旦人把追求人的称赞追求钱作为目的,而信仰成为了手段;一旦人把追求能力追求恩赐作为了目的,而信仰成为了手段,我们就是在亚拿尼亚、撒非喇和西门的罪里。我们若不悔改,结局就是怎样?就必要死,必要灭亡!而一个人看到自己这样的罪性时,是不是痛恨这样的罪,以使自己时刻靠着主的恩典治死这样老我的恶行,就显明了一个人是真信徒还是挂名的基督徒。
撒旦也透过挑动内部的矛盾来分散使徒对祷告和讲道的专注力。透过这个方面我们也看到这个显明人什么罪性?人自私的罪性,人都是特别想要保护个人的利益,只要我们老我这个罪性不被治死,就必然会被撒旦挑动,带来教会中弟兄姐妹彼此之间的纷争。而撒旦最终的目的是要透过搅乱教会,使得使徒们不能够专注在传道上,不能够专注在祷告上。今天是一样的,所以求主也帮助我们,让我们在早期教会所面临的撒旦三个层面的破坏中,让我们认识到为什么主反复叮嘱门徒们一定要倚靠主的权柄和能力才能够完成大使命,为什么倚靠主的权柄和能力完成大使命是必要的,因为人靠着自己是没有办法胜过撒旦任何一个层面的破坏的。所以,我们在上次讲道中除了看到撒旦的破坏,看到主教导门徒们认识倚靠主的权柄和能力的必要性,我们也看到了早期教会是如何恒切地祷告倚靠主的权柄和能力的,对吗?今天,对我们而言呢,我们就是要在这个层面上效法早期的教会,我们要祷告,一定要恒切地祷告,倚靠主的权柄和能力,我们才能完成大使命。
怎么才能完成大使命?首先要恒切祷告,我们才能胜过自己各样的胆怯,对吗?我们才能够胜过自己贪财的心,胜过自己求人称赞的心,胜过自己特别想要追求能力追求恩赐的心,胜过自己特别自私地想要保护个人利益这样的心,否则我们活着就是对教会的破坏,我们更不用说完成什么大使命了,对吗?所以,我们只有靠着恒切的祷告,我们才能够胜过撒旦各样的拦阻各样的破坏,以使神的工作可以展开。
在“去”广传福音中经历主的同在
而到今天,我们要效法早期教会进入到第二个大的方面,就是在“去”广传福音的过程中经历主的同在。那在早期教会 “去”广传福音的过程中,他们是不是随时祷告牢牢地靠着主的权柄和能力才能够去广传福音的?所以,我们上个星期的讲道就是今天讲道的基础,当我们说到“去广传福音经历主的同在”的时候,这个是离不开时刻祷告的,在祷告中去广传福音经历神的同在,这和靠着主的权柄和能力去广传福音是密切相关的,大家理解吗?

你看,主耶稣在使徒行传开篇就嘱咐门徒们什么?1章的4到5节:“耶稣和他们聚集的时候,嘱咐他们说,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1章8节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所以,早期教会的使徒们,早期教会的门徒们,他们“去”广传福音的每一步都是严格遵守神给他们的带领,顺服神给他们的命令,那我们看到早期教会他们是不是开始就在耶路撒冷等着圣灵降临?“是。”圣灵降临下来之后,他们就在耶路撒冷传福音,然后传到犹太全地,传到撒玛利亚,再拓展到外邦的世界。
“去”广传福音的第一阶段(1-12章)

早期教会在他们传福音的每一步,其实都是非常艰难的,他们取得福音工作的每一项突破,都是圣灵带领他们的结果,也是他们顺服圣灵带领的结果。而今天,我们打开使徒行传,通过整个28章的综览,我们会看到上帝带领他们“去”广传福音是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这两个大的阶段就划分了使徒行传28章的两个大的部分,第一个大的阶段就是1到12章。
我们在1到12章看到什么事件呢?第1章是什么?第1章是一个短暂的引言,然后描述了耶稣升天,而在引言和耶稣升天的部分,主耶稣特别强调的重点刚才我们读过了,是什么?虽然主赐下大使命了,但是主没有说你们赶快去传,而是说一定要等着圣灵赐下,一定要经过圣灵的洗,一定要得着圣灵的充满,否则你们没有任何的能力去为主做什么工,没有任何的能力去完成大使命,没有任何的能力去广传福音。而使徒们非常顺服主的命令,对吗?他们就等候,但他们不是啥也不做的等候,他们在等候的过程中做所有充分的预备。所以,在第1章你看到他们做什么了?他们补选了马提亚做使徒,对不对?他们就耐心迫切地祷告,预备自己的生命,等候圣灵降临的时刻,以使他们能够被圣灵充满,他们才可以去完成大使命。
到了第2章的时候,在教会历史中最激动人心的最荣耀最伟大的时刻是不是就在耶稣升天十天之后的五旬节终于降临了?就是圣灵降下来的时刻,就是教会诞生的时刻。我们在那一天看到了什么?使徒们带着门徒们在马可楼,他们应该有一百二十个人在那里聚会,他们在祷告的时候就发生了什么样的神迹?天上有大的声音,又像一阵大风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充满了他们所坐着的屋子,然后有舌头像火一样落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头上,于是他们就开始说起了方言,就是说起了别的地区的那些方言,他们就可以说从各地来到耶路撒冷的那些人的方言,虽然他们没有学过,但是他们可以说他们的方言了。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神圣的并且任何一个人都能够目睹的时刻,因为这是赐下圣灵教会诞生的时刻,所以没有人能够错过。那今天,圣灵充满是什么意思?圣灵的洗是什么意思?跟方言有什么关系?我们下个星期再讲,好吗?今天你就先不往这儿去思考,我们今天的脉络就是沿着整个福音是怎么传开的,沿着这个脉络走。然后,我们看到这个过程中上帝是如何祝福的,使徒们是如何地顺服圣灵带领的,我们从中得激励得帮助,好吗?
于是,彼得就开始讲道,是吧?彼得去讲道了吗?他们开始在哪里?开始在屋子里,我相信彼得向众人讲道,那一天有三千人信主,他肯定不是在屋子里讲了,对吧?所以当圣灵赐下之后,你看到他们去广传福音了吗?到哪儿广传福音去了?就在他们能去的地方广传福音,主让他们先在耶路撒冷传,他们是不是就先去耶路撒冷了?“是。”所以他们肯定是出来,到这个房子外面,就向着从世界各地来耶路撒冷过节的那些犹太人宣讲福音。而他们广传的之所以是福音,那福音的内容就变得重要了,你如果留心看使徒行传里边所记录的各种讲章,你就会看到福音的核心是什么?在第2章彼得所宣讲的福音短不短?比我们讲道短多了吧?可是你看在那么短的讲道里边,彼得三次强调了主耶稣基督的死和主耶稣基督的复活,所以耶稣的死与耶稣的复活这就是福音。因为耶稣死了,耶稣也复活了,他就可以使所有归信他的人和他一起死,向着老我死,和主耶稣一同复活。所以,凡是没有把这个核心的重点讲出来的都不是福音,一个不要求人悔改向着自己死的福音就是廉价的福音。
你看彼得宣讲的福音多么奇妙,这么短就三次出现“死与复活”的信息,首先我们来看22节到32节,我们一起读一下好吗?我们也一起来重温一下福音的核心,也求主帮助我们,在我们读的过程中,我们就求主激励我们,让我们用生命活出这个福音的实质,我们每天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那个会犯罪的老我跑哪儿去了?已经与基督同钉在十字架了,这就是福音,这就是福音的大能。好,我们一起读:“以色列人哪,请听我的话:神借着拿撒勒人耶稣在你们中间施行异能、奇事、神迹,将他证明出来,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他既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你们就借着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他复活,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2-24)先读到这儿,这是第一次强调耶稣的死与复活。而“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就是把耶稣基督从死的痛苦中释放出来了的意思,因为主耶稣基督不能够被死拘禁。你看彼得强调了福音的核心吗?他从约珥书中约珥的预言入手,最后高潮落在这儿,他讲道的第一个高潮是不是耶稣的死与复活?
接下来他又引用了诗篇110篇,他说神借着大卫的口预言的是什么?31到32节:“就预先看明这事,讲论基督复活说:他的灵魂不撇在阴间;他的肉身也不见朽坏。这耶稣,神已经叫他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所以,彼得又引用诗篇110篇来论证耶稣的复活早在旧约就预言了,神借着大卫的口已经宣告了,他说他们都是耶稣基督复活的见证人。你看36节他又再一次强调:“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地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彼得短短的讲道就三次重复了主耶稣基督的死与复活,对不对?

当所有到耶路撒冷来过逾越节的犹太人,就是这些众人,当他们听见彼得宣讲的福音的时候,圣经描述他们是什么反应?他们就觉得扎心。如果这个福音传的是:“如果你有疾病没有关系,耶稣能治你的病,你过来信耶稣吧;如果你有生活中的任何问题,你不用担心,耶稣能够解决你的问题,你来信耶稣吧……”如果福音是这样传的,听见的人会觉得扎心吗?不会觉得扎心。而这个福音的核心讲到了死讲到了活,谁会死?罪人都要死,因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是为你死为我死,为我们所有这些罪人死的。所以,我们任何一个罪人面对充满神大能的福音,面对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我们理当觉得扎心,因为我们所有的骄傲自义在十字架面前就要全然脱落,因为我不是什么好人,你也不是什么好人,我们没有好人,神看世界上没有一个义人,都是该死的,都是因着自己的罪要被带向地狱永刑的灭亡的。然而,今天耶稣基督为我死了,为你死了,为我们所有这些愿意悔改归信他的人死在十字架上了,他也为我们复活了,为的就是不要让我们再在罪中活,要让我们活出他复活生命的大能与荣耀。所以,谁面对这样的十字架的福音,真的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要被上帝审判的罪人,谁的心不会感到扎心和痛苦呢?!所以,若是我们听福音的时候,没有感觉到过扎心,从未感受到过自己是一个罪人,要面对神的愤怒,要面对神的审判,要面对永死的可怕,心里边从来没有产生过这样对罪的可怕的痛苦,我们就一定没有明白福音,大家明白吗?
你看早期教会的信徒,他们就明白了福音,于是他们觉得扎心,他们就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们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彼得说什么?“你们各人要悔改,”不要再为自己而活了,要为这一位为你们死而复活的耶稣基督而活,这就是悔改的意思。悔改不是嘴上宣称一下“悔改”,只在嘴上说我愿意悔改,不!悔改指的就是你放弃原来老我那样的生活方式,你要活出崭新的在基督里新造的人这样的生活方式,向着罪死,向着耶稣基督活,这是悔改。看38节到41节:“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神所召来的。」彼得还用许多话作见证,劝勉他们说:「你们当救自己脱离这弯曲的世代。」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

所以,在五旬节这一天,上帝使用彼得“去”,在耶路撒冷传福音,传得大有果效吗?传得大有果效!而这些信主的门徒们,他们在最早期耶路撒冷传福音的圣工中,他们是否也有份于其中呢?所有的门徒们是用什么传福音?你看接下来,当三千人信主之后圣经是怎么描述的?“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徒2:41)他们都怎样?“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徒2:42)他们就谦卑地领受使徒们用真道对他们的栽培和教导,对不对?于是,他们就活出了非常有别于那个世代的其他犹太人的生命。大家看看,他们有什么样的生命?他们“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然后他们还干什么?“他们天天”,不是偶尔,是每天如此,天天干嘛?“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意思就是说无论在哪儿,对吗?只要能聚会的地方他们就在那儿聚会,擘饼守圣餐,然后他们“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就跟我们教会爱宴一样,“赞美神,”于是就怎样?“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2:44-47)
看到信徒们是怎么参与到传福音的圣工了吗?使徒们用真道来喂养信徒的生命,对吧?然后信徒们就用被真道更新了的生命在一起集体敬拜,在一起爱宴,在一起守圣餐,在一起赞美主,在一起祷告,他们就活出了被世人所称赞的生命。犹太人看见他们的生命就知道他们的生命不一样,神就用他们集体的生命见证来为主赢得门徒。所以,早期教会他们在耶路撒冷传福音的时候,大家看到这个策略了吗?谁去公开宣讲福音?“使徒”,是使徒公开宣讲福音。门徒呢?门徒们遵行神的道,用生命活出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生命,他们用这样的生命来见证福音的大能。于是,神就悦纳早期的教会,就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他们。

我们继续往下看,就看到有很多描述彼得去传福音的经文。在第2章我们看到彼得在耶路撒冷传福音,到3章我们看到彼得和约翰又到哪儿去传福音了?到圣殿,在所罗门廊下传福音,当时他们还医治了一个瘸腿四十多年的人,是吧?然后借着这样的神迹,他们引来了众人的关注,于是彼得就在所罗门廊下开始传福音,彼得在第3章传福音的时候,你是不是同样看到了福音的核心福音的重点?彼得没有任何一次传福音不是围绕着耶稣的死与耶稣的复活的,我们再一块儿读一下3章的13节到15节,来,预备开始:
13 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就是我们列祖的神,已经荣耀了他的仆人耶稣;你们却把他交付彼拉多。彼拉多定意要释放他,你们竟在彼拉多面前弃绝了他。14 你们弃绝了那圣洁公义者,反求着释放一个凶手给你们。15 你们杀了那生命的主,神却叫他从死里复活了;我们都是为这事作见证。
大家再次体会到福音的核心是什么了吗?福音的核心就是耶稣基督他按照旧约所预言的被钉死在十字架了,他也照着旧约所预言的复活了。而每一个宣讲福音的使徒都是耶稣基督的死与复活的见证人,而所有的门徒呢?是不是见证人?所有的门徒用什么来见证耶稣的死和复活?在门徒的生命中,用向着自己老我死向着耶稣基督所赐给我们的新生命活这样的方式来见证福音。所以,什么叫传福音大家明白了吗?我们老说传福音传福音,什么叫传福音?传福音就是做耶稣基督的死与复活的见证人。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耶稣的死与复活的见证人,别人怎么看见耶稣的死和复活?借着我们崭新的复活的生命看见耶稣的死与复活,这是我们每一个弟兄姐妹都要有份其中的传福音的工作。而公开地宣讲福音是使徒的责任,你看到仍然是彼得在做这个工作,是不是?

接下去我们就看到,在第4章彼得和约翰不是被关押了一个晚上嘛,大家还记得吗?第二天他们就被带到公会,结果我们就看到彼得又去犹太的公会干嘛去了?他不只是一个无辜受审的罪犯,他到犹太的公会又是去传福音。你看到他传福音传的是什么?同样还是耶稣的死、耶稣的复活,我们再读一下10节到12节,来,预备开始:“你们众人和以色列百姓都当知道,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人得痊愈是因你们所钉十字架、神叫他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他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因为耶稣为我们这些罪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也为我们这些罪人能够活出他复活的生命而在第三天复活了,所以耶稣基督是我们所有人的唯一的拯救,除他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伟人可以拯救人,因为任何一个伟人也是被罪性所玷污的人,他没有办法拯救自己,更没有办法拯救我们。

接着,你看使徒又去哪儿传福音了?到第5章的时候,使徒们又去所罗门廊下用神迹奇事见证福音,结果犹太的宗教领袖特别嫉妒他们,就又把他们抓了,把他们关了。我们上次讲道是不是讲了在第5章逼迫更升级了?因为他们动了杀机,还跟他们动了刑,鞭打了他们,但是使徒们只是无辜的受害者吗?不!他们是大有能力的福音的宣讲者,所以他们被关押在监狱,他们被带到犹太人的公会这个最高的权力机构,都在神的掌管之下,因为神把他们差到各个地方就是让他们去传福音的。在耶路撒冷让他们去传福音,大家看到吗?你看使徒们在第5章在公会的人面前,他们是怎么传福音的?传的什么福音?是不是仍然是耶稣的死与耶稣的复活?5章的30节到32节我们来一块儿读,预备开始:“你们挂在木头上杀害的耶稣,我们祖宗的神已经叫他复活。神且用右手将他高举,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我们为这事作见证;神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也为这事作见证。”使徒们传的福音一样吗?核心是什么?耶稣的死和耶稣的复活。使徒们是耶稣的死与复活的见证人,所以他们公开地宣讲这样的福音。

接下来我们看6到7章,福音开始往哪儿传了?就开始预备要传到耶路撒冷之外了,不仅要使用使徒执事,还要预备使用众门徒了。大家知道司提反被害是在耶路撒冷教会建立多少年之后的事吗?司提反被害是在公元后37年,教会是在公元后33年建立的,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教会建立四年多之后,所以大家明白门徒需要被真道栽培要用生命传扬福音的重要性吗?你想想对当时的犹太人而言,他们都是熟读圣经,他们尚且需要这样扎实地在真道的浇灌下活出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生命,他们先要用生命传福音,然后才能够被主使用,用嘴去传福音。那今天我们是不是更当如此?
大家觉得今天传福音更简单?还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传福音更简单呀?“当时。”对,如果从逼迫的角度来看当时逼迫更大,但是从福音你怎么讲能够让人明白这个角度来看,是当时的挑战比现在的挑战还更小,因为当时的人是懂圣经的。现在你不要说圣经了,就是耶稣这个人,我们现在竟然有很多慕道友都不承认耶稣这个人存在过,所以你想想今天若是公开地宣讲福音,这个挑战和难度得多大?如果我们刚刚信主的弟兄姐妹根本未经装备就去满大街传福音,那真的只能给神的工作造成破坏,不可能带来任何积极的作用的。因为早期教会都没有这样做,早期教会最开始在耶路撒冷都是使徒们在公开地宣讲福音,门徒们都是用生命见证福音。所以大家明白在咱们的教会,为什么我会定目前这样的福音策略吧?我们是大家都参与到福音工作里来,我们是用什么在传福音?用生命,你要活出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生命,然后别人就会感到好奇,于是你怎么传福音?把他邀请到教会里来,让他能够系统地听慕道班的信息,而你自己不要跟别人瞎传,大家明白吗?很多时候你一传,反而分散了慕道班信息的主旨,你还影响他,让他不能够聚焦在这整个课程的信息里边,大家明白吗?所以福音策略必须正确,否则教会就不可能发展,不可能得蒙神的祝福。
你也不要跟人辩论,因为你想想,你辩论把他说服了容易还是你把他带到慕道班容易啊?“带到慕道班。”对啊,所以说现在,我们教会所有的弟兄姐妹,福音工作对大家来说就是用生命来传福音,你活出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生命,然后你就尽量邀请人来咱们的福音预工活动中,比如说现在的父母营学习群,让他们来到咱们的福音慕道班,让他们来到咱们教会,让他可以听讲道,你想这个当然比你把他说服了更简单更容易,对吗?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老去跟别人辩论说服别人,你就活出美好的生命,每时每刻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然后邀请他来,也不要给他传很多别的福音信息,分散他对慕道班信息的专注,因为撒旦会在整个过程中捣乱的,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他不能够聚焦在这个课程的核心内容中,我们就不能一步一步地把他带到使他能够面对耶稣的死与复活的地步,他就不可能相信。大家明白吗?
所以这点我稍微展开一点,我们看到早期教会的美好榜样了吗?不要小看爱宴,大家明白吗?你看他们就是存着欢喜快乐的心,干嘛?用饭,赞美神,众人就喜悦他们,神就把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因为他们在一起彼此相爱,他们还凡物公用,这就表现出他们的爱心,对不对?然后他们在一起这样集体的见证,明显就能够看到主与他们同在,他们是与世人不同的一群人,今天我们是一样的,我们就用这样的方式传福音。可是时候到了,四年过去了,主当然就不仅仅是要用使徒们了,大家明白吗?主也要用执事们,主也要用门徒中间成熟的,所以你就发现6到7章就是一个过渡,福音要从耶路撒冷传到犹太全地,要传到撒玛利亚,这是一个过渡期,所以司提反的死是至关重要的。
那在6章到7章,你觉得司提反在死的时候,他在用什么传福音?他用他不怕死的生命,他用他胜过了对死亡惧怕的生命就大大地传了福音,特别是给保罗传福音了,为保罗将来信主埋下了伏笔。所以,任何一个没有经历到福音大能的人是不可能不怕死的,但司提反面对着逼迫他的人,他不怕死,他从整个以色列的历史教导他们,他从亚伯拉罕开始追溯,一直追溯到他们所生活的此时当下,他责备他们,催逼他们悔改,当那些犹太人怒气填胸义愤填膺拿着石头打司提反的时候,司提反没有任何的惧怕,圣经描述他的面容像什么?“好像天使的面貌”一样,你想想这一幕怎能不在保罗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所以,司提反在用什么传福音?他在用生命传福音。看到了吗?从第1章到第7章为止,圣经都没有记录除使徒之外的任何门徒,甚至是执事他们用嘴向人传福音,大家明白吗?
到了第8章,逼迫就开始在整个耶路撒冷蔓延了,对吧?神就借着逼迫使福音拓展到了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在第9章我们看到了扫罗的信主,这就为福音更广泛地拓展到外邦的疆界做了充分预备。我们也看到彼得周流四方行神迹,我们会看到彼得去到的区域已经进到外邦的地界了,但是他没有进过外邦人的家。因为对彼得而言,对当时的使徒而言,对当时的犹太基督徒而言,他们绝不可能想象神会允许他们进入外邦人的家去传福音的,所以这每一步都是神的带领,你看到福音就要拓展开了。第10章在教会历史上是非常关键的,当然第8章也很关键,第8章是福音传到了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撒玛利亚人要信主,怎么讲呢?撒玛利亚人在犹太人看来是比外邦人还更可恶更肮脏,对犹太人而言,撒玛利亚人是连猪狗都不如的,撒玛利亚的人怎么也能够成为神国度的子民呢?这对当时的以色列人来说他们是很难突破的。
大家能看到每一步都是非常难突破的,但是每一步神都有带领,到了第10章非常关键的就是彼得去罗马的百夫长哥尼流家传福音,他就真的第一次踏进了外邦人的家,把福音传给了外邦人,而这件事情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你在第11章就能够看到,因为很多奉割礼的就是严格持守犹太律法的那些早期的基督徒们,他们就质问彼得:“你怎么能够进外邦人的家?你怎么还能够去到外邦人的家给他们传福音?”所以,在第11章我们会看到彼得直面奉割礼的门徒对外邦人信主的质疑。在第11章我们还看到福音真的拓展到外邦了,因为安提阿教会成立了,门徒们被称为基督徒,就是从安提阿教会开始的,而保罗最后的三次宣教旅程就是被安提阿教会差派的。第12章里面描述了雅各被杀,彼得被关在监狱里奇妙地得蒙天使的拯救,包括希律王因为窃取神的荣耀而毙命,所以在12章我们看到什么?阴间的权柄真的不能够胜过教会,教会必然得胜,因为有神超然的保守,这个就是早期教会去广传福音的第一个阶段1到12章的内容,大家对整个第一阶段的福音工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吗?

在这个福音工作的第一个阶段,上帝使用了哪一个使徒?使用了彼得。所以,我们看使徒行传的1章到12章,我们就没有办法不感慨:圣经太精妙了!圣经太准确了!圣经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应验。还记得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6章18到19节第一次启示了他对教会的计划吗?还记得在那一段经文里边主耶稣怎么给彼得应许的吗?还记得当时我们是怎么解释这段经文的吗?主耶稣说:“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还记得这两个词吗?彼得,希腊语的意思就是磐石,彼得这个名字就是主耶稣给他起的,当然主的意思就是教会要建立在谁这个磐石上?“彼得。”为什么他能成磐石?因为他顺服主,大家明白吗?他凡事按主的心意而行。所以,主就把建教会的权柄赐给彼得了。主说:“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就是不能胜过教会,主还说:“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在使徒行传1到12章,我们看到这些预言的奇妙应验吗?上帝用谁打开了犹太人进天国的大门?是彼得,彼得在五旬节传的福音,对不对?而当福音在第8章传到了撒玛利亚,撒玛利亚很多人信主了,是谁去让他们受圣灵来确信这些撒玛利亚人真的被神接纳成为神国度的子民了?也是彼得,神派了彼得和约翰去撒玛利亚,为那些已经悔改归信耶稣基督的人按手祷告,干嘛?让他们受圣灵。你看到了吗?虽然门徒们去给他们传福音了,但是他们要被接纳成为神国度的子民,神仍然要用彼得这个权柄认可的,大家看到吗?所以,福音传到了犹太全地,传到了撒玛利亚,所有这些犹太人撒玛利亚人,他们进入天国的大门是谁打开的?是彼得用神所赐给他的钥匙打开了天国的大门。
到了第10章,就是重要的教会发展的最重大时刻了,哥尼流全家信主,你看上帝又是用谁打开了外邦人信主的大门?同样用的是彼得。那大家看到福音广传的第一个阶段是怎么展开的了吗?上帝用了彼得,上帝用彼得的过程中也应验了主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16章18到19节亲口宣告的对教会的计划,还有对彼得的预言。大家记得我在讲马太福音16章18到19节的时候,特别讲解了对彼得还有磐石这两个词如何解释的不同意见吗?当时我的结论是说教会最早期就是建立在彼得这个磐石上的,因为彼得就是磐石,但是这个不意味着从此之后所有的教会、所有神的仆人、所有要去到各地建教会的被神差派的使者都必须由彼得授权。
去广传福音的第二个阶段

接下来,在早期教会去广传福音的第二个阶段,我们就特别明显地看到这个特点了。因为13章到28章就是使徒行传的第二个大的部分,是早期教会去广传福音的第二个阶段,而在13章到28章上帝用了谁?用了保罗,保罗是主亲自呼召亲自拣选亲自预备亲自差派的,所以,第9章就特别详细地描述了保罗是怎样从大祭司那里领了文书,在他去大马士革要抓逃到那里的基督徒的时候,主怎么向他显现,他是怎么信了主,他是怎么被主亲自差派,让他做外邦人的使徒,让他去到外邦的世界去广传福音的。所以,保罗得蒙了使徒这样的职分是彼得给他差派的吗?不是,这就让我们看到我们当时对马太福音16章18到19节的解释,大家在使徒行传中是不是就看得更清晰了?所以,主把彼得和保罗放在了同样重要的早期教会福音广传的两个阶段。
而在使徒行传里边,我们会看到上帝特别刻意地塑造保罗。保罗和彼得的身份是同样重要的,从整个使徒行传第1章到第28章,你如果留意里边记录的彼得和保罗所行的神迹,他们的特殊经历,你就会看到它们非常平行,基本上是彼得行了什么神迹,然后就会记录保罗也行了什么神迹。比如说彼得曾经被上帝使用按手使门徒补受圣灵,因为撒玛利亚人信主了,上帝让彼得给他们按手让他们领受圣灵,他们就开始说方言,于是教会就知道撒玛利亚人被神接纳了,上帝接纳撒玛利亚人跟他接纳犹太人没有两样。而到了保罗这儿呢,在19章你会发现上帝也使用保罗为门徒按手,让他们补受圣灵,上帝用保罗给那些门徒按手让他们补受圣灵呢?是给十二个只受了约翰悔改的洗的门徒,所以上帝用保罗给他们按手,让他们要悔改归信耶稣基督,才能够领受圣灵。你看两个一样吗?都同样重要吧?他们都能够行非常的奇事,圣经里边记录有人被彼得的影子照着了,他的病就能够得医治,是不是?同样也记录了有人拿保罗身上的手巾和围裙就能够病得医治。一样吗?一样!他们都有特别神同在所赋予他们的行神迹奇事的大能吗?上帝使用彼得使多加从死里复活,多加是一个女门徒,特别敬虔,是吧?她是个有好名声的女门徒。而上帝也使用保罗,使一个少年人犹推古从死里复活。同样重要吗?“同样。”
他们的职分他们的能力也同样充满从神而来的同在的大能,都是一样的,上帝使用彼得在圣殿美门口医治了一个天生瘸腿的人,对不对?然后上帝也使用保罗在路司得医治了一个生来瘸腿的人。保罗的重要性跟彼得一样吗?一样,彼得曾经被关在监狱里边经历了天使神奇的拯救,天使把他从监狱里拯救出来了,把他从耶路撒冷希律的监狱里拯救出来的。而保罗呢?保罗是在第二次宣教旅程的时候被关在了腓立比监狱里,保罗和西拉半夜在监狱里边赞美神唱赞美诗,然后怎样?门就开了,锁链就脱落了,他也经历了神奇的拯救。在神的眼中,彼得和保罗的工作同样重要吗?神给他们的能力同样大吗?神给他们经历的特殊经历同样多吗?同样的,他们两个都经历过魂游象外在异象中被主带领的过程。你看彼得是在硝皮匠西门的家,神要带领他去外邦人哥尼流家传福音,他看见了异象,保罗在圣殿中也看见了神赐给他的异象。所以,保罗和彼得在早期教会是同等重要的两个伟大的使徒。

我们非常清楚彼得在信主之前的生命状况,是不是?而保罗我们不清楚,保罗的情况不是在福音书中我们能看到的,我们需要把使徒行传里面所记录的保罗的经历,把保罗在他所写的书信里面自我描述的经历归纳在一起,我们才能够特别清楚地知道在第二个福音广传的阶段被上帝大大使用的保罗,他在信主之前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大概归纳了一下,我们从使徒行传22章的28节能够看到保罗他肯定是出身非常显赫的,因为他生来就有罗马的国籍,扫罗是他的罗马名字,保罗是他的希伯来名字。司提反被石头打死的时候,保罗是看着行刑之人的衣服,并且他是喜悦司提反被害的,对吗?从使徒行传21章的39节、22章的3节和腓立比书3章5节这三节经文,我归纳出来以下内容,我们知道扫罗他是生于希腊的文化名城大树,长于耶路撒冷,他是便雅悯支派的以色列人,第八天受割礼,他是法利赛人中的法利赛人,这就是保罗自己的描述。当保罗描述自己是法利赛人中的法利赛人的时候,他强调的不是假冒伪善,大家明白吗?不是所有的法利赛人都是假冒伪善的,他强调的是对律法对旧约圣经是多么地认真研究,是多么地热衷,是多么地严格遵守,是这个意思哈。
我们也从使徒行传26章的4到5节和24节能够看到保罗他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才华出众闻名遐迩的,他的学问之大是无人能及的。我们也知道保罗因为他是在希腊的文化名城大树长大的,所以他是精通希腊哲学精通希腊文化的,他也是著名的拉比伽玛列的得意门生,所以他也是精通犹太律法的。而且伽玛列这个犹太的拉比,他的特点就是他自己本身不仅仅精通犹太的律法,他不仅仅精通旧约圣经,精通所有拉比对旧约圣经的诠释,他自己也是非常精通希腊文化的。可见,保罗就是在两种文化中都游刃有余的,他在两种文化里边都有非常深的造诣。我们从26章的10节看到保罗自己说他当时是多么火热地残害基督徒,公会任何杀基督徒的决定他都出名定案,可见他很可能就是犹太最高权力机构——犹太公会里面的一个成员,对吗?
从使徒行传第9章和腓立比书的3章6节,我们能够看到保罗的什么个性吗?以及他信主之前的品格特点吗?保罗是一个性格软弱的人吗?不是。保罗肯定是一个性格非常刚毅的人,非常坚韧不拔,就是我们父母营所说的“Grit”!我到时候也可以给大家做这样的测试,咱们教会有各种各样的测试,保罗在“Grit”的测试上肯定也是能得满分的,他本身个性就是坚韧不拔的,他以前认为基督徒就是亵渎神的,他就坚韧不拔,就是我什么困难也不怕,你跑到哪儿你也别想成为落网之鱼,我也要把你们抓回来,把你们绳之以法。我们看到保罗的个性特点了吧?而保罗从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层面,他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吗?他是品德高尚的人,你看在腓立比书3章6节,保罗自己这样评述自己,他说:“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而保罗也至少精通四种语言,希伯来语、亚兰语、希腊语和拉丁语。
从旧约到新约,上帝使我们一致看到他要展开他工作的一贯方式了吗?在他要兴起他的工作之前,他首先会预备带领这个工作的领袖,未出母腹就会拣选他,所以不是保罗信主那时刻才得蒙神的拣选的。因为他若是个性软弱的懦弱的,他也不可能一信了主,他就变成了个性刚强的,大家明白吧?所以上帝就是这样长期地训练保罗,让他最适合承担把福音带到一个跨文化的外邦的世界这样的使命,而彼得承担不了这个工作,大家明白吗?神给彼得的预备就是要让他驻守在耶路撒冷的,彼得就是最适合给犹太人传福音的,大家明白吗?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顺服神给我们的设计给我们的使命,这样我们就能够活出我们人生最丰满的价值和意义。好!这个就是保罗。神预备保罗是不是预备得特别好,对吧?你看他要去到犹太城之外的罗马的各种境地里面去传福音,他的罗马国籍就特别对他有帮助;他要去跟跨文化的人传福音,你看保罗在雅典,他要跟雅典著名的两大哲学派别的学者去辩论去传福音,他自己不懂希腊文化,他怎么去传福音呢?你看上帝就把保罗塑造成特别适合去完成福音第二大阶段工作的伟大使徒。

下面,我们看从公元48到49年保罗的第一次宣教旅程。你对应着我给大家做的几个表,我们进入到使徒行传,1章到12章主角不是彼得吗?13章到28章的主角就是谁啦?就是保罗,所以我们看到第13章到14章上帝使用保罗进行了第一次宣教旅程,这个是在48到49年。第一次宣教旅程结束之后,第15章当时外邦教会就面临了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因为在旧约外邦人若想要得蒙神的福分,他们必须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犹太人,他们要严格地持守犹太人的律法,遵守以色列人所有的饮食规矩,他们还要受割礼,否则他们就不能够被神接纳,现在福音已经传到了外邦,那外邦人到底应该如何面对旧约的这些律法规则,特别是行割礼和饮食的规则,到底应该怎样回应呢?当时就形成两派,保守派就认为:“是,外邦人你是可以被主接纳成为神国度的子民,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守旧约的律法了。”这个守旧约的律法不是指精意层面的守,意思就是按照字面守,犹太人不吃猪肉你也不能吃,犹太人各种饮食的条例,洁净的不洁净的你也必须持守,犹太人的各种节期你也必须持守,你要严格按照犹太律法的细则做,并且行割礼,你才能够被神接纳,成为神国度的子民,这是保守派。
那保罗呢?保罗怎么认为?不需要!因为耶稣基督的救恩就足够了,犹太人你可以还守着这些,这是你的文化习俗,但不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必须持守的,外邦人你可以持守你不同的文化习俗,但是我们同样都是要信耶稣基督,要靠着主的恩典,活出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生命,要在精意上在真理的原则上,从旧约到新约,遵守神一切的命令,而不是这些律法的细则。这不是就产生争论了吗?怎么办?就到耶路撒冷开会,这是第一次教会的大公会议,大家明白吗?就是为解决刚才我所说的这个问题。最后,会议的决议是外邦人不需要变成犹太人,不需要像犹太人那样持守他们所有的那些饮食规则,不需要受割礼,只持守那四条就行了。什么四条?禁戒奸淫,禁戒拜偶像的肉,禁戒勒死的牲畜,禁戒吃动物的血。
结果“禁戒吃动物的血”这点是不是在现在的教会中又带来纷争了?现在弟兄姐妹经常争论的是吃火锅时我们还能不能吃鸭血了?大家明白吗?这个都不是当时会议的核心。你要想一下,当时大家都凡物公用,特别在耶路撒冷,然后福音传到外邦,那外邦的教会至少也是一半犹太人一半外邦人,你想想他们要一块儿吃饭的,大家明白吗?所以,这个决议就是对他们具体敬拜的一个具体的指导。就好像今天,假如说咱们的教会也特别蓬勃发展了,假如说上帝给咱们教会的异象是给广大回民地区去传福音(当然没有这异象),结果咱们的教会就变成了一半汉民一半回民,那到底吃不吃猪肉?我们可能就需要规定,比如说咱们教会在各地的聚会,只要是咱们的爱宴,禁止吃猪肉,这是很自然的,大家明白吗?
也不能够吃勒死的牲畜的血,还有不能够吃拜偶像的肉。可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指导信徒的时候说你个人吃没有关系,因为偶像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你集体敬拜,你就要注意,因为有人敏感,大家明白吗?对咱们今天来说,上个月确实有弟兄姐妹就能不能吃鸭血的问题,还产生了一点点的争论,所以我觉得也需要做个规定,咱们就这样规定,咱们个人都不约束,因为你吃什么喝什么,这不能够让你在主面前被看为圣洁。你想想这不是很可笑吗?将来你到了天堂上,说给牛茜一等奖!牛茜上来领奖,为什么?因为她不吃鸭血,然后文君你本来应该得一等奖的,结果就因为你吃鸭血,所以你不能得。这是很可笑的,对不对?神不可能是这样规定的。所以我们就这样,就是说如果是咱们教会集体的聚餐,因为我们有弟兄姐妹会对这个敏感,我们就不再点鸭血了好吗?然后我们自己没有关系,我们就遵从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对能否吃祭偶像的肉那个真理的原则来做,就是说偶像算不得什么,你不会因为你吃偶像的肉了,偶像就附上你了,因为我们的神大过一切的偶像,但是你不要拜偶像,但是如果有人忌讳你吃拜过偶像的肉,你就要因着爱他的缘故约束自己的自由。这就是一切这种有争议的问题在今天的应用,大家说好吗?“好。”
总之,使徒行传15章让我们看到早期的教会在耶路撒冷开了第一次大会,保罗也在公元49年写了加拉太书,去坚固在他第一次宣教旅程的过程中建立的教会。接着就到了16 、17、 18三章,这就到了保罗的第二次宣教旅程,公元50到52年,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保罗写了两卷新约书信,就是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帖撒罗尼迦后书。公元53年到57年,保罗进行了第三次宣教旅程,在第三次宣教旅程期间保罗写了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还有罗马书。之后,公元57年到公元61年,保罗就被捕了,被押往罗马。公元61年到63年,保罗被监禁在罗马监狱里,但他在被监禁期间反而写了四卷新约中最重要的书卷,就是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和腓利门书。
你看,19章到20章是保罗的第三次宣教旅程,是吧?到21章时,保罗就被捕了,在22、 23、 24 、25 、26章,就看到保罗被押送到了凯撒利亚这个过程,然后27到28章是保罗从凯撒利亚被押送到罗马,保罗要向罗马皇帝申诉。然后,保罗在这次申诉中胜诉了,所以公元63年保罗就被释放,他进行了最后一个阶段的宣教旅程,没有记录在使徒行传里面,而在这个过程中,保罗写了提摩太前书,还有提多书。最后,保罗是在65年到66年之间被捕,在66年殉道,在最后被捕期间他写的是提摩太后书。所以,保罗一生写了新约的十三卷书卷,他是极其伟大的使徒,对不对?今天,我们在看早期教会去广传福音的第二个阶段的时候,我们也把整个使徒行传中最概要的东西非常宏观地综览出来了,包括上帝如何使用保罗也在这个部分中被综览出来了。

好,保罗共进行了三次宣教旅程,对吧?我们来看一下,这就是他第一次宣教旅程,公元48到49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边保罗所走过的路线。保罗从安提阿被差派,第一次宣教旅程保罗的同工是巴拿巴,还有写马可福音的约翰·马可。如果我们读使徒行传,你能够感受到马可(约翰·马可)还有巴拿巴都是很有钱的人吗?为什么我们老说马可楼?这个马可楼就是马可的家,是早期教会聚会的地方,五旬节圣灵充满一百二十个门徒的时候,他们就是在马可的家里聚会。而巴拿巴肯定也是非常有钱的人,你还记得使徒行传4章结束的时候特别提到了巴拿巴,说他生在塞浦路斯,然后他也变卖了他的田产,把变卖田产的钱都拿到了教会里来。所以你看,他们都是早期教会奉献自己钱财在神国度中的人,在第一次的宣教旅程中,你如果看13章都是谁在前边?都是巴拿巴和保罗,都是这样的,很明显巴拿巴是领袖,圣经里边是非常注重次序的,大家一定不要忽略几个人同时出现的时候谁的名字摆在前面,那个人就是leader,就是神眼中的领袖,大家明白吗?在第一次宣教旅程,你看到他们到哪儿去传福音吗?他们离开安提阿去到塞浦路斯。我们今天也要这样做的,我觉得现在疫情也给咱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传福音的机会,我们如果想把福音传到外地,往哪个外地传呢?“往自己家”,就是这样,我们要往咱们教会每一个弟兄姐妹的家乡去传。
你看第一次宣教旅程,巴拿巴就带领保罗和约翰·马可到哪儿去了?就到塞浦路斯了,因为巴拿巴是塞浦路斯人,巴拿巴他是那样一个富裕的有钱人,这也意味着他肯定有社会地位,也有社会影响力,他肯定也认识很多人。你要想传福音,当然不可能先到一个两眼一摸黑,谁也不认识你的地方去传福音。如果你那样,一听就知道不符合整个神做工的原则,就比如说我偶尔会听到一个人,咱们国内的一个弟兄或者一个姊妹,普通信徒啊,他(她)就觉得神给他(她)一个异象,让他(她)去哪里?让我想想是去哪儿?对,就是说去说阿拉伯语的回教国家传福音。然后,他(她)自己也不会说那儿的语言,到那儿去任何人不认识,但他(她)就死认定得了异象了,这就完全不符合神带领我们的方式,因为早期教会得异象的也不是普通门徒,得异象的是使徒们啊,大家看到吗?所以你就看到,当我们骄傲的时候,不肯把自己连接在教会中,把教会作为上帝拯救这个世界做福音工作的一个整体来看待的时候,是多么容易进入撒旦的网罗。
你看巴拿巴、保罗这样大有学问的人,这样被神充分预备了的人,当他们开始踏出安提阿教会,要把福音拓展到更广阔的外邦境地的时候,他也不是到一个谁也不认识什么也不知道的地方去传福音,他们坚持去塞浦路斯,对不对?他们先从自己能够熟悉的人开始做起,然后在过程中圣灵会慢慢加他们能力,会慢慢更清晰地带领他们的。你看他们就到了塞浦路斯,先到的是哪儿?撒拉米,他们到撒拉米进哪儿啊?进犹太人的会堂。你会看到他们到任何一个地方,他们都先进犹太人的会堂,犹太人会堂里的人都是已经有信仰基础的人,他们是最可能先归信耶稣基督的人。所以,他们的福音工作是非常有策略的,不是瞎传,不是满街传,见着人就说,不是那样的一个方式,是吧?
之后,他们就到了帕弗,在帕弗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大家记得吗?有一个抵挡主道的巴·耶稣,他抵挡当地的官员就是方伯信耶稣,所以保罗就咒诅他,说让他的眼睛暂时失明,结果这个巴·耶稣立刻就瞎了眼,那方伯看见,简直是惊叹神的大能,他就信了耶稣。所以,他们在塞浦路斯传福音是非常有果效的。他们在全岛传完了福音,就坐船到了别加,然后从别加这儿他们就要到下一站,他们要翻山越岭经过一段非常艰苦的旅程才能到彼西底的安提阿,而就在别加,约翰·马可就脱队了。对约翰·马可这样一个富家子弟来说,这样艰苦的宣教旅程他可能就受不了了,所以他就中途打退堂鼓了,就撤离了,大家理解吧?所以,因着这样的缘故,保罗和巴拿巴在第二次宣教旅程就是不是还可以带着马可产生了争议,因为约翰·马可是巴拿巴的侄子,而巴拿巴很明显跟保罗的恩赐是不一样的,巴拿巴叫劝慰子,就是他特别有辅助人陪伴人的同理心,你看保罗也是他找来的,别人都怕保罗,他以前是一个逼迫教会的人,但是巴拿巴从大数把保罗找来,把他带到安提阿教会,让他参与服事一年多,然后他们几个教师和先知祷告的时候得了神的印证,然后再把他们差派出去,让他们开始第一次的宣教旅程。可见,巴拿巴是一个关怀型的领袖,对吗?所以,很显然上帝使用巴拿巴就是要把保罗引向历史的舞台,让他帮助保罗承担起宣教的使命的。
你看到第二次宣教旅程的时候,保罗和巴拿巴不是就产生了争执吗?很多不理解的人就说保罗没有耐心,保罗怎么苛刻,不是这样的,因为上帝给保罗的宣教使命是非常宏伟的,保罗对同工的选择也是完全按照神的心意选择的,而马可是不够资格再跟保罗一起同工去完成第二次宣教使命了。但是,巴拿巴是一个关怀型的领袖,所以确实巴拿巴是适合来服事马可的,你看上帝什么都安排得非常好,所以这不是纷争,很多时候我们就给它解释成了纷争,这个是错的,所以这个我稍微多解释一点。那在别加马可就脱队了,保罗和巴拿巴就一起继续前行,他们就到了彼西底的安提阿,在那里他们的福音工作也非常得蒙祝福,很多人信主,同时就引来了犹太那些权贵们的嫉妒。所以,几乎保罗到哪儿,哪儿的人群就分成两拨了,一拨人归信耶稣,就热烈地爱他;一拨人恨耶稣,就痛恨他,他们就把保罗和巴拿巴赶出去了。
于是,保罗和巴拿巴就离开了彼西底的安提阿,他们又到以哥念去传福音,在以哥念的福音事工也特别得蒙神的祝福,结果在以哥念,同样也是那些嫉妒他的犹太人挑动犹太众人,最后要拿石头打保罗。保罗和巴拿巴怎样?不怕死吗?就是说你打死我,我也要在这儿传福音吗?是不是这样?“不是的。”他们就逃离了以哥念,到附近的路司得去传福音,结果在路司得也有特别神奇的经历,是吧?我记得保罗在路司得的经历是上帝在我刚刚蒙召做传道人的时候,上帝帮助我突破求人称赞这个罪的时候特别感动我的一段经历。你记得在路司得发生什么事吗?上帝不是使用保罗医治了一个生来瘸腿的人吗?结果当地的人立刻就觉得保罗和巴拿巴是希腊神,对吧?于是,他们就要给保罗和巴拿巴献祭。那你想想你若要得人的称赞,没有什么时刻能比这个时刻你得人称赞得的再大了,别人都把你当神了,都要给你献祭了。而保罗和巴拿巴是什么反应?他们撕裂衣服。咱们经常啥时候撕裂衣服?就是别人不称赞我的时候误解我的时候。而保罗和巴拿巴不,这个时候,当众人给他们这样最高的尊重的时候,他们可太痛苦了,“这怎么行?!我们是人,你们怎么能这样尊崇我们?!我们跟你们是一样的,我们不是神!”他们撕裂衣服,禁止众人,“千万不能够献祭给我们!”你看到神的使徒们生命的特点了吗?
而正在这个时候,发生什么事了?恨保罗的这些人竟然从安提阿从以哥念城追到了路司得,然后挑动众人,就是刚才要献祭给保罗和巴拿巴的,这些众人马上就变了,干嘛?要拿石头打保罗,真的是要把保罗打死,他们以为把保罗打死了,就把保罗拖到城门外。我记得当时我读到这个经文的时候,我流了好多眼泪,我就感到上帝向我说话,就是说如果你想为人意而活,这是多么可怜,因为人是最靠不住的!就是那些刚刚还要把保罗和巴拿巴当神来拜的人,转脸就变了,就拿石头要把保罗打死。“你只有服事我,只有向我忠心,我永远都是最可靠的,最值得信赖的。”我现在也记得当时上帝借着这段经文给我的感动,因为上个星期我们不是展开了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例子吗?所以我也把这点再稍稍展开一下。也求十几年之前就那么感动我的圣灵,他此时仍然在感动我,也同样感动我们教会所有的弟兄姐妹,我们不能够为人而活,我们一定要为主而活,因为主是最不会亏负我们的,主是最可靠的,也是永不会出错的。而当我们真的忠心地为主而活,我们真的没有任何求人称赞的心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的成为神手里边尊贵的器皿,能够按照神的心意去正确地爱每一个我们应该去爱的人,是这样的次序,是吧?
总之,你看在路司得众人用石头几乎把保罗打死了,他们就把保罗拖到城门外。保罗被打死了吗?如果保罗被打死了,就没有后面的旅程了。保罗这次被石头打蒙了,他醒来之后,我以为他接着逃呢,你看不是在以哥念,他们一听说众人起来要逼迫他,他们就赶快逃离了,就到路司得了吗?而保罗在路司得这儿都被石头打晕过去了,都几乎死了,好不容易醒过来,还不赶紧离开路司得吗?但你发现保罗醒来干嘛?接着进城,接着进城传福音,哇!我特别感动,因为在福音工作中没有什么一定之规,随时要跟随圣灵的带领,所以神要让我们保守生命力,保存有限的生命力,离开这个冲突,我们就要离开;如果上帝说你要勇敢,你就是要在这种状况下,还是要在那些拿石头要打死你的人群中去传福音,保罗就回去,还回到路司得去传福音,对不对?所以他们第二天才到特庇,然后在特庇保罗也是被神大大地使用。
而在特庇结束了他们的服事之后,保罗和巴拿巴就原路返回,逐一去坚固他们在各地传福音为主所赢得的门徒。所以,他们又回到路司得,回到以哥念,回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又从彼西底的安提阿回到亚大利,然后坐船返回安提阿教会,向安提阿教会的人去见证神是多么地与他们同在,所到之处是多么蒙神的祝福,他们为主在加拉太地区如何地广传福音,为主赢得了门徒,这是第一次宣教旅程。所以,保罗就在加拉太地区建立了各教会,这就是加拉太书的收信人,大家明白吗?所以使徒行传是我们明白新约书信的基础,因为所有的教会,就是在新约书信部分的那些教会,都是使徒们建立起来的。

接下来,到了公元50年到52年,保罗又进行了第二次的宣教旅程,大家看得见这个地图吗?我给大家这个地图也是为了大家复习用的,这个星期大家就用这个地图把整卷使徒行传自己复习一下,你一个箭头一个箭头地对着这些地点想想,你能回忆起来这地儿发生过什么吗?如果我们这样复习,使徒行传就被我们特别好地吸收消化理解了。
第二次宣教旅程,保罗先从安提阿出发,你看他先去哪里?先去他第一次宣教旅程在加拉太所建立的各个教会,到那里去坚固门徒们的信心。而加拉太地区和基利加地区还有亚西亚地区是不是都挨着的?那你想想保罗按照自己预先定的传福音的计划,他接下来自然到哪里去传福音啊?他要走得更远,到更是文化中心的地点,当然就应该是以弗所。圣经记录说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想去亚西亚传福音,但是圣灵却没有允许,我认为保罗就是要在以弗所建立宣教中心的,因为以弗所就是亚西亚的文化中心政治中心,是亚西亚省的首府。但是上帝没有让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去以弗所传福音,反而带他往前走,也因为不能去亚西亚,是不是就只能往前走啊?往前走是不是就到每西亚这儿了?保罗本来想去往每西亚呢?还是往庇推尼呢?保罗的计划是往哪儿呢?他想往庇推尼,就是上边的地点,看见了吗?北边那一大块儿地区,但是耶稣的灵同样禁止,看到在宣教的过程中上帝是多么与保罗同在吗?在每一个方向上都特别清楚地带领保罗。
就跟我们做任何工作一样,保罗首先会按照神的原则、圣经的原则、真理的原则做非常周密的计划,按照他能作出的判断来做计划,但是如果圣灵有新的带领,保罗随时都会非常顺服地放下他原来的计划,非常顺服于圣灵给他的新带领。那你看下边不能去,上边不能去,就只有一个方向了吧,是不是?所以就是这样,我们在做神的工作的时候,如果上帝堵了两个门,只留有一个门,那就是那个门了,只能往前走。所以保罗就往前走,走到特罗亚的时候,他晚上看见了异象,对吧?神就透过异象引领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的方向。本来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保罗的计划是要在亚西亚传福音的,所以你看到保罗最开始的计划是由近及远慢慢拓展,他在加拉太地区传完福音再往前,很自然就到亚西亚了,那就应该在以弗所,这是合理的,大家看到了吗?所以,我们应该做合理的宣教计划,除非上帝有新的带领,如果上帝真的带领了,你最后回来再评估,你就一定会发现上帝的带领比我们原来认为的那个合理,不是更不合理,而是更合理,因为我们智慧有限没有想到那样精妙的计划。
总之,第二次宣教旅程上帝没有让保罗在亚西亚以弗所这儿宣教,让他离开亚洲,进入到希腊,并且到意大利去传福音。所以,保罗就从特罗亚到了马其顿,他先路过了尼亚坡里,来到了腓立比,腓立比书是多么重要的书卷,保罗在腓立比这儿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福音成果,对吧?保罗在这儿还被关进了监狱,他跟西拉在监狱里边唱诗,经历了神奇妙的拯救,这都是在腓立比发生的。然后,他们再经过暗妃坡里来到帖撒罗尼迦,保罗也在帖撒罗尼迦建立了教会。保罗几乎走到哪儿,哪儿就有骚乱,因为哪里有圣灵的工作,哪里就有撒旦的搅扰和破坏,所以从来不可能在福音真的广传的时候不引起人群分裂的,这是不可能的,今天是同样的。保罗在帖撒罗尼迦这儿传福音,之后他又到了庇哩亚,然后他把提摩太和西拉留在庇哩亚,他就到雅典去传福音,在雅典这儿就看到偶像林立。我三年前讲使徒行传的时候有一篇讲道讲的就是保罗在雅典传福音,然后我们怎样跟保罗学习传福音,大家还可以再听那篇讲道,我就不详细展开了。
所以,我们就看到保罗对福音的负担和他传福音的迫切,他真的是走到哪里,他都不会放弃传福音的机会的。然后,保罗从雅典就来到了哥林多,保罗在哥林多这儿住了一年零六个月。第二次宣教旅程保罗本来计划想要以哪儿为他的福音基地?“以弗所。”但是上帝把第二次宣教旅程的福音基地设在哪儿了?“哥林多。”对,设在了哥林多,结果上帝就让保罗在第二次宣教旅程的时候,他就已经把福音拓展到欧洲了。之后,保罗再从哥林多这儿路过以弗所,也为他第三次宣教旅程在以弗所这儿建立福音基地作了一个预备,是吧?接下来,保罗从以弗所坐船经过罗底,一直回到了凯撒利亚,然后去耶路撒冷,再从耶路撒冷回到叙利亚的安提阿的教会,这就是保罗的第二次宣教旅程,从公元50年到公元52年,两年多的时间。
接下来,我们在第三个地图这儿可以看见保罗的第三次宣教旅程,看到保罗第三次从安提拉出发,跟第二次宣教旅程一样,他首先去哪里呀?去第一次宣教旅程已经建立的教会,他在第二次宣教旅程的过程中也去兼顾那些教会,是不是第二次宣教旅程就兼顾了第一次宣教旅程的地点了?接着他往前走,在第三次宣教旅程的时候,上帝就让他把福音基地建立在以弗所了,所以保罗把以弗所作为他第三次宣教旅程的基地,使福音广传到了亚西亚的各个地区,圣经描述说传遍了那个地区,那个地区的福音极其蓬勃极其兴旺。那你看到这个地点的重要了吗?因为它正好就是保罗第一次宣教旅程建立教会的地区和第二次宣教旅程新建教会的地区的中间地点,所以保罗在来的路上可以兼顾第一次宣教旅程所建的教会,他回程的时候上帝就让他可以继续来坚固在第二次宣教旅程建立起来的教会,正好第三次宣教旅程的地点是中间点,你觉得是不是比一点儿一点儿越来越远地传福音还更好呢?所以,上帝的计划永远是最好的,时间关系我就不详细展开了,好吗?使徒行传19章、20章和21章的前半部分是第三次宣教旅程,我们自己复习的时候,可以对照着这两章多的经文和这个地图再看保罗的第三次宣教旅程。
总之,上帝使用保罗从公元49年到57年把福音拓展到了地中海的北岸、东岸、小亚西亚地区、希腊还有意大利,福音就广传到了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保罗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把福音广传到了欧亚大陆,你说上帝是不是非常伟大和奇妙?福音的工作是不是令人感到非常兴奋?而保罗在结束了第三次宣教旅程的时候,圣灵就极大地感动他必须要回到耶路撒冷,向耶路撒冷的使徒们分享他被神使用把福音广传到外邦的得胜的喜讯,而保罗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他这一次到耶路撒冷就会有捆锁有牢狱之灾等着他,那些爱保罗的门徒们也都竭尽所能地拉着保罗劝保罗,让保罗不要再去耶路撒冷,因为会有捆锁等着保罗,但保罗是怎么回答的?保罗在结束了第三次宣教旅程的时候,他一定要回耶路撒冷,在21章13节他的话是特别感人的,我们看到保罗是何等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生命完全奉献给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所以我也求主用保罗的话来感动我们每一个弟兄姐妹,我们若是都像保罗一样,我们不再为我们自己而活,我们把我们的生命全然奉献给我们的主,你想我们的教会也会被主多么大大地使用。
我们一块儿读一下21章的13节,来,预备开始:“保罗说:「你们为什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求主帮助我们,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如果说上帝真的为着他的工作的缘故让我们死,我们愿意吗?现在想一想,愿意不愿意?“愿意。”应该是愿意的,因为保罗在书信中也告诉我们说,若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思,他甚愿离开这个世界与主同在,因为与主同在是好得无比的。我们若是真的明白我们已经归信了那一位为我们死而复活的耶稣基督,我们已经出死入生了,死亡就再也不能够恐吓我们,这个世界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拦阻我们,让我们为主全然摆上自己的生命,让我们同心合意从心合一地来为大使命献上自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拦阻我们。

那保罗被抓了之后,福音是不是就被限制了?不!因为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捕,这是福音工作的下一个阶段神所特意的安排。所以,对每一个已经把我们的生命奉献给主的弟兄姐妹而言,我们生活中没有任何意外,因为我们在任何的处境中,我们只需要像保罗这样只有一个心志,就是为主而活,想想在这样的处境中我怎么做能够更好地完成大使命,神就会在各种处境中使用我们。所以,当保罗在21章在耶路撒冷被捕,接着从22章一直到28章,你就会发现上帝差派他到各种他若不被捕他就没有办法被主使用的地方传福音,就没有办法使福音传向那些人,那他就被捕吧,大家明白吗?你看,当保罗在耶路撒冷圣殿被捕被抓的时候,保罗公开来见证他是怎么信主的,他就公开传福音,福音就传给谁了?所有的犹太百姓。接着23章,他被带到犹太的公会,保罗就被神使用把福音传给犹太公会的人。接着24章,他被押到了凯撒利亚,保罗就被神使用把福音带给了巡抚菲力斯。然后25章菲力斯下台了,又有一个新的犹太巡抚非斯都接任,所以保罗就被神使用把福音传给了新任的巡抚非斯都。到26章,保罗又被神使用,把福音传给了亚基帕王。然后27章,保罗就从该撒利亚被押到罗马,结果沿途在海上遇到了风暴,上帝就把保罗放在了船上,让他把福音传给了整船的人。然后在28章,他还把福音带到了马耳他岛,对吗?最后,保罗终于被押送到了罗马,他要向罗马皇帝上诉,在上诉的过程中谁听他上诉,谁就听见福音。
所以,上帝就使用保罗把福音传给罗马还有犹太上层的这些官长们、君王们和首领们,如果保罗不被捕,这些上层人物就没有这样有效地听到福音的方式。你看整卷使徒行传就结束在了28章的30到31节,保罗被软禁在了罗马,他是囚犯,可是神竟然掌管整个处境,这样一个囚犯,他想向谁传福音就能向谁传福音。保罗人被囚禁,人被软禁,可是神的福音却不能够被囚禁,因为阴间的权柄没有办法胜过教会,神福音的工作必要拓展,神使万民作主门徒的伟大圣工必定会以胜利告终!这个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激励!你看保罗在罗马做什么呢?28章的30到31节,整卷使徒行传就结束在这两节经文,我们一块儿读一下,好吗?来,预备开始:“保罗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凡来见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胆传讲神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
所以,大家看到在早期教会“去”广传福音的两大阶段了吗?第一个大的阶段就是1到12章,神使用的是使徒彼得;在第二个大的阶段,就是13章到28章,神使用的是使徒保罗。
主拓展早期教会的疆界显明与教会同在

而在早期教会“去”广传福音中,我们看到神与他们同在,对不对?那神与他们同在带来的一个祝福是什么呢?就是主拓展早期教会的疆界,以拓展他们疆界的方式来显明他与教会同在。今天是一样的,如果一个教会说它是得蒙神祝福的,结果十年过去了,一个信徒都没增加,没有任何一个新的慕道友信主,那就显明神不跟他们同在,大家明白吗?所以神祝福的标志就是让一个教会生养众多,把得救的人数不断地加添给他们;所以早期教会在他们“去”广传福音的过程中,虽然遇到撒旦各种穷凶极恶的逼迫、拦阻和各种诡计,然而阴间的权柄不能够胜过教会,路加自始至终不停地向我们报告着教会得胜的好消息。
我们也来读一下路加从使徒行传2章一直到28章不断给我们报告的教会在福音工作中得胜的这些好消息,让我们也得到激励,好吗?因为我们若效法早期教会,神怎样祝福了早期教会,他也会同样地祝福我们教会。所以,我们一起带着祷告祈求的心来读这些经文,在读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向上帝发出这样的祷告:“主啊,求您祝福我们,让我们教会也天天有得救的人数被您加添进来!求您使用我们,求您让您伟大的使万民作您的门徒的工作能够在我们教会中成就,让我们成为被您使用的器皿。”
好,我们一起读一下,你看2章的41到42节怎么说?“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 2章46到47节:“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 “神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徒6:7)“那时,犹太、加利利、撒玛利亚各处的教会都得平安,被建立;凡事敬畏主,蒙圣灵的安慰,人数就增多了。”(徒9:31)“神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巴拿巴和扫罗办完了他们供给的事,就从耶路撒冷回来,带着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徒12:24-25)“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徒16:5)“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就是这样。”(徒19:20) “保罗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凡来见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胆传讲神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徒28:30-31)
所以,早期教会是多么地蒙神祝福,他们在“去”广传福音的过程中是多么经历神的同在,神是多么丰沛地用他的恩典浇灌早期教会,使它的疆界不断地被主所拓展所扩充。
早期教会因寻求神而突破各种自身限制

我们如果综览整个早期教会的发展过程的时候,你有没有感觉到他们若是想要使福音广传,他们是需要突破很多自身限制的,对不对?而早期教会他们是怎么突破自身限制的?因为他们非常认真地寻求神,也非常认真地去顺服神,所以他们各种自身的限制就在神的带领中突破出去了。今天,对于我们也是一样的,我们在做神的工作的过程中,因为神的工作远超我们所思所想,我们有限的人若不是全然地寻求神的心意,绝对地顺服神,我们这些有限的渺小的人,我们对神有限的认识,我们自己的偏见,我们自己的文化都会极大地限制神的工作的展开。所以,求主帮助我们,我也带大家综览一下这个部分。
在我准备这一部分讲道的过程中,圣灵也是特别大地感动我的。感动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让我看到彼得是那样的有限,他靠着自己根本就不能够想象得到神的工作会以我们刚才在使徒行传1到12章综览的这种方式展开的,每一步彼得都想不到的。他有太多的限制了,他对旧约圣经的理解,他身为犹太人的那种文化偏见,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局限,这些都绝对不可能让他踏进哥尼流的家,这是不可能想象出来的。所以上帝借着彼得这个经历给我的第一个感动就是:我记得当上帝呼召我也差派我回来建立咱们教会的时候,我是非常忐忑的,因为我非常害怕带错了,大家明白吗?但是上帝借着我再次回到使徒行传中神带领彼得的这个过程,上帝多次感动我泪流满面,因为我们的教会是上帝的教会,上帝当年怎样清晰地每一步都带领了彼得带领了保罗,他今天同样会清晰地带领我。所以,这不是因着我有什么智慧有什么才干,我再没有智慧再没有才干,我有再多的限制都没有关系。只要我全然向主忠心,敏感于圣灵的带领,坚决地像保罗像彼得一样,没有任何个人的想法想要掺杂在神的工作中,我就必然能够清晰地听清楚神的带领,以使我们的教会在每一步去广传福音的工作中都行在神的心意中,并且是稳稳地行在神的心意中,因为神的工作神必然负责。
所以,感动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对神必带领我们教会的确信;一个就是被保罗和彼得的生命所激励,使我在主的面前再次向主献上这样迫切的祷告和祈求:“愿我没有任何个人的想法,愿我自己的生命完全成为上帝旨意所流淌的器皿。”如此,我们的教会就必然成为被神大大祝福的教会,当然在过去的这几年,上帝已经大大地祝福了我们的教会,但是他会更大地祝福我们。如果我们教会的每一个弟兄姐妹,我们都在主的面前有这样的心志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任何个人的想法想要去追求,没有什么个人的理想想要去实现,我们人生唯一的追求就是愿我们可以成为被主使用使万民作主门徒的器皿,愿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成为流淌主旨意的器皿,神必然会更大地祝福我们的教会。你说你的生命流淌主的旨意,让主的旨意在你生命中成就,还是你所有的理想你自己觉得很伟大和恢弘的理想得以实现,你觉得哪一个人生更有价值?当然是主的旨意透过我们的生命实现出来这样的人生最有价值。所以,我也祈求圣灵感动我们每个弟兄姐妹,激励我们每个弟兄姐妹,让我们来完全向主献上自己,效法彼得效法保罗,好吗?
那我们就看看当时的彼得受到什么限制?他是犹太人,在犹太人里,从来没有什么观念“去”传福音的,犹太的拉比从来都是坐在会堂里的。上帝给以色列人设立了耶路撒冷作为他们的首都,作为敬拜的中心,外邦人若想要认识耶和华,他们要千里迢迢地来耶路撒冷朝拜的,“我怎么可能跑你那儿去给你传福音!?”这本身就是一个彻底的观念的颠覆,大家明白吗?如果彼得不恒心地小心地持之以恒地寻求神的带领,寻求神的心意,并且坚决地顺服神,这一点他都不可能突破的,对不对?福音的范围是什么?是万民,而在犹太人的观念里,福音是给谁的?是给犹太人的。所以,万民若想成为神国度的子民,你得怎样?你首先得变成犹太人吧?而且,犹太人从来也不可能进外邦人的家的,他们也不可能进撒玛利亚人的土地的,耶稣当年也是这样,记得吧?都绕过撒玛利亚人,所以耶稣也是完全按照他是犹太人这样的身份来到这个世界,先把福音传给犹太人,然后再传给外邦人,是吧?当然,耶稣在世的时候已经用他生命的榜样要带着门徒们突破了,因为他在撒玛利亚的时候,他跟撒玛利亚妇人谈永生,这个对当时的门徒来说太诧异了,首先他跟女的说话就很令人吃惊,还跟一个撒玛利亚妇女说话,这个简直是太让人不理解了。你看到了吗?主已经在他在世教导门徒的三年中慢慢帮助他们,让他们将来可以突破。所以,我相信彼得后来他都会想起这些来的,“哦,我们的主耶稣他还到撒玛利亚,他还跟撒玛利亚的妇人谈永生。”这些都是神预备的工作,大家明白吗?都是没有神的恩典彼得不可能做到的。
好,你想一想,如果你是早期的门徒,使徒行传2章43到47节描述早期教会的集体敬拜,他们在一起集体生活,凡物公用;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天天在家里在圣殿掰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就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添给早期的教会。你觉得你喜乐吗?“喜乐。”虽然主说福音要从耶路撒冷传到犹太全地,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但是啥时候去呀?对不对?你觉得如果没有上帝主动的引领,使徒们能明白要去撒玛利亚传福音,要到犹太全地传福音吗?不可能。他们在这儿非常好,非常蒙神祝福,耶路撒冷这儿本身就是敬拜中心,每年至少有三大节期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来,那他们就可能听见了福音就信主,我干嘛要去别的地方传福音呢?你想想这是不是特别难突破的?
但是,你觉得使徒们在耶路撒冷传福音的时候,他们都迫切地祷告求神引领他们传福音的方向和策略吗?“会的”,一定的!因为你看到早期教会他们总是恒切祷告,当然圣经没有记述他们恒切祷告什么,除了个别之处让我们看见他们在祷告什么之外,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知道他们在祷告什么。那当然最重要的,特别是对使徒们来说,或者更严格地说是对彼得来说,他最重要的祷告当然就是寻求神对福音工作带领的方向,对不对?所以,当到了第8章大逼迫来临的时候,彼得就明白了这个就是福音要开始向犹太全地撒玛利亚拓展的时刻了。所以,他们是有策略的,大家不要以为是逼迫一来临,门徒们就闻风丧胆,到处逃跑。如果他们是因为惧怕逃跑,你想想逃跑到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的人,还哪有心思敢传福音了?他们肯定就藏起来了,对吗?所以很明显,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策略性的福音工作的拓展,使徒们没有离开耶路撒冷,使徒们还在耶路撒冷的教会驻守,这就是福音的基地了。而我相信也不是所有的门徒都四散了,当时肯定是有彼得给教会的一个指导性带领的。
比如说,我看文君现在生命也成熟了,能够承担起去到撒玛利亚犹太全地传福音的工作,我就会鼓励文君,让文君逃离逼迫,不要在耶路撒冷这儿徒然牺牲自己,然后离开耶路撒冷去犹太全地撒玛利亚,也把福音带到你所到的各地。你看到这样的一个门徒四散,福音工作是不是就展开了?这绝对是有计划有策略地做的,大家明白吗?不是逼迫一来临,大家不知所措,惊慌失措,四散而逃,那就没有办法展开福音工作,福音也不可能兴旺。如果一个人在惧怕中,他就不在神的祝福中,所以大家看到吗?一个危机的环境,甚至是逼迫的环境,也无非是神带领他的教会让他的教会更明白神的心意的一个方式而已。
弟兄姐妹们,当你看到这些早期教会的历史的时候,你会感到特别受鼓励吗?特别受鼓励。所以,我们不用纠结于什么处境,比如说在中国,现在我们在中国有特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宗教环境,你不用跟这个抗争,大家明白吗?因为这就是神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带领我们去完成使万民作主门徒的工作,让我们明白以什么方式进行是合他心意的,是显明他心意的一种方式。比如说为什么咱们教会一开始,我给咱们教会的异象就是分散式的,每一个聚会的地方不超过五十人,为什么?这就是依据咱们中国的现状而定出来的福音策略。所以整个处境就是神显明他的心意带领他的使徒制定出符合神的福音策略的方式,所以对教会而言没有任何是意外的,都是神心意的彰显。彼得得胜了吗?得胜了,效果非常好,彼得没有浪费这次大逼迫,他非常成功地引导教会按照神的心意正确回应了这次全教会层面的大逼迫,而使福音传到了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

接下来,你发现上帝就继续引导彼得,虽然耶路撒冷是他的福音基地,但是彼得也开始周游四方,在9章中你会看到这样的描述,他周游四方的时候他去的地点就已经进入到了外邦人的地域,虽然他没有进入到外邦人的家,可是他住在谁的家?一个犹太人的家,他住在硝皮匠西门的家里,神已经给他做了预备,他已经有突破了,因为硝皮匠是制造皮革的工匠,当时又没有什么化学药水,做皮革首先你要给动物的死尸扒皮,这个在犹太律法上就是不洁净的吧?然后硝皮匠怎么处理这些皮毛呢?我看了一些百科全书,上面说都是要用尿和粪来把皮革上的毛给弄掉的,这是很肮脏的,所以犹太人是最轻看硝皮匠的,没有任何一个体面的犹太人会接受一个硝皮匠的款待。那你看到神给彼得的带领了吗?你看,他在生活层面上已经有了突破,因为他进到了外邦人的地界,他住的这家虽然是犹太人,但是他却是硝皮匠。在文化上其实已经是被像他这样的犹太人所看不起,本来彼得不可能进他的家的,但是他住在他的家里,神预备他。而到了第10章,神就奇妙地用多方的印证引领把彼得带进了外邦人哥尼流的家里,让彼得给哥尼流家里的人传福音,这件事是多么重大!当然我们在11章看到因为彼得进外邦人的家,他必须答复犹太信徒对他的质问,我们就能够看出这是多么的非同寻常。
而上帝在我重读第10章的过程中特别大地感动我,所以我也把第10章稍微展开一点,我们来看一看上帝是怎么带领彼得突破的,好吗?首先,上帝非常盼望能够带领彼得,上帝随时在带领着彼得,上帝要求彼得的是什么?就是要认真地寻求并且顺服。你觉得彼得寻求吗?“寻求。”彼得顺服吗?“顺服。”你会发现他得蒙神的带领最关键的是他在默想他在祷告,是不是?所以你就看到这个关系。你想彼得绝不可能依据他对旧约圣经的理解,他能够知道自己可以进外邦人的家去传福音,那你觉得上帝为什么不直接给他一个异象呢?比如说,彼得在祷告的时候,在异象中,上帝就亲自跟彼得说:“彼得,起来,到凯撒利亚百夫长哥尼流家里边去给他传福音。”为什么上帝不用这样的方式来带领彼得呢?这特别奇妙,因为单是这样的一个异象,你分不出来它是出于神还是出于撒旦,彼得也可以说:“撒旦,退我后边去,因为我从来没有进外邦人的家,因为旧约圣经要求我们不可以进入到外邦人的家里。”对不对?
所以我就感到神是太奇妙了!因为我也回想到了起初神呼召我做传道人的那个呼召,当然我听到了神的声音:“我不是让你奉献你的钱,我是让你奉献你自己。”可是上帝为什么不是在我一个人祷告的时候这么跟我说呢?因为我不能分辨。如果只有这一个声音,你不能够分辨它是出于神还是出于魔鬼,大家明白吗?所以你自己只是有一个异象,这是多么的危险!因为上帝从来都是用很多见证共同来带领你进入到他要让你明白的他的心意里边去的。我记得当年神呼召我的过程,我跟大家分享过,是吧?你看有圣灵在前一天一整个晚上在我心里做的工作,让我把支票写下来,把我一切奉献给神,接着第二天借着唐崇荣牧师说:“今天不收支票,只收现金。”你看神就用了唐崇荣牧师,不光是神给我一个人的异象,大家明白吗?于是有一个声音说:“我不是让你奉献你的钱,我是让你奉献你自己。”接着,唐崇荣牧师说:“我们来唱一首赞美诗《今我奉献歌》”,这就跟我的感动完全合在一起了。而我在唱赞美诗的过程中,圣灵就极大地感动我……我之前在好几次布道会中,我都起来奉献过自己,后来我都后悔了,也有牧师呼召:“你们谁愿意奉献自己做传道人?”我就使劲挣扎:“我要不要奉献呢?我要不要奉献呢?”最后,挣扎了半天,我好像都起来回应了。但是那一次,我真是一点点挣扎都没有,圣灵的感动是那样大,以至于我立刻就起来,真的是泪流满面地说:“我要奉献我自己!”而通常所有的培灵会都是先讲道最后呼召,但在那一次培灵会上,唐崇荣牧师没有讲道直接就呼召了。因为当时圣灵感动我,已经让我站起来了,所以,当唐崇荣牧师说:“你们中间谁有圣灵感动你们,让你们要奉献自己做传道人的,你们就走到台前来。”我就没有任何犹豫地走到台前了。
大家看到了吗?这种重大时刻的呼召一定都是有很多个侧面的共同印证的,我们才能够确定地知道这是神的呼召。所以,在我服事的过程中,特别是我是姊妹,我要做传道人,我还要牧养教会,这个是会遇到特别多挑战的,在每一个最困难的时刻神都感动我,让我再回到起初他呼召我的那个时刻。要是我只是自个儿听见了一个声音呢?你觉得会怎样?我就会怀疑:“我是不是听错了?我不会听错了吧?即便我没听错,那是不是撒旦啊?撒旦是不是就不想让我好好做我那么被神祝福的工作,他就想拆毁我……”对不对?我就没有办法确定地知道这是从神而来的呼召。所以,当我看上帝是怎样地引领彼得,让他能够明白他靠着自己根本不能明白的去到哥尼流家里传福音这件事,在我读这段经文的时候,上帝也让我再次回忆起当时他呼召我作传道人的情景,让我回想过去,让我眺望未来,让我充满了信心,神绝不会给我们带错了路的。因为神是伟大全能掌管天地万有的神,我们这样愿意顺服他,他怎么可能不让我们知道他想让我们做什么呢?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家看,上帝没有光给彼得一个异象,因为光是一个异象说明不了什么,上帝用了谁?上帝使用了哥尼流。你看彼得这一段经历,经文首先向我们介绍的是哥尼流,那我们就来读这段经文,开始我本来想要自己讲述这个故事的,我认为我也很有讲故事的恩赐,但是我发现我还是没有路加讲的更清晰更简洁更生动,因为路加是特别有文学水准的,所以我们就来读他非常详细生动描述的第10章,彼得得蒙神引领的过程我们就清楚了。我们一块儿来读,好吗?1节到8节,预备开始:
1在凯撒利亚有一个人,名叫哥尼流,是「意大利营」的百夫长。2他是个虔诚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周济百姓,常常祷告神。3有一天,约在申初,他在异象中明明看见神的一个使者进去,到他那里,说:「哥尼流。」4哥尼流定睛看他,惊怕说:「主啊,什么事呢?」天使说:「你的祷告和你的周济达到神面前,已蒙记念了。5现在你当打发人往约帕去,请那称呼彼得的西门来。6他住在海边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房子在海边上。」7向他说话的天使去后,哥尼流叫了两个家人和常伺候他的一个虔诚兵来,8把这事都述说给他们听,就打发他们往约帕去。
你看到哥尼流是一个特别敬虔的外邦人吗?当他从异象中得蒙上帝借着天使给他的这个指导之后,他没有二话,立刻就叫个家人和常伺候他的一个虔诚兵来,给他们描述了上帝给他的命令,打发他们去约帕硝皮匠西门的家里,让彼得来哥尼流家里。

你看9节到10节,“第二天,他们行路将近那城。”他们快到那城的时候,彼得在干什么?“彼得约在午正,上房顶去祷告,觉得饿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预备饭的时候,彼得魂游象外。”你看路加描述得多生动和详细啊!彼得见了异象,神首先用异象引领他,11到13节,他“看见天开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块大布,系着四角,缒在地上,里面有地上各样四足的走兽和昆虫,并天上的飞鸟;又有声音向他说:「彼得,起来,宰了吃!」”彼得立刻说行吗?不行!为什么?因为这些走兽飞鸟昆虫有洁净的有不洁净的,什么都在这里边呢。你看14节到16节:“彼得却说:「主啊,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洁净的物,我从来没有吃过。」第二次有声音向他说:「 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这样一连三次,那物随即收回天上去了。 ”所以,上帝在异象中让彼得看见了包括各种洁净不洁净的走兽飞鸟和昆虫,都在大布中被缒下来,神在异象中让彼得宰了吃,彼得不敢,神说什么?“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彼得当时能明白这话啥意思吗?不能明白,他很诧异,所以上帝跟他说了三次,这话说了三次,然后这个大布才收回天上去。
你看上帝多么奇妙!正在这时,看到了吗?就好像当年我听到上帝对我说:“我不是让你奉献你的钱,我是让你奉献你自己。”正在这时,我就听到唐崇荣牧师说“让我们来唱一首赞美诗《今我奉献歌》”,大家明白吗?彼得正在想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呢?结果呢,哥尼流派来的三个人就到他们家了。你看17到20节:“彼得心里正在猜疑之间,不知所看见的异象是什么意思。哥尼流所差来的人已经访问到西门的家,站在门外,喊着问:「有称呼彼得的西门住在这里没有?」彼得还思想那异象的时候,圣灵向他说:「有三个人来找你。起来,下去,和他们同往,不要疑惑,因为是我差他们来的。」”所以,神不光使用异象来引导彼得,神还用圣灵直接向彼得说话,让彼得去接近这三个外邦人。“于是彼得下去见那些人,说:「我就是你们所找的人。你们来是为什么缘故?」他们说:「百夫长哥尼流是个义人,敬畏神,为犹太通国所称赞。他蒙一位圣天使所指示,叫他请你到他家里去,听你的话。」”(徒10:21-22)彼得怎么反应?“彼得就请他们进去,住了一宿。”(徒10:23a)
所以,当上帝开始给彼得看异象,彼得清楚是什么意思吗?不清楚。当圣灵亲自跟彼得说让他去接近这些人,而这些人向彼得表明他们是外邦人百夫长哥尼流所派来的,是上帝让哥尼流派他们来请彼得到哥尼流的家里。你觉得当这好几个异象和圣灵的话,还有神借着哥尼流所派来的这些使者的话,这三方面的信息都集中在彼得这儿的时候,彼得会清楚吗?不是说彼得就绝对清楚外邦人能信主了,但彼得至少清楚他可以进外邦人家,是吧?因为上帝已经把哥尼流洁净了,虽然他是外邦人,那彼得也可以去。

结果呢?彼得“次日起身和他们同去,还有约帕的几个弟兄同着他去,又次日,他们进入凯撒利亚,哥尼流已经请了他的亲属、密友等候他们。”(徒10:23b-24)因为他们要听福音,“彼得一进去,哥尼流就迎接他,俯伏在他脚前拜他。”(徒10:25)我们看到哥尼流特别敬畏神,他因为敬畏神,所以他也非常敬畏神的使徒彼得。那彼得是什么反应呢?26到29节:“彼得却拉他,说:「你起来,我也是人。」彼得和他说着话进去,见有好些人在那里聚集,就对他们说:「你们知道,犹太人和别国的人亲近来往本是不合例的,但神已经指示我,无论什么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洁净的。所以我被请的时候,就不推辞而来。」”看到彼得明白了吗?彼得现在明白的层面在哪儿?就是说神洁净了外邦人,他本来不能够进外邦人的家,不能够跟外邦人一起吃饭,现在,既然神洁净了外邦人,所以他就不要把外邦人看为不洁净的了,所以你们请我来,我就来了。仅到此为止,他还没有明白神接纳外邦人成为神国度的子民会跟接纳犹太人一样。你看接下来,哥尼流就跟彼得详细地讲解了他前四天得蒙神在异象中对他的指示:
30哥尼流说:「前四天,这个时候,我在家中守着申初的祷告,忽然有一个人穿着光明的衣裳,站在我面前,31说:『哥尼流,你的祷告已蒙垂听,你的周济达到神面前已蒙记念了。32你当打发人往约帕去,请那称呼彼得的西门来,他住在海边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33所以我立时打发人去请你。你来了很好;现今我们都在 神面前,要听主所吩咐你的一切话。」
所以看到吗?彼得并不知道他到那儿干什么,去了之后,哥尼流就让他给他们传福音,我们相信圣灵会感动彼得传福音吗?“会。”于是,你看到10章34到43节就描述彼得怎样在哥尼流家里面传福音。而上帝在彼得向哥尼流全家和他所有的亲属传福音的过程中,在10章的44到48节就描述神就赐下了圣灵给所有这些外邦人,那肯定是一个大家可以看见的外在的记号,彼得说:“哇!神赐圣灵给他们,就像在五旬节赐给我们一样。”他们也在说方言,而这个时候彼得才明白:“喔,原来福音是要传给外邦人的,外邦人单单因着信耶稣基督就可以跟犹太人一样得蒙神的拯救,可以做神国度的子民,可以成为神的后嗣!”彼得终于明白了,大家明白吗?你看这一切都是神奇妙的带领,而彼得是如何能够不错失神的带领呢?因为他对主非常忠心,而且他也非常认真地寻求神的带领,你看他都饿了他也没有想着赶紧去吃饭,他在祷告,在寻求神的带领,神就这样真实地带领他。
所以,求主也帮助我们教会的弟兄姐妹,好吗?对我而言,我肯定时刻寻求主对我们的带领,也会用神赐下的带领来带领教会,那也求主帮助我们所有的弟兄姐妹对上帝有信心,因而对我们的教会充满信心,对神使用我带领教会充满信心,不是对我的信心,而是对上帝的信心。大家理解吗?
要“去”传福音——在“去”广传福音中经历主的同在

好的,这就是我们对早期教会去广传福音,并在广传福音的过程中经历主的同在的一个综览。今天,对我们的教会而言,我们就是要应用,对吧?那我们怎么应用?就是效法早期教会。所以,我们要去传福音,并且在去广传福音中经历主的同在。当我们综览了早期教会他们是如何去广传福音,并且在去广传福音的过程中神是怎么带领他们的使徒行传全书的综览之后,我想问大家,大家更能够明白我给咱们教会制定的福音策略是符合圣经的了吗?是有效的传福音方式吗?大家看到我们在整个使万民作门徒的五个步骤了吗?还有三方面的平衡,彼此相爱、传福音和用真道建造生命三方面要平衡。那对我们每个弟兄姐妹而言,去广传福音就意味着去做福音的预工,所以我们的策略是要用被主更新的生命影响生命,用植堂的方式拓展神的国度。你觉得这符合早期教会他们去广传福音的方式和策略吗?“符合。”那我们就继续这样坚守,好吗?

你会发现早期教会他们的福音策略就是由近及远地去传福音的,他们也是使徒们宣讲福音,而信徒们是用被主更新的彰显了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生命来传福音的,今天咱们的教会也要持守这个原则。今天在咱们中国文化里要把福音讲清楚,这是更难的,那谁要承担这个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慕道班的课程当然我要设计。随着我们每个弟兄姐妹的生命慢慢成熟,也会有弟兄姐妹可以来讲慕道班的课程,如果你现在没有被差派讲慕道班的课程,那你要做什么工作?就是由近及远地传福音,就是用生命影响周围的生命,你生命每时每刻都要与基督同死同复活,这样你就影响到了离你最近的人,是谁?你妈、你爸、你儿子、你女儿、你丈夫、你老婆、你同事、你朋友就被影响了,然后影响你工作中比如说合作伙伴……你的生命越成熟,你影响的范围就会越广。我们影响人也就是说邀请人来我们的福音慕道班,尽量做得越广越好,你先从家里人慢慢拓展。教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邀请的就是亲人朋友,后来就变成什么?不仅仅是朋友圈,我们也在邻居中传福音,邀请邻居来。现在我们怎样?我们就要尽量广撒网,我们能撒到多远就撒到多远。
我们在整个福音广传的过程中有一个策略是拓展教会敬拜地点,就是以植堂的方式来拓展神的国度,植堂就是我们可以分散,比如说现在华侨城小区有教会了,你看海棠和善成也特别好,他们把他们家奉献出来,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教会拓展到富力又一城了,我们在富力又一城的这个敬拜地点就仿佛成为了耶路撒冷,我们在华侨城这儿就是耶路撒冷,我们在望京那儿就是耶路撒冷,我们慢慢把福音影响的范围由近及远地拓展出去,这就意味着我们弟兄姐妹还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到广传福音的工作,就是奉献自己的家做主日敬拜的地点。上次我在讲投资天国的那篇讲道的时候,我说有哪位弟兄姐妹愿意奉献自己的家做主日敬拜的地点可以私信给我,确实有不少弟兄姐妹私信给我,你看牛茜也愿意奉献,特别好,但是我发现私信给我愿意奉献自己家的那个地点都特别小,不能承担起咱们至少够四五十人敬拜这样的需求,反而我们有大房子的弟兄姐妹没人奉献。所以,我也求主激励咱们教会所有的弟兄姐妹,如果你的家适合做主日敬拜,你奉献出来做主日敬拜的地点这是最蒙福的,早期教会门徒们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参与到福音广传的工作的,大家记得吗?他们不是用讲福音、教福音、说服别人的方式,这个还早,因为这样做你要生命成熟。福音是最不好传的,福音其实是整本圣经的真理的浓缩,是非常难的,你要传不好就把人挡在了福音之外,他反而不愿意来教会了。所以,我们用生命来彰显福音,奉献自己的家做主日敬拜地点,这就是今天我们可以效法早期教会由近及远传福音的方式,大家理解吗?
另外,大家看到因为一个逼迫给早期教会带来了福音广传的契机吗?今天我们有吗?我们有危机带来的契机吗?有,疫情就给我们教会的福音拓展带来了新的机会。面对这样一个新的危机,我们必须在网上主日敬拜,在网上做慕道班,你看我就跟彼得一样,也需要特别小心地寻求神的带领,寻求神的心意,这不是偶然的,这都是神的计划的展开,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上帝推动我们要把福音工作拓展到外地,我们怎么做呢?当然,即便疫情解除之后,我们线上的福音慕道班课程继续,同时还会有现场慕道班;我们的主日敬拜也会有现场,同时有线上,所以线上就不会停止了。那我们所有的弟兄姐妹都要行动起来,这就说明大家的生命在主看来此时成熟到可以去影响你家人的地步了,大家理解吗?就像当时司提反被逼迫被打死,整个早期教会受到大逼迫一样,那就意味着会有一批普通的门徒经过四年被上帝用真道栽培浇灌之后,神可以用他们去把福音拓展到其它疆界了。今天,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的,但是我们怎么拓展呢?我也为这个事情祷告,不是把大家派到各个地区做宣教士去了,这个对咱们教会弟兄姐妹的生命成熟度来说还是太挑战了,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如果我们有外地的亲人朋友同学,你就邀请他们来参加我们线上的父母营、线上的夏季慕道班和线上的主日敬拜,你关怀他们爱他们就是你可以做的。这样,我们就把福音拓展到外地了,这是一定的。
而当我们在外地的弟兄姐妹,他们信主了怎么办呢?他们就先加入我们的三层次牧养,先在线上加入,也在线上加入我们的周间团契,先线上加入,然后我们也鼓励他们去传福音,她的生命就是一个小的耶路撒冷,她要到“犹太全地,然后撒玛利亚”去传福音,她要影响她的丈夫、她的儿子、她的妈妈、她的亲人……比如说在山西太原,我们现在有好几个慕道友他们都想要受洗了,他们影响他们周围的人,我们发现有十个慕道友都受洗了,那我们在山西太原是不是就可以有一个主日敬拜的地点了?我们就这样做把福音拓展到外地的工作,真的大家要同心合意,从心合一,就像我们唱的赞美诗一样,为大使命献上自己,求主使用让我们把福音传到哪儿?传到世界各地,因为我们若有向主忠心这样的心志,神一定会这样用我们的。因为我们的教会有太多弟兄姐妹移民到加拿大了,移民到澳大利亚了,移民到其它国家了,你想想他们是不是就成为被神差派到那个地区的一个福音火种了?大家理解吗?这就是我们教会现在可以做的应用。
从总体原则而言,我首先从我做起,在福音工作上绝不被动等待,就像彼得像保罗那样,任何时候都是积极主动地来寻求神的带领,突破任何的舒适区。我们很容易进入到舒适区的,其实在宣教上这个叫高原区,就是说你觉得到了一个地步,你觉得各方面都很好了,你觉得好像也没有什么挑战了,你觉得你可以稳定在这个高度了,不!其实不是,意味着什么?你生命停止不前了,你开始慢慢失去神的同在,生命就要走下坡路了。所以,我会在主的面前特别警醒祷告,首先让我自己的生命不会进入到高原期,因为我们的神是无限的伟大的荣耀的神,他带领我们在他里边的成长和他要使用我们做的工作也是无限量的,永无止境的。愿我们每个弟兄姐妹在主的面前都有这个心志,都来主动地寻求主的带领主的心意,来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好吗?
那对我来说,突破舒适区,寻求神的带领,就意味着教会整体方向上的,比如刚才我跟大家说的都是教会整体方向性的。而对我们每个弟兄姐妹而言,我们突破生命的舒适区,就意味着你要把自己委身在咱们教会神所使用咱们怎么去做福音工作的大策略大方向上,你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具体的服事岗位上,大家明白吗?然后在这上面要突破。比如说你现在在教会中承担一个服事,你可以挑战自己,不是你自己挑战,你向主祷告:“主啊,求主更多用我!”你可以尝试再加一个服事,这就是一个自我突破。另外呢,就是我们要在生命见证上不断突破,在我们个人家庭的生活上不断突破,你想一想,一天中你有多长时间,你有多大比例的时间是靠着祷告随时治死老我活出了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生命呢?没祷告,肯定没活出,那你统计一下,比如说上个星期你发现你一天醒着的有十七个小时,你有七个小时是活出了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生命,好不好?够吗?不够,对吧?但是对新信徒这很不错了,七个小时都想着主。很多时候你是睡觉之前才想起来了:“呦,我怎么一天都没想到主?”那你就突破,你从七个小时变成八个小时十个小时,慢慢进步,然后直到你一天时刻都在想着主,这就是突破,对吗?你无论在生活中,在工作岗位上,在跟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你都遵从这样的原则,我们生命的见证就不断在突破,在突破舒适区吗?就在突破舒适区,那我们在生活的影响范围上就不断在突破。
我们在传福音的能力上,大家也要装备,也要不断突破。所以,尽管我们刚信主,我在教会中不鼓励大家直接给别人传福音去,但是我特别鼓励大家都来慕道班听慕道班的课程,认真消化慕道班的课程,你把慕道班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就预备自己将来可以传福音了,大家明白吗?特别是在慕道班期间,如果你的朋友问起信仰的问题,你就可以很有效地把他的思想引导到慕道班的内容上,而不是被撒旦使用,你东拉西扯,他听了半天慕道班的课,因为你一辅导他,他完全不记得了。他记得全是你给他瞎讲的,你给他乱发的一些社会上的什么福音信息,我们第一课《认识圣经》讲的是什么?没有任何印象了,因为被你给他一说,他全都稀释忘记了,大家明白吗?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自己传福音的能力,在咱们教会而言,因为慕道班课程是咱们整个福音的核心,所以我们每一个弟兄姐妹都要认真地学习,这就是我给大家做的传福音的栽培,不是技巧上的栽培,而是内容上的栽培。所以,大家陪着自己的朋友来慕道班,不是光陪着他们,自己也要学习的。
另外,让我们在为不信的亲朋好友代祷的人名多少上,还有在为他们代祷的频率上也突破舒适区,好吗?不断加一点,如果以前你习惯为五个人代祷,再加一个,为六个人代祷,大家明白吗?现在你习惯于星期六给他们代祷,那你可以再加一次,周间再给他们代祷一次,就不断突破了。最后,落实在目前我们去广传福音最落地的一个行动,就是我们邀请亲朋好友参加为慕道班举行的预工——5月29号开始的父母营课程重播。我们教会上次做的钥匙链手机环,大家还可以领用,到时候把二维码换一下就行。你看,我们永远都能够越做越好,上次我跟小琪和紫云,我们在华侨城传福音,还有我也去富力又一城,也跟富力又一城的弟兄姐妹在小区里面传福音,特别蒙神祝福,神特别鼓励我们,几乎没有碰壁,邀请一个就同意一个,邀请一个就同意一个。但是上次就没有经验,跟他们加的是私信,没有直接把他们邀请到慕道班群,结果再邀请他们进慕道班群的时候,他可能当时的热情过了,他也跟我们不熟悉,就不回复我们了。所以,这一次我们遇到任何不认识的人,如果邀请他们来我们父母营,他们答应了,就让他们直接扫码进父母营群,这样就是最有效的。我们这样做,就是在把今天主日的道落实在实处,就是在效法早期教会,同心完成大使命,大家理解吗?

好,稍微再回顾一下,今天我们讲的内容特别多,因为是综览了使徒行传整卷书28章的内容。我们看到早期教会“去”广传福音的第一阶段,就是1到12章神怎么使用彼得;我们也看到了早期教会“去”广传福音的第二个阶段,13到28章上帝怎样使用了保罗;我们也看到了主拓展早期教会的疆界来显明主与教会同在;我们也看到了早期教会因着寻求神而突破了自身各种的限制。所以,愿今天我们在主日讲道的过程中,我给大家特别详细展开的第1、2、3、4点可以成为我们的激励,让我们效法早期教会,把“去”广传福音落实在刚才我所总结的各项具体行动中,于是我们在“去”广传福音中经历到主的同在。

最后,还是让我们以布鲁内尔还有罗斯福的两段话作为今天讲道的结束,让我们扣住大使命这个主题。我们一起来读,好吗?预备开始,“教会乃藉著使命而存在,就仿佛火藉着燃烧而存在;沒有使命,就没有教会。”

“有勇气追求完成伟大的使命和荣耀的胜利,即便失败,也好过与自甘平庸者为伍,自甘平庸者既无大喜乐也无大悲痛,因为他们是活在既不知道胜利也不知道失败的灰色朦胧中。”求主激励我们,让我们效法早期教会,同心完成大使命!
2020年5月17日上午Z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