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红 牧师
主日讲道文字稿:
前言
弟兄姐妹,主日平安。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使徒行传这卷真实记录了早期教会如何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的宝贵书卷,我们继续在使徒行传的学习中来效法早期教会,同心完成大使命。

在进入到今天讲道的内容之前,我们再同声把大使命诵读或者背诵一遍,好吗?来,我们一起,马太福音28章的18到20节,预备开始:“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好,主耶稣把使万民作主门徒的使命交给了谁?交给了门徒,教会就是由门徒构成的群体。门徒是什么意思?做耶稣的门徒就是怎么?就是效法耶稣基督的样式。耶稣基督是人类历史中唯一活出了神荣耀样式的人,所以,大家明白主耶稣让我们做他的门徒的中心含义是什么?就是效法基督,我们靠着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成就的伟大救赎恩典,我们就可以效法耶稣基督,以使我们可以活出谁的形象了?就可以活出神起初创造我们时就赋予我们的那个荣耀的按照神的形象所创造的人的形象,大家明白吗?这个就是做主耶稣基督的门徒的意思。
我们再复习一下,大使命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几个命令?如果读中文的话,你会觉得这是几个命令?在中文中,我们会看到“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是一个命令,是吧?“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是一个命令,然后“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又是一个命令,所以从中文看是三个平行的命令。这个就是咱们中文的语法不能够特别准确地反映出希腊语文法的意思,必须回到它的原文,从原文看就是一个命令,大家能看到这个差别吗?就是一个命令——使万民作主的门徒,而“去”、“施洗”和“教训”是三个分词,来形容如何去完成这个命令,所以是一个命令,一个原因,三个方法,一个应许。一个命令就是使万民作主的门徒;一个原因呢?“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三个方法呢?“去”、“施洗”和“教训”;一个应许呢?“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主就一直跟我们同在,一直到世界的末了。所以,我们要能够经历到主的同在,你觉得我们就必须要做什么?主说就是要参与到大使命来,使万民作主的门徒,我们才能够经历到主的同在。
有很多弟兄姐妹受洗之后,经历不到主的同在,即便他们真的认真地读经,参加主日敬拜,也参加周间团契了,但是却觉得经历不到神的同在,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啊?没有献上自己当作活祭,没有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上帝藉着耶稣基督在这个世代向我们显明的心意,就是使万民作主门徒的这个伟大心意。所以,我们只有在奉献自己,在为大使命献上自己的时候,才能怎样?才能够经历到神的同在。

而我们若想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就必须要遵从四个方面的原则,第一,就是倚靠主的权柄和能力才能完成大使命;第二,在“去”广传福音中经历主的同在;第三,在为归信者“施洗”中经历主的同在;第四,在“教训”门徒真道中经历主的同在。也就是说三个方法“去、施洗和教训”完整构成了使万民做主门徒的方法,你要缺少中间一环呢?能使万民作门徒吗?不能,那就意味着我们能经历神的同在吗?不能,所以我们若想要经历神的同在,我们必须四个方面同时做到,大家理解吗?借着前几次讲道,我们已经讲过了倚靠主的权柄和能力才能完成大使命,也讲完了在“去”广传福音中经历主的同在,上个星期我们讲的是效法早期教会,在为归信者“施洗”中经历主的同在,我们已经学完了其中的两个部分,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好吗?那我们从哪个方面来继续效法早期教会,同心完成大使命呢?就是在为归信者“施洗”中经历主的同在这方面来效法早期的教会,同心完成大使命。

上个星期我也跟大家讲了咱们教会是非常注重洗礼的,我们在慕道班最后一课《认识洗礼》中,就以“受洗踏入恩典之门”给所有慕道友讲解洗礼的意义和我们领受洗礼之后将要进入怎样的恩典。洗礼有哪四方面的意义?我们受洗踏入恩典之门意味着我们要领受哪些方面的恩典,大家还记得吗?第一个方面是什么?罪得赦免,领受圣灵;第二,做耶稣基督的门徒;然后,归入基督委身教会;第四,与基督同死同复活。我相信大家已经对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有了特别清楚的认识,所以,这两次讲道不展开任何洗礼意义的探讨。我们讲在为归信者“施洗”中经历主的同在,上个星期我说的是三个方面,既然第三个方面上个星期没讲完,今天的讲道要讲第三个方面,当然就得再扩充一下了,是吧?所以,第三个方面就扩充成了两个部分,就是第三和第四两个方面了。
我们再讲什么呢?早期教会顺服主的命令为归信者施洗,我们追述早期教会的历史,我们效法他们注重洗礼,而当我们追述早期教会为信徒施洗的各个历史事件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回避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说方言和信徒受洗的关系,上个星期我们已经把前两个方面讲完了,对吗?那我们也没有办法回避一个人受了洗礼和圣灵的洗有什么关系,还有使徒行传经常出现的就是圣灵充满,是吧?圣灵充满彼得,圣灵充满保罗,圣灵充满使徒们,圣灵充满司提反,圣灵充满巴拿巴,这是什么意思?圣灵充满和圣灵的洗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所以,今天我们就进入到第三和第四两个方面,洗礼与圣灵的洗之间的关系,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之间的关系。这些大家都特别想知道吗?对我们每个基督徒而言,这两个问题都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在为归信者“施洗”中经历主的同在
洗礼与圣灵的洗之间的关系

我们先进入到第三点,洗礼与圣灵的洗之间的关系。当然上个星期我已经给了大家一个结论,是吧?就是水洗是圣灵的洗外在的记号外在的印证,而圣灵的洗是水洗所要表达的内在本质和内涵,对不对?那不能够直接把一个结论给大家的,大家理解吗?因为这个结论若是这样的,你一会儿就会发现它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了,会翻天覆地的。如果我们真的认定水洗和圣灵的洗是我上个星期给大家说的这个结论的话,你会看到很多方面需要改变。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一定要基于圣经,要进入到教会已经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和教义的传承,然后总结出来结论,这个结论是总结出来的,大家明白吗?所以,今天我就带大家从旧约开始,一直到新约到五旬节的那个时刻,你看看从旧约到新约一脉相承的圣经的教导是否可以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旦我们得出了洗礼和圣灵的洗之间的这个关系,我们再看这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好吗?
那我们就先来看主耶稣命令我们施洗,这个是水洗,你觉得在旧约有能够让你看到这个洗礼的影子的各种律法规定吗?有,在旧约中各种洗濯的规矩洗濯的律法都是洗礼的前身,所以我们要想明白洗礼跟圣灵的洗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就要把圣经里边所有相关的主题都提炼出来,所以讲道我做的都是研究工作,大家理解吗?就是把所有提到的经文都放在一起,慢慢归类评估,然后总结,再去参考教会历史中每一个宗派的解读、教义和传承,然后再评估,,最后得出结论。是这样一个过程,大家理解吗?所以,大家在听讲道的时候一定要跟着我的思路。
那在旧约中是不是有很多指向洗礼的经文?你看民数记8章的5到6节,我们首先看到上帝让摩西选召利未人承接圣职的时候,在利未人承接圣职的这样神圣的一系列礼仪中,你会看到里面包含着用水洗他们,对不对?我们一块儿读一下民数记8章的5到7节,来,预备开始:“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从以色列人中选出利未人来,洁净他们。洁净他们当这样行:用除罪水弹在他们身上,又叫他们用剃头刀刮全身,洗衣服,洁净自己。”
利未人在承接圣职的时候都尚且需要用水洁净自己,那大祭司和祭司们承接圣职的时候是不是更当这样?“是。”你看利未记8章的6到9节描述上帝使用摩西膏立亚伦和他的儿子做大祭司和祭司,在整个非常复杂事无巨细的大祭司被膏立的神圣礼仪中自始至终也贯穿着用水洗他们。我们一块儿再读一下利未记8章的6到9节,好吗?来,预备开始:“摩西带了亚伦和他儿子来,用水洗了他们。给亚伦穿上内袍,束上腰带,穿上外袍,又加上以弗得,用其上巧工织的带子把以弗得系在他身上,又给他戴上胸牌,把乌陵和土明放在胸牌内,把冠冕戴在他头上,在冠冕的前面钉上金牌,就是圣冠,都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看到有水洗了吗?
我们看祭司和大祭司他们每一次献祭,无论是为自己献赎罪祭,还是为百姓献赎罪祭的时候,是不是在整个献祭的过程中,圣经也让我们看见了用水洗?以至于在各种圣物中有一个特别的圣物,就叫洗濯盆,里边就是放清水,以方便祭司们在为百姓献祭的过程中洗自己的。我们也读一下出埃及记30章的17到21节,好吗?来,预备开始:“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要用铜做洗濯盆和盆座,以便洗濯。要将盆放在会幕和坛的中间,在盆里盛水。亚伦和他的儿子要在这盆里洗手洗脚。 他们进会幕,或是就近坛前供职给耶和华献火祭的时候,必用水洗濯,免得死亡。他们洗手洗脚就免得死亡。这要作亚伦和他后裔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所以对大祭司和祭司而言,他们有没有按照律法的规定用清水洗濯,来洗手洗脚,这是一个“无所谓,不就是洗一下手”的问题吗?是这样吗?他们洗与不洗关乎怎样?关乎生死的问题,如果祭司和大祭司没有按照律法的规定,用洗濯盆里的清水洗手洗脚,没有洗涤自己,他就去为百姓献祭,结果怎样?这不是你一个小小的失误,“下次注意,查尔斯,没洗手洗脚,没关系,下次注意洗就行了。”不!是什么?是击杀,当然假如查尔斯在旧约的时候是祭司。所以,用清水洗是重要的吗?是重要的,是吧?

我们看到利未记16章里面,用一整章来记录赎罪日的条例,因为一年只有一次大祭司可以为以色列全民赎罪,只有在赎罪日的时候,大祭司能够把祭牲的血带入至圣所,大祭司是代表全民来到神的面前,一年只有这一次,所以利未记16章所记录的赎罪日的礼仪也是特别详细的。而我们在读利未记16章的时候,在各种献祭的条例中自始至终你会看到用水洗身、用水清洗和各种洗濯是遍布在利未记16章的。所以,我们也一块儿读一下利未记16章我摘出来的这几段经文,好不好?来,我们一起读,来,预备开始:
3 亚伦进圣所,要带一只公牛犊为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为燔祭。4 要穿上细麻布圣内袍,把细麻布裤子穿在身上,腰束细麻布带子,头戴细麻布冠冕;这都是圣服。他要用水洗身,然后穿戴。……23「亚伦要进会幕,把他进圣所时所穿的细麻布衣服脱下,放在那里,24 又要在圣处用水洗身,穿上衣服,出来,把自己的燔祭和百姓的燔祭献上,为自己和百姓赎罪。25 赎罪祭牲的脂油要在坛上焚烧。26 那放羊归与阿撒泻勒的人要洗衣服,用水洗身,然后进营。27 作赎罪祭的公牛和公山羊的血既带入圣所赎罪,这牛羊就要搬到营外,将皮、肉、粪用火焚烧。28 焚烧的人要洗衣服,用水洗身,然后进营。
今天参加我们主日敬拜的可能也有不少慕道友,当你读到利未记这些律法的细则的时候,你肯定有很多细节不明白,但是没有关系,你也可以听我以前讲的利未记的讲道,今天的重点就是你明白这些礼仪里面都包括“洗,用水洗”就可以,大家明白吗?你可能不明白里面什么叫赎罪祭,什么是阿撒泻勒,把羊归给阿撒泻勒是什么意思?你是会有很多问题的,但是今天我们都不展开,否则这个讲道不能完成了,所有我罗列出来的经文都是为了让大家注意这一点,就是在旧约律法里边是多么注重用水洗,大家明白吗?所以,大家看到用水洗的重要了吗?
还有,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满着用水洗,比如说犹太律法中规定不能吃死了的牲畜,如果你不小心吃了呢?你不小心碰到死了的牲畜呢?你看利未记11章40节怎么说?“有人吃那死了的走兽,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拿了死走兽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看到百姓生活中也充满着律法所要求的各种用水洗的礼仪吗?

大家还记得我在讲利未记的时候,曾经用“在洁净条例中回应基督救恩”为题目综览了利未记11章到15章,大家记得吗?整个洁净礼就集中出现在了利未记11章到15章里边,你看到里边规定得特别详细,11章让我们看到了洁净和不洁净的动物,什么你能吃,什么你不能吃,什么动物是洁净的,什么是不洁净的;12章特别规定了产妇洁净的条例;13到14章规定了如何分辨大麻风,即大麻风洁净的条例;然后,15章特别罗列了患漏症者洁净的条例。大家还记得我讲那篇讲道时向大家表达的核心主旨吗?让我们明白我们身为神的百姓神的子民,我们有责任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去分辨什么是洁净的,什么是不洁净的;而我们身为神的百姓,我们也有责任不沾染不洁净的,不让我们的生命沾染污秽。可是我们身为神的百姓,我们却发现我们常常不小心就沾染了污秽,那怎么办?就要洗,大家明白吗?不光是洗,就要通过上帝赐给我们的一个恩典的途径,让我们重新回到洁净的状态。
而在所有神给我们的恩典里边,共通的包括的就是洗,你如果犯了严重的罪,你沾染了严重的不洁,比如说是大麻风,你光洗行吗?不行!你还要配合着献各种燔祭,上帝让我们明白什么?你在污秽中被玷污的越深,你重新回到洁净就越困难,大家明白吗?你需要付的代价就越多,而你轻微的不洁,就像摸了一下死尸,刚才说的,就怎样?洗一下就行了,洗衣服洗身体就可以了,你就在礼仪上恢复了洁净。
旧约律法中所有这些作为洗礼前身的用清水洗的礼仪,在我讲利未记的时候,其实已经给大家讲解了它要表达的核心主旨,是什么?我们都是不洁的,我们都是需要被上帝洁净的。而上帝用什么洁净我们?水能洁净我们吗?水当然是一个外在的记号和媒介,它提醒我们——我们需要被洁净。那你说:“水既然是一个媒介,那就无所谓了,我心里边倚靠神就行了。”可以吗?不成,大祭司不遵从神的规定,不用清水洗自己,他就怎样?就要被击杀的。所以,整个旧约律法中的这些用清水洗的经文,我们若是按照正意解读,我们就能够得出它们要指向的都是上帝亲自给我们所施的洗,是什么洗?就是圣灵的洗,不是水能够把我们洗干净,不是这个水能够把我们恢复成洁净的状态,而是圣灵的工作。

而在旧约中透过众先知的口,其实我们已经看见了这样的企盼,在旧约中不光是有这种礼仪让我们要归纳要结合新约得出一个结论,还有上帝透过先知直接发出的预言,从那些预言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用水洗象征着圣灵的洗是旧约众先知的企盼。 你看以西结书36章的25到27节怎么说?我们一块儿读,好吗?因为这些企盼今天已经全都实现在我们的生命中了,所以,当我们读的时候,我们应该求神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去读,并且让我们经历到旧约众先知的企盼今天在我们的生命中如何成为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实质。我们一起读,预备开始:“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我要洁净你们,使你们脱离一切的污秽,弃掉一切的偶像。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 (结36:25-27)
清楚吗?上帝应许什么?“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上帝说用什么来洁净我们?“用水。”水真的能洁净我们吗?“不能。”最后,上帝说是什么?是他的灵,“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为什么?因为当上帝把他的圣灵放在我们里边的时候,他就可以洁净我们,让我们脱离一切的污秽,除掉一切的偶像,挪去我们的石心,给我们换上肉心,这颗肉心就是一颗新心,是一个新灵。这当然不可能是水能够带来的,是什么带来的?是圣灵的洗带来的,大家明白吗?
你看以赛亚书32章的15节,这简短的一句话是不是完全透过一种比喻性的异象,就把水洗和圣灵的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以赛亚说:“等到圣灵从上浇灌我们……”圣灵的洗吧?然后怎样?“旷野就变为肥田, 肥田看如树林。”他用的是什么比喻?旷野是干旱不毛之地,是什么能够让干旱不毛之地成为肥田呢?是什么能够使肥田变为树林呢?我们就先说这个现象,是什么?你得把什么浇到旷野上?“水”,你要把从天而降的甘霖浇在旷野上,旷野才能够成为肥田,肥田才能够长出树林。用什么浇灌的?用水浇灌的,这个又比喻的是什么?我们的生命离开上帝就是旷野,就是干旱不毛之地,我们都需要圣灵的浇灌,使我们这些如旷野一样的生命成为肥田,让我们如旷野一样的生命成为可以长出茂密森林的丰盛生命,这靠的是什么?圣灵的洗,而圣灵的洗用什么表达?用水表达,因为圣灵看不见,大家明白吗?所以,上帝在旧约中一直就用水来表达圣灵,大家明白吗? 撒迦利亚书13章1节说:“那日,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个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泉源是什么?泉源是水啊,水真的能够洗除人的罪恶与污秽吗?不能!什么能?圣灵可以。

你接着看以赛亚书44章的3节说:“因为我要将水浇灌口渴的人,将河浇灌干旱之地。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的后裔,将我的福浇灌你的子孙。”看到这两个意念又联合在一起了吗?上帝用“将水浇灌口渴的人,将河浇灌干旱之地”来比喻他用他的圣灵来浇灌所有饥渴慕义的人,对自己的生命感到干渴的愿意来上帝这儿领受救恩的人,上帝是用什么浇灌的?用水,你看一会儿说水,一会儿说圣灵,说明这两个是密不可分的,大家明白吗?所以,我们看到水的浇灌和圣灵的浇灌是合二为一了吧?然后,圣灵的浇灌也被称为“将我的福浇灌你的子孙。”所以,弟兄姐妹们,我们都想要得蒙神的祝福吗?那个祝福在哪里?就在神里边,借着圣灵的洗,神全备的祝福就已经临到我们了。
约珥书2章28节这样预言:“以后,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老年人要做异梦,少年人要见异象。”大家发现在五旬节中,一百二十个门徒受了圣灵的洗,于是他们说起了方言,而彼得在讲道中解释这个现象的时候,他用的就是约珥书的预言,他说这就是约珥书的预言实现的那个时刻,就是圣灵施洗临到我们了。所以,大家看到在旧约中用水洗象征的圣灵的洗一直是众先知的企盼吗?看到了吗?斯托得牧师这样总结,他说:“施洗约翰,这位旧时代最末了的先知,以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总结了这种企盼,将圣灵的浇灌归诸于弥赛亚本人。他说:‘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他却要用圣灵给你们施洗。’”(可1:8)谁来用圣灵施洗?耶稣基督。“这是施洗约翰说的,施洗约翰的这句话就总结了整个旧约各种洗濯的礼仪,总结了旧约中众先知企盼借着水洗所表达的圣灵的洗,都借着施洗约翰的这句话总结在一起了。

所以,整个旧约就凝结在施洗约翰这句话里了,大家明白吗?你会发现四卷福音书的作者无一例外每个人都真实地记录下了施洗约翰的这句话,施洗约翰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弯腰给他解鞋带也是不配的。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他却要用圣灵给你们施洗。”(可1:7-8 )这句话重复了四次。第一次是在马太福音的3章10到12节,我们学马太福音的时候都学习过了,是吧?当很多没有悔改的人也想来受施洗约翰的水洗的时候,施洗约翰给他们施洗吗?“不给。”因为他们若没悔改,这个洗礼就是没有意义的。而施洗约翰如果明明知道有一个人没有悔改,他还给他施洗,这也是对圣灵的亵渎。我们一块儿读一下马太福音3章的10到12节,来,预备开始:“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
在马可福音1章8节,施洗约翰说的是:“他却要用圣灵给你们施洗。” 刚才马太说的是什么?“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路加福音3章16节说的是:“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约翰福音1章33节说的是:“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所以,福音书中有四次提到了耶稣基督是这一位用圣灵施洗者,而在这四次中有两次提到的是“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有两次说的是“用圣灵施洗的”,对不对?所以大家明白吗?“用圣灵施洗”跟“用圣灵与火施洗”是不是一回事儿?是一回事儿。因为圣灵是神,大家明白这个概念吧?圣灵是三位一体真神的第三位格,他是神,神一切的属性,圣灵都同样具有的,神是慷慨恩赐的神吗?“是。”神是公义圣洁的审判者吗?“是的。”那圣灵当然就是既有恩典怜悯慈爱,又是圣洁公义恨恶罪恶的,要对罪人施行审判。所以,当我们想到圣灵的洗的时候,如果你没有真的进入到施洗约翰所说的这句话里,我们可能就忽略了火的这个层面,大家明白吗?
施洗约翰的这句话凝结了整个旧约关于洗礼的律法,主耶稣说:“所有旧约的先知没有一个大过施洗约翰的。”为什么?因为他是为主耶稣基督预备道路的。所以,所有旧约的先知所指向的预言,现在施洗约翰在作预备,包括这种洗濯的规矩,施洗约翰在做预备吗?在做预备,大家明白吗?所以,施洗约翰用水洗来预备我们接受水洗所真正表达的圣灵的洗,因为他的水洗是悔改的洗。而在施洗约翰提到将来的圣灵的洗的时候,你看他两次提到了圣灵与火,将来那一位给你们施洗的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他是不是就要让我们明白在洗礼中也包含着神的圣洁的、审判的、恨恶罪恶的这种层面?大家明白吗?
你看但以理书7章10节,就把火跟河这些意念连在一起了,因为你很难想象水和火在一起,水火不相容,对不对?所以,我们在领受水洗的时候,这是圣灵的洗,也是火的洗。哇!全融在一起了,因为圣经在旧约中,本来这些意念都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你看但以理书7章10节,但以理不是看到了一个异象吗?就是耶稣基督做王做审判者的异象,你看到这个异象中的一个细节吗?从他面前有什么?“有火”,像什么?“像河”,“像河发出”,这在人看来完全是不能调和的,但是在主里边,在圣灵的洗礼中全都完全同时发生了。“从他面前有火,像河发出;事奉他的有千千,在他面前侍立的有万万;他坐着要行审判, 案卷都展开了。”像火一样发出,像河一样发出,要烧尽一切的不义,烧尽一切不悔改的在罪中的罪人,对不对?所以,你觉得洗礼的过程中有火的成分吗?我们受审判了吗?当然了,否则我们为什么要死呢,对吗?所以我们在死的时候,就是在洗礼的时候也想一想火,大家明白吗?所以圣灵也是公义的灵,也是焚烧的灵,他要焚烧掉我们生命中所有的罪所有的杂质。
你看以赛亚书4章3到4节是不是这样形容圣灵的?“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又将耶路撒冷中杀人的血除净。那时,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必称为圣。”以赛亚书30章的27节:“看哪,耶和华的名从远方来,怒气烧起,密烟上腾。他的嘴唇满有忿恨;他的舌头像吞灭的火。”哇,大家看了旧约以后更能明白使徒行传第2章为什么会出现那样一个现象?当时圣灵赐下就像大风一样充满了整个屋子,他们每个人的脑袋上都有了什么?有火苗像舌头一样,这些都是有旧约先知预言的异象的,结果就在五旬节实现了,大家看到了吗?所以,在四福音书中四次强调了施洗约翰说的圣灵的洗,意思是什么?水洗要表达的不是水能够做什么,而是圣灵的洗才能够洗净人的罪,才能够带给人生命的更新,这个在福音书中四次强调了。

结果,你发现在使徒行传1章4到5节,主耶稣不是嘱咐门徒要等候圣灵的洗吗?圣灵的洗又是主耶稣命令门徒们等候的,而主耶稣命令门徒们等候圣灵的洗的时候,你发现主耶稣的命令不是他凭空想出来的,他引用的就是施洗约翰的话,因为施洗约翰的话已经凝结了整个旧约中关于圣灵的洗关于水洗的所有真理了,大家明白吗?所以,我的意思就是你看圣经多么奇妙!从旧约到新约是一步一步展开的,主耶稣发出“去使万民作主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为他们施洗”的命令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深深根植于旧约的,如果我们不让自己的思想认真地消化神从旧约到新约向我们启示的真理,我们就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说圣灵的洗和水洗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吧?
你看主耶稣怎么嘱咐门徒呢?“耶稣和他们聚集的时候,嘱咐他们说:「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徒1:4-5)主耶稣引用的是谁的话呀?为什么你们要等待圣灵的洗?因为我告诉过你们,你们听见我说过的,而主耶稣说我说过的这个话是谁说过的?是施洗约翰说过的,而施洗约翰说过的这句话是根植于哪里?旧约全备的启示。所以,大家看到了吗?没人胆敢凭自己说任何没有圣经已有启示的话语,圣经所有所谓的新启示都是在原有启示上的发展,任何的内涵都已经隐藏在旧约里了。
圣灵的洗是主耶稣命令门徒们等候的,也是五旬节开始全面应验的,对不对?所以,到了五旬节那一天,圣灵的洗让门徒们经历到了吗?经历到了。有两批门徒在那一天经历了圣灵的洗,一百二十个门徒他们是特殊的经历,因为你无法复制那一百二十个门徒的经历了,因为我们都不是耶稣基督复活的见证人,我们都不是亲身在约旦河里边先受洗归入耶稣了,约翰福音让我们看到,当时记录说耶稣收门徒比施洗约翰还多,他们都在约旦河里受洗,是耶稣的门徒们为他们施洗,不是耶稣为他们施洗,这个是约翰福音告诉我们的。你看你就没有那个经历,对不对?所以,你当然就不可能有一百二十个门徒在五旬节那一天以那样奇妙的方式经历圣灵的洗,也就是说突然来了一阵大风,天上发出大响声,然后受圣灵的洗的门徒,每个人脑袋上都有火舌,有舌头像火苗一样,于是,一百二十个门徒开始说方言,这些我们没有办法复制,大家明白吗? 但是,在那一天,有三千个门徒的常规经历,他们也受了圣灵的洗了,这是今天我们可以经历的。
那三千个门徒的经历是什么?他们先怎样?他们天天听福音,听福音,他们之所以感到扎心是听福音的结果。今天我们也有慕道班,所有的慕道友在慕道班中听福音,最后真地看到自己是一个罪人,知道了罪的结果是多么可怕,知道我若不赶紧悔改,我就会慢慢越来越被罪带向越来越深的败坏,最终要进入到灭亡。那你当然扎心了,就像我当年被告知我得了癌症,我当然扎心了,大家明白吗?所以,他们会问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得救?这个是当时三千个门徒常规的经历,就是听了福音感到扎心,于是呢,悔改归信耶稣基督,于是受洗。受的什么洗?当然他们受水洗,当时使徒行传没有记录他们受了圣灵的洗,但是这需要记录吗?不需要。因为它没有特别记录,所以我会得出一个合理的推论,就是他们在受水洗的时候,他们就受了圣灵的洗,否则的话,圣经不会不提了,因为圣灵的洗既然是从旧约开始就这样被众先知所眺望,而在五旬节这一天,所有的门徒就应该受的是圣灵的洗,所以,既然没提,他们受水洗的时候肯定就是受的圣灵的洗,大家觉得这个推论是合理的吗?
而这个推论也符合彼得给他们的呼召,当众人听了福音觉得扎心,问彼得:“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彼得说什么?“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就是水洗,大家明白吗?“叫你们的罪得赦,”你们就怎样?“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所以,他们受水洗的时候就是受了圣灵的洗,他们就领受了圣灵的内住,这就是今天每个信徒常规的在洗礼的时候都可以复制的一个经历,大家觉得合理吗?我们上个星期特别展开了使徒行传中记录的四次受水洗和受圣灵的洗分开的洗礼,我们特别分析了为什么这四次洗礼是独特的今天不能复制的经历,大家都清楚了吗?

我们基本上从旧约一直到五旬节这样综览下来,你觉得我得的这个结论合理吗?这是我总结的哈,稍微有一点点长,就是:水洗是圣灵洗礼的外在标记与印证,圣灵洗礼是水洗表达的内在本质与内涵。你觉得从旧约到五旬节那一天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吗?而这个总结也符合改革宗最正统的信仰传承中信条的总结。你看在《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的第163问,问的是什么?问的是:“圣礼有哪几方面?”什么意思啊?就是说什么能构成一个圣礼的有效性?当然有两个圣礼,一个圣礼就是洗礼,一个圣礼就是圣餐。那《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圣礼有哪几个方面?一块儿读一下:“答:圣礼有两方面,(1)一方面是外在的有形的记号,是根据基督的吩咐而使用的;(2)另一方面是其所象征的内在属灵的恩典(太3:11;彼前3:21; 罗2:28-29)。…… ”
这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就水洗而言,外在的有形的记号是什么?就是水,就是要用水洗,这个是根据耶稣的吩咐而使用的。比如说我们的圣餐,它外在的有形的记号是什么?就是饼和杯,是谁设定的?主耶稣,他拿起来那杯葡萄汁,然后掰了这个饼,是吧?所以,我们不能私自改换。就好像我们教会有一个弟兄后来离开教会了,就是因为这个,他说他有慢性咽炎,我还特别查过,其实葡萄汁是不会引发慢性咽炎的,我当时特别感动,我就说:“你看,上帝都知道,在设立圣餐的时候就知道今天有一个人有慢性咽炎。”但是,那个弟兄就坚决不听不信,他就是说:“不,你必须把圣餐里的葡萄汁给我换成水,你为什么就不能给我换成水?!”大家明白吗?所以,如果我们不明白圣经,你就会用自己的意思理解,觉得没太多必要。所以,我怎么解释他都不明白,他最后就得出一个结论,说我就是逼迫他。大家说能换成水吗?“不能。”为什么?什么构成一个圣礼的有效性?外在的有形的记号,这个有形的记号必须是根据耶稣的吩咐而使用的,你不能拿别的,大家理解吗?说:“以后咱来点儿超时髦的,咱们来点儿创新,洗礼咱们就都用牛奶,不光洗净,还弄得浑身都润滑,这不是更好吗?”行吗?不行!因为那不是主规定的,虽然它是一个外在的记号,但是这个记号也非常重要,你破坏了这个记号圣礼也无效,大家明白吗?这就是改革宗一贯的信仰传承,信条的基本内容,所以,两个方面都要同时存在,圣礼才有效。
那你说:“好,水我也预备好了,这些外在的记号都有了,但是,另外一方面是什么?里边要有所象征的内在的属灵的恩典,这个是重要的。一个不信主的人,没有悔改归信的人,他可以受洗吗?当然,如果咱们教会任何一个慕道友,我问他那些基本的问题,他都回答:“是,是,是”,我就会给他施洗,因为我没有权柄说:“你说的是假的,我就觉得你不信。”我不能这样说的,大家明白吗?但是,如果说他内心真的没有悔改归信耶稣基督,那他在受洗的时候,这个洗礼对他而言有效吗?无效,因为没有圣灵的工作,因为没有属灵的内在的恩典。所以,你觉得《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说的清晰不清晰?
我总结的这个是不是也是符合《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对吗?你看第165问问到了“什么是洗礼?”《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是怎么回答什么是洗礼这个问题的?就是对洗礼的定义。当然,我对洗礼的定义没有特别沿用威斯敏斯特这样的表述方式,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因为实际上任何一个定义,它是需要一大厚本的东西来支持它所作的定义的,比如,这个定义说“作为与基督联合”,那它就需要阐明与基督联合是什么意思。所以,一个定义其实就是一个神学思想的表达。那《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是怎么回答什么是洗礼的呢?我们一块儿读一下:
洗礼是新约的圣礼。基督吩咐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为人用水施洗(太28:19),(1)作为与基督联合(加3:27),因着祂的宝血罪得赦免(可1:4;启1:5),因着祂的圣灵而重生(多3:5;弗5:26)的标记与印证;(2)也是得儿子的名分(加3:26-27),复活得永生(林前15:29;罗6:5)的标记与印证;(3)由此受洗者庄严地归入有形教会(林前12:13),公开立约,认主为主,全人归主,且惟独属主(罗6:4)。
这个定义好不好?非常好。一会儿我做的定义当然是把这些内容都包含在里面了,只是不同的表述方式。根据《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水洗是什么?水洗是圣灵工作的外在标记和印证,是吗?那在受洗的时候圣灵所做的是什么工作呢?你就要问这个问题,大家明白吗?当然,灵恩派也可以说:“我们受洗的时候是有圣灵的工作的,但是圣灵的洗是另一回事儿,你还是要等着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受圣灵的洗。”大家明白吗?我觉得这就不符合圣经,因为我们从旧约到新约,我们一致看到神借着水洗所要表达的就是圣灵的洗,所以说在水洗中不让信徒经历圣灵的洗,还要在受水洗之后若干年,在另外的时候再经历圣灵的洗,没有任何意义,大家明白吗?这肯定是不符合刚才我把大家带入的旧约中的经文吧?也不太符合《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对于洗礼的定义吧?好,我们就记住我给洗礼和圣灵的洗之间的关系所作的这个结论,就是水洗是圣灵洗礼的外在标记与印证,“外在标记与印证”我就是借用的《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的表述方式,然后,圣灵洗礼是水洗表达的内在本质与内涵。

在我上次推荐给大家看的《当代圣灵工作》里面,斯托得牧师是这样描述水洗和圣灵的洗的关系的,他说:“水的洗礼是圣灵洗礼的外在记号与印证”,你看他也基本上用了《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的表述方式,“正如它也是罪得赦免的记号与印证。”我是觉得应该把两方面都说一下,大家明白吗?因为既然圣礼的有效性是两个方面——外在的水洗和圣灵的洗的内在本质,那这两个方面彼此的关系,我觉得还是要更清楚地表达一下。所以,水洗是圣灵洗礼的外在标记与印证,而圣灵的洗礼是水洗要表达的内在本质与内涵。大家觉得可以吗?
刚才我们对经文的综述到哪儿了?到五旬节了,是不是?我们往后接着看,同样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就是水洗跟圣灵的洗同时发生。彼得前书的3章20到21节告诉我们什么呢?当时彼得就是用挪亚方舟,用大洪水神的审判和救赎的历史来说明洗礼的意义,而在彼得看来,当时在挪亚的时代,挪亚一家八口进了方舟,之后就怎么样?天上就降大雨,整个大洪水四十天,彼得把这个称为洗礼,就是说这是一个预表,这个方舟就是预表耶稣的救恩的,大家理解吗?整个洪水的审判既是审判又是救赎,你看到洗礼的意义了吗?这个大洪水的洗礼救赎了挪亚一家八口,让他们脱离了神怒火般的审判,让他们进入到了耶稣基督的救恩里,这个救恩是以方舟表达的。所以,大洪水是一个洗礼的预表,这个是彼得对旧约的解读,大家能跟上吗?
接着彼得就要解释这个水洗,大洪水是我们今天接受的水洗的预表,大家理解吗?而我们今天接受的水洗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呢?他说:“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彼前3:21)他解释的是什么意思?这个洗礼不是说洗净我们身体上的污秽肮脏,不是说我们洗个澡,咱们每次洗礼那水不够洗澡的,是吧?重要的是什么?是接受洗礼的人要祈求神借着洗礼洗净你那个污秽了的良心。所以,在我们接受洗礼的时候,接受洗礼的人其实应该有一颗祈求的心,求的是在神面前有无愧的良心,“洗净我吧!”用什么洗净你啊?“圣灵”,圣灵的洗就能够洗净我们,让我们在神面前能够有无愧的良心。大家看到到新约书信同样说明水洗与圣灵的洗之间有什么关系?一致吗?我总结的还是正确的吧?没有矛盾吧?其实讲道就是归纳神学主题,判断你归纳的是不是对的,就是需要看在圣经里边有没有找到矛盾之处,大家理解吗?比如说,为什么我们说灵恩派这个是错的?因为它太多矛盾之处了,它不能够跟整卷圣经的启示整合在一起,那它当然就是错的,大家理解吗?
你看提多书的3章5到7节怎么说?“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借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又看到这两个概念了吗?重生的洗,圣灵的更新,水洗、圣灵的洗同时发生,就带给我们重生,带给我们生命的更新。接着他解释“圣灵就是神借着耶稣基督我们救主厚厚浇灌在我们身上的”,看到“厚厚浇灌”了吗?为什么在咱们教会我会用浸礼?我觉得滴水礼简直没有办法表达这些真理,几滴水怎么厚厚浇灌啊?对吗?所以“圣灵就是神借着耶稣基督我们救主厚厚浇灌在我们身上的,好叫我们因他的恩得称为义,可以凭着永生的盼望成为后嗣。”你被这个圣灵厚厚地浇灌,你得蒙了重生的洗圣灵的洗,结果你就成为神的后嗣了,你就得蒙神给他的儿女一切应许的祝福了,这儿说什么洗呢?那个起点在哪儿?水洗所表达的圣灵的洗,对不对?而提多书里面所说的“圣灵厚厚浇灌在我们身上”,在使徒行传五旬节那一天应验了吗?你看彼得在讲道的时候,他就说:“他既被神的右手高举,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徒2:33)怎么下来的?浇灌下来,就是圣灵的洗,大家理解吗?所以,还上哪儿等别的圣灵的洗呢?受水洗的时候就是受了圣灵的洗,水洗本身那个意义是借着圣灵的洗表达出来的。

你看世界信义宗联会和天主教关于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也这样说:“罪人是因着相信上帝在基督里的救赎行动而称义。靠着圣灵在洗礼中的行动,他们得到救赎之恩,这恩典奠定了整个基督徒生命的根基。”所以,哪样的人才可以受洗?你相信耶稣基督的拯救了,你听了福音你信了,你才能受洗。然后在你受洗的时候,是圣灵在洗礼中的行动给了你一生能够活出基督徒得胜生命的这种恩典的根基,这个恩典的根基是什么?圣灵的洗,圣灵的洗就意味着圣灵的内住,圣灵在你受洗的时刻对你生命的浇灌,而这就是我们一生能够活出得胜生命的基础了。所以,灵恩派在这点上是对的,你若没有受过圣灵的洗,你就没有能够读懂圣经的智慧,你就没有能够胜过老我罪性的力量,因为这一切都不是从我们个人的生命中能出来的,都是圣灵所加添给我们的。所以,一个人要受圣灵的洗,这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灵恩派的问题在哪儿?他们认为受圣灵的洗不是一个重生得救悔改归信耶稣基督的人领受洗礼的时候领受的,而是在之后某个时期才领受的,这不符合圣经,对不对?
下面这个洗礼的定义是我给洗礼下的定义,综合了刚才我给大家从旧约到五旬节到新约使徒们的书信所看到的,还有《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当然还有我以前对洗礼的思考,以及我们在《认识洗礼》的课程中已经传递的总结的那四方面的意义。所以,洗礼的定义是:洗礼是主耶稣亲自设立的用水洗作为圣灵洗礼外在标记与印证的圣礼。悔改归信耶稣领受洗礼的蒙恩罪人藉着以水洗表达的圣灵的洗浸入救恩的全备恩典:罪得赦免领受圣灵内住,成为耶稣基督的门徒,归入基督委身教会,与基督同死同复活。当然,如果我发现这个定义可以改进,我再改进,但是目前为止,我觉得这个定义可以涵盖今天我带大家所综述的所有圣经真理还有教会的神学传统,然后把它们总结在一起的。(在PPT上如果没有用引号的,就是我写的,如果我引用别人的都会用引号引上。大家也这样,如果你引用别人的话,你就说某某人说的,不要说成仿佛是自己说的。)

如果我们明白了洗礼与圣灵的洗之间的关系,那自然很多问题就来了,这就带来了很多实际应用的问题,所以这次准备这篇讲道的过程,我也是做了很多再思考再研究的,你发现我也会给大家一些跟以前不同的建议,因为我透过这样系统地梳理,就更加认定了水洗的同时就是圣灵的洗,还有,两个方面如果缺一,这个圣礼就没有效。那会发生什么?你看,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需要思考了。
第一点,根据我们刚才所读的这些经文,我讲道的这些内容,你觉得受水洗的时候是浸水礼还是点水礼更合乎圣经呢?“浸水礼,厚厚地,”是吧?厚厚地浇灌,洗,然后都湿透,全部要浸在其中,特别是我刚才给洗礼的定义,你发现其实我已经强调了浸水礼,在刚才我给的定义里面,我说的是什么?就是说借着水洗所表达的圣灵的洗,怎样?就浸入救恩的全备恩典。其实这个景象一直都是在我头脑中的,我每一次讲道之前,都是重新在想这样一幅画面,就是我在洗礼的时候,我已经受了圣灵的洗,我已经全人完全浸泡在神的恩典中了,也就是说我全人都是被圣灵充满的,我只是需要把这个活出来,不要让任何我的想法、我的有限、我的软弱去拦阻圣灵要做的工作。所以,在每一次开始讲道之前,我都是默默地祷告:“主啊,我已经完全跃入到你的恩典中了,我已经完全浸透在你的恩典中了,求你的圣灵全然充满我,充满我每一个细胞。”一直是这样的。
所以,从我做的这个定义,大家已经看到我的结论了,是吗?就是浸水礼。因为原来我没有这么绝对过,是不是?但是我透过这一次更系统地把洗礼的内容全部综合在一起看,除了旧约中的洒水表达洁净这个礼仪之外,我找不到任何旧约的依据说是用点水礼,可是我们有那么多从天浇灌、浇灌、灌溉的经文,那为什么一定要抓住那一点洒水就把它作为今天洗礼盛典合法的方式呢?是不是?但是我也不能够绝对地说没有经过浸礼的人就绝对不得救,这个有待我对他们那一派的观点再做具体研究之后才能最后定夺,但是至少在咱们教会,我会采用浸礼的方式,好吗?
从整本圣经中我们看到浸礼是合乎圣经的吧?并且从这个词本身来看它也是合乎圣经的,因为“洗礼”这个词的希腊语是BAPTIZO,我特别查了一下这个词的意思,Richard Hollerman他对这个词做了特别仔细的研究。其实圣经学问太大了,每一个小领域都有的是专家,大家理解吗?你比如说这个词应该怎么解释?在耶稣的年代这个词怎么解释?跟耶稣之前几百年的解释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不对?所以你必须要恢复到耶稣的那个年代来看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那就会有这个方面的专家,大家明白吗?你看这个Richard Hollerman他罗列了十三个权威的希腊语词典中的解释,而这些希腊语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都是在一世纪就是耶稣的年代是怎么解释这个词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所以他对这个词做了充分的研究之后,最后得出了结论,我把他的结论写在这儿,他说:“从这些研究中就使我们足以看出洗礼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在第一世纪的希腊语中几乎没有任何分歧。标准的希腊语词典显示这个词的意思是各种表达‘浸入’的同义词,”他写的都是英文,我把它翻译成中文都是“浸入、浸入、浸入……”因为咱们中文没那么多同义词,所以我也找不出那么多同义的中文词来,但是,你看他翻译成英文就有好多的同义词,to dip,把它蘸进去,然后呢?to immerse,to plunge,to sink, to submerge, to overwhelm,都是一样的,都是浸入,没有洒的意思,所以浸水礼还是点水礼呢?“浸水礼”。
好,接下来这个问题更关键了,一个基督徒,如果他受洗的时候没有真正悔改归信耶稣基督,那他所受的洗礼有效吗?是不是就无效啊?因为他没有内住的圣灵。对于没有真心悔改归信耶稣基督的人,他受洗的时候当然就没有领受圣灵的洗,所以现在很多基督徒都说:“我没有能力啊,我软弱呀,虽然说那个圣灵内住在我的心里,我也体会不到啊,我仍然还是胜不过自己的罪。”那说明什么?没有悔改,就没有受圣灵的洗,大家明白吗?因为你没有受圣灵的洗,是没有这些能力的,所以主耶稣嘱咐他那十一个门徒(因为犹大出卖他,就把他刨除在外了),他亲自栽培了三年之久的门徒,已经有圣灵在他们生命中非常深刻地工作的门徒,圣灵若不在彼得、约翰、雅各他们的生命里做工,他们怎能抛下一切所有的跟随主?是不是弟兄姐妹们?“是。”但是,主耶稣仍然嘱咐他们要等候受圣灵的洗,这就说明受圣灵的洗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因为你不得着圣灵的洗就得不着能力,你就不能够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为主作见证,而主耶稣说直等圣灵降在你们的身上,你们受了圣灵的洗呢,耶稣说什么?你们就必得着能力。所以,看到这个区别了吗?圣灵的洗是划分圣灵在旧约时代的工作和在新约时代的工作的一个分水岭,在旧约圣灵一直工作的,不是不工作,但是从没有像自五旬节开始之后如此丰沛地在他的信徒生命中工作。所以,如果一个人他在受洗的时候没有悔改归信耶稣基督,是糊里糊涂受洗的,那他的洗礼确实就是无效的,因为没有受圣灵的洗。
那接下来,这个问题就更关键了,如果他受了无效的洗之后,虽然是糊里糊涂受洗的,但是在教会中咱们有全备真道的供应啊,他就慢慢明白了,慢慢真的悔改了,那你觉得他还需要再接受洗礼吗?“不需要。”再想一想,需要还是不需要?“需要。”对,这个就是我说的我给大家鼓励的一个改变,因为在这次讲道之前,在我这次系统地研究之前呢,我也是会受到现在咱们整个教会传统的影响的,太多人受洗的时候就是糊里糊涂信的,后来呢,他们悔改归信耶稣了,他们又明白神的话了,又真心悔改了,他们的生命中也表现出了能够胜过老我罪性的能力了,那我从来没有见过教会里边的牧师鼓励这样的信徒接受洗礼的,大家明白吗?“明白。”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对神的话语的认识上都是不断成长的,我们都是在自己的传统中接受了,然后慢慢进步的,那我肯定也是一样的。这次讲道之前,通常我都是鼓励大家说:“哇!虽然你当时是糊涂的,文君,虽然你当时也是糊涂的,但是明显你现在肯定是活出基督徒的生命了,那你没有接受圣灵的洗,没有圣灵的内住,你怎么能够有这样一个生命的状态呢?对不对?所以呢,很明显这样倒推就说明你在洗礼的时候,你可能自己以为你没有受圣灵的洗,但是事实上你受圣灵的洗了。”所以,我都不是鼓励大家再接受洗礼的。
但是,只有宋英,到目前咱们教会只有宋英是原先在别的教会受洗了,可她却明确地说她受洗的时候肯定是糊涂的,她说当时就是因为那个牧师跟她分享自己的见证,也鼓励她受洗,她觉得特别感动,就接受那个施洗了,而且也是点水礼。我昨天特别让宋英跟我分享了一下,我说因为你是唯一的个案,所以你这个见证是很重要的,因为可能关乎到我们教会很多弟兄姐妹的一个决定,我还特别让她给我写了一下,也征得了她的同意,让我可以跟大家分享她的经历。她说,她原先在接受洗礼的时候是没有任何感动的,而且是心里特别乱糟糟的,因为那也是点水礼,受洗完了也就受洗了,那之后呢,慢慢她也不聚会了,就跟不信的人是一样的。
那她听了我们上一期慕道班的课程之后,完整听完了,宋英就觉得特别感动,特别是学了《认识洗礼》那一课之后,她就觉得她原来都是不信的,那个洗能有效吗?虽然我也说“没关系,你现在悔改了就行。”但是,她仍然觉得以前受洗是无效的,真的是好几次特别向我请求:“再给我施洗一次吧!”结果她说她在这次洗礼的那一天,她就特别经历到圣灵的感动,而且她特别确定地知道圣灵内住在她生命中了,她说这个状态也持续了一个星期,她就有特别不一样的经历,就是她也感到自己在众人面前公开见证了自己是主的门徒,所以她要靠着圣灵的大能活出荣耀神的生命,她说这个是跟第一次完全不一样的。
好,接着刚才这个问题,我就要解释原来我鼓励大家的是怎么回事呢?你看彼得、雅各、约翰这些主最核心的门徒,他们在没有受圣灵的洗之前,他们的生命已经表现出了一个信徒迥异于当时世人的生命了吗?表现出来了吧?“嗯。”但是主说还不够,因为当时他们所经历的无非是跟旧约的圣徒一样的经历,圣灵在旧约中一直在任何信上帝的子民生命中做工的,但是没有像新约圣灵的洗之后这样丰沛的工作。那我结论就是这样了,所以大家自己做判断,因为你说:“我受洗的时候没有经历圣灵的洗礼,我当时就是不信的。”未必是对的,也有可能你是信了。但是,如果你自己分析一下,你真的认为自己在受洗的时候就是根本不信的,根本就不明白十字架,“信”不是说全懂,十字架的救恩:我是罪人,罪的结果是什么?是死,而耶稣为我死了,所以我要与基督同死同复活,洗礼就是我的葬礼,过去的这个我埋葬了,从今之后我要向着神活,主,你让我做什么,我是你的,我是属你的,这个就是重生,这个就是信的意思。
如果你确实在洗礼的时候,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是糊里糊涂信的,根本就没有归信耶稣,这个洗礼还有效吗?那就无效,根据咱们今天讲道对圣灵的洗和水洗的关系的定义,根据《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的定义,是不是就是无效的?“是。”因为你缺了一环嘛,好,那从本质上来说,你受过洗吗?“没有。”对,就没受过洗,是不是?因为你受的洗是无效的洗,那事实上你就没受洗,但是你现在信了,信而受洗必然得救,所以是这个逻辑!虽然说我们也有生命的改变,就像我们中间特别认真的慕道友一样,比如说牛茜,慕道的时候明显圣灵就在她生命中特别动工,还有邵姐,是吧?明显的圣灵就在邵姐的生命中特别动工,你会发现好多慕道友听讲道理解得“哎呦!比我们好多基督徒还更清楚,比我们还更渴慕。”这是谁的工作?圣灵的工作,他们明显已经悔改了,归信耶稣了,还需要受洗吗?“需要。”为什么需要?这是耶稣设定的圣礼,水洗要表达的是圣灵的洗,因为圣灵的洗要带给我们的祝福是无限量的,跟原来在旧约年代那个圣灵的工作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那如果接受了无效的洗礼后,真心悔改归信耶稣基督的门徒没有再接受有效的洗礼,他们会得救吗?这也是原来我的一个问题,如果说“信而受洗就必得救”,虽然他们受洗了,但是当时没信,所以受洗是无效的,后来他们真悔改了,只是没有再受洗,他们得救不得救?如果你不明白,也真的没有人教你这个洗礼的意义,你就得救了,大家理解吗?因为我们自旧约到新约都是因信称义,因为没有人教你,我也是因为这次讲道,用特别多的时间和精力刚刚系统地把所有我能够找到的资料去研究去看,大家理解吗?假如说咱们教会有一个以前受过洗的,但是他受洗的时候明确知道自己不信的,后来他也悔改了,现在他已经去世了,当然咱们教会没有这样的人,假如说是这样,他现在在天堂吗?“在。”因为他是按照自己所信的在生活。但是,今天我讲了这个道就不同了,大家理解吗?如果我讲了这个道之后你真的被说服了,你说:“哦,如果我当时受洗的时候没信,这个洗礼就是无效的,其实我现在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没有受过洗礼的人,那信而受洗才能够得救,所以我要接受洗礼。”大家明白这关系吗?那这个决定谁来做呢?自己做。
这个就是洗礼与圣灵的洗之间的关系,那因着这样的关系是这么清晰,这个是很反主流的,大家明白吗?其实现在绝大多数的教会就是对我们教会这种洗礼的方式已经感觉太严格了,比如说我在香港上课的时候,当我说对每一个要接受洗礼的我还得评估,还让他们做见证,他们都觉得“唉呦,你这不是会影响别人受洗吗?”现在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今天我们有洗礼啊,赶紧来,赶紧来,谁愿意洗就给谁洗。那通过今天的讲道,你会发现对洗礼的要求更严格了吧?所以我会更严格,就是说我会更加多问一些问题,以使决定受洗的人他们真的做出了决定,他们真的明白自己再按照老我这样的方式去生活,结局就是死,就像你癌细胞已经扩散了,不治就会慢慢扩散,你别以为等你想接受治疗的时候再接受治疗,那不一定能治疗了,大家明白吗?如果我们现在不悔改归信耶稣基督,你别想着说我死的时候再信,你怎么知道你死的时候还有能力归信呢?所以一定要悔改归信耶稣基督。所以我会更多问一些问题,我也在求主给我智慧,因为现在教会人越来越多了,一对一呢,可能都做不到了,或者我来设计一些问卷,还有一些问题,总之,能更加帮助慕道友在决定受洗的时候他们确实已经决定了踏上跟随耶稣基督的道路,这样,他们就会在洗礼的时候经受圣灵的洗了。那我们已经受洗的弟兄姐妹,我们自己评估自己决定,好吗?然后,谁要是说我还想受洗,我就不再像以前老说服大家“不用不用”哈,大家明白吗?
好,大家清楚了吗?洗礼和圣灵的洗之间的关系清楚了吗?那我们清楚了之后,我们也别老是鼓动别人没信呢就受洗,说:“洗了再说,洗了再说哈,你一受洗,你就能够有神给的恩典,你不受洗,你当然就不可能读懂圣经啊?”但是,问题是你要不悔改,不真心归信,你受洗了也没用,大家理解吧?
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就讲今天讲道的第二个大的方面了,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之间的关系。好,大家累吗?如果累的话自己祷告一下:“主啊,加添给我能力,让我能跟上今天讲道的内容。”因为它是非常神学的论述,大家看到了吗?它是特别多经文的综述提炼,大家是需要求主赐智慧才能够跟上这些思路的。
那我们接下来就讲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之间的关系。我直接用斯托得牧师的话,他说:“圣灵的充满是圣灵洗礼的结局。”读一下斯托得的话:“圣灵的洗是指一次永远赐下的恩赐;但对于圣灵充满,我们却要承认,这份恩赐必须不断地、更深地去支取。……圣灵的充满乃是圣灵的洗的结局。”他用了“结局”,我没有看英文,我猜应该是end,就是说这个词它包含着目的、指向的目标,也就是说你要做一件事情要达到一个什么终点,你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他用的结局,我开始想给他改一下,翻译成目的,但我觉得目的还是有点太单薄,大家理解吗?所以就用结局。圣灵充满是圣灵洗礼的结局,也就是说我们在受水洗的时候,我们领受了圣灵的洗,圣灵为什么要给我们施洗?为什么?就是为了要充满我们,要时刻充满我们,这就是圣灵给我们施洗的目的,他就是要充满我们,所以受圣灵的洗一次完成。圣灵的充满呢?圣灵一直要充满我们,你可以拒绝圣灵的充满吗?可以吗?可以啊,你只要一犯罪你就拒绝圣灵的充满了,圣灵虽然迫不及待地要充满我们,但是上帝不会操控我们,上帝让我们自己选择,要允许要欢迎要渴望他的圣灵充满我们。任何时候我们只要活的是老我,什么就充满我们了?罪就充满我们了;什么时候我们治死老我呢,圣灵就充满我们。大家理解这个含义吗?
大家再看看我对洗礼的那个定义,洗礼是主耶稣亲自设立的,用水洗作为圣灵的洗的外在记号的圣礼。你把自己受洗的过程带入这个定义里来,你想想自己受洗的时刻,你受洗就是你在受圣灵的洗的外在记号,悔改归信耶稣领受洗礼的蒙恩罪人,借着水洗表达的圣灵的洗,浸入救恩全备的恩典,就是洗礼四个方面的意义,你就一直要持续地把这意义活出来,任何时刻我们都有责任让圣灵充满我们,你想想,既然水洗表达的是圣灵的洗,所以下次我在施洗的时候,任何弟兄姊妹也不要再跟我挣扎,还没完全泡进去呢,就非得挣扎着要起来,不要这样,大家明白吗?因为这些都非常有含义的,因为我们不能够容让生命中任何一块儿不被圣灵充满。
用水洗表达的就是圣灵的洗,所以当你全人都在这个水里的时候,水洗又是水又是火吧?是审判吗?是审判,你全人都要死光光死的透,你不要留一点不死,大家明白吗?你什么都得死,你老我的一切都埋葬了,所以下次老我再起头挑动你:“瞧瞧,为什么现在舞蹈赞美团这么受重视?我们唱诗班就这样冷冷清清?神太不公平了。”这谁呀?老我,你这会儿圣灵充满了吗?没有,你要回想在洗礼的时候,在你完全淹没在水里的时候,那个也是对你老我的一个审判,那个是火,是要把你老我所有的罪都烧光烧尽的,现在是不是罪?是。或者你心里冒出一个念头:“我付出这么多,怎么连一个感谢我的人都没有?”这是罪吗?是,因为我们的新我是荣耀谁?荣耀基督,对吧?我们老我呢?想荣耀谁?想荣耀自己。所以这些都要烧光,你有一点都不可以,你说那个点水礼是不是没有表达这个意义啊?“是。”所以,你就一直想着这个意义这个图画,你浸到了神丰满的恩典里,你要把这个事实活出来,就是圣灵充满了,大家理解吗?
那在整个使徒行传中,我把所有圣灵充满的经文都摘出来,然后我把它们归了几类,我发现使徒行传里面让我们看到了三类的圣灵充满。第一类的圣灵充满就是领受了圣灵洗礼的圣徒理当活出来的与所蒙的恩相称的生命常态。所以,一个基督徒受洗了,假如你真的悔改,真的是归信耶稣基督了,你活出来的常态就应该是什么?“圣灵充满。”你刚刚受洗可以被圣灵充满吗?可以,因为我们每一个基督徒生命的常态就应该是圣灵充满的,应该是浑身全都是湿透的,全都是被圣灵所浸满的,看到这比喻了吧?那你看使徒行传6章3节:“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你觉得这儿描述的被圣灵充满表达的是不是一个信徒活出来的与所蒙的恩相称的生命常态呢?为什么我选了这节经文?在团契的时候有弟兄姐妹问这个问题,说:“你看哈,被圣灵充满的人必然就是智慧充足啊,必然就会有好名声啊,为什么还把这三个并列在一起?”必然吗?不!一个黑帮老大今天受洗了,真的悔改了,他受了圣灵的洗,他真的活出与他所蒙的恩相称的生命,他是不是第二天就应该是圣灵充满的?但是第二天他是智慧充足的吗?不是,大家明白吗?你刚刚受洗,刚刚出生的小婴儿也应该是圣灵充满的,但是智慧的充足是你要不断地活在圣灵充满的状态下慢慢成长慢慢积累的,是成熟的标志。所以,这儿把这三个词放在一起不是重复,大家理解吗?这儿描述的就是基督徒活出来的生命常态理当就是被圣灵充满的。
那包括使徒行传11章24节“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这都是对一个信徒生命的描述,应该是常态,但是事实上,就现在客观的现象而言,它不是常态,以至于若有某些弟兄姐妹他们被圣灵充满,人人能看见的,都会觉得“哇!你看看那个伽怿,怎么刚信主不久就被圣灵充满了?”就觉得像是新闻一样了,“牛茜怎么刚信主不久就被圣灵充满了?”但是,事实上这应该是特例吗?不是,是我们每个基督徒都应该活出来的。所有受过圣灵的洗的人都应该活出来被圣灵充满的生命,那这个生命是什么生命?圣灵掌管我们的全人,我们整个的身体,无论思想,无论语言、舌头、手,我们都要完全地降服于神的心意,这就是圣灵充满,这就是基督徒生命的常态,大家理解吗?

那另一个层面,我看到使徒行传里面描述的圣灵充满是神为装备我们服事他赐下的恩典。你看使徒行传2章的1到4节,我们一块儿读一下,预备开始:“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当时他们被圣灵充满,那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他们得到能力,因为主早在使徒行传的1章4到5节和8节就应许过了,你看使徒行传的1章8节, 4到5节我们读过太多遍就不读了,“但圣灵降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怎样?“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所以,第二个圣灵充满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是神为了给服事他的门徒们加添能力而赐下的恩典,这个是圣灵充满。

你看这方面还有保罗,当保罗信主的时候,亚拿尼亚为他按手祷告是吧?你看在使徒行传9章17节的这个祷告中 :“亚拿尼亚就去了,进入那家,把手按在扫罗身上,说:「兄弟扫罗,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主,就是耶稣,打发我来,叫你能看见,又被圣灵充满。」”这儿强调的是什么?因为上帝要差派保罗去承担做外邦人使徒的责任,所以他借着亚拿尼亚给保罗按手,让他被圣灵充满,这时候描述的圣灵充满所强调的就是给他加添服事所需要的恩典和能力。
而圣灵充满在使徒行传中,也让我们看见圣灵充满是因我们在患难中向主忠心神赐下的恩典,特别是在困难的处境中,在逼迫中,在挑战中,如果门徒还能够向主忠心,主保证用生命充满我们,这个也是我自己特别经历的。那我们看使徒行传4章的7到8节,谁被圣灵充满了?“叫使徒站在当中,就问他们说:「你们用什么能力,奉谁的名做这事呢?」那时彼得被圣灵充满,对他们说:”彼得和约翰还记得吗?因为传福音,因为医治了瘸子,他们被关在了监牢里,第二天他们被提到公会受审,害怕吗?一个软弱的人应该害怕吗?“应该”,但是彼得和约翰仍然向主忠心,他们没有退缩,没有逃跑,没有放弃信仰,主怎么样?以什么样的方式鼓励他们?就用圣灵充满他们,而这个充满不光是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就加添了他们在这困难的处境中为主做见证的能力。
还有谁被圣灵充满?4章31节,彼得和约翰回到门徒中间,他们跟门徒们讲述了自己被逼迫被恐吓的过程,那门徒们害怕了吗?没有,也没有退缩,没有说:“唉呦,风声真紧!唉呦,可了不得,咱们赶紧各回各家,等那个风声过了咱再来聚会。”你要这样的话圣灵会充满你吗?不会,他们没有退缩,尽管他们已经受到最高权力机构公会的恐吓,他们也没有停止聚会,而是集体祷告,他们依据神的应许祷告,求神坚固他们,赐他们信心,赐他们胆量,赐他们口才,让他们一边能够行神迹奇事,一边把主的道传出去。主喜悦他们吗?“喜悦。”就怎样?“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所以你看,圣灵充满是我们在困难的处境中向主忠心神给的赏赐,而这个赏赐又带出我们更大的对主的委身和对主的奉献,是不是?这些都是圣灵充满的结果。
司提反在殉道之前,司提反面对全民对他的指控、对他的诋毁、他们还要拿石头把他打死这样的危险,司提反有没有退缩?“没有。”有没有放弃信仰?“没有。”上帝喜悦他吗?“喜悦。”上帝喜悦他,以什么方式表达神对他的喜悦?就是圣灵的充满,所以,“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神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徒7:55)大家看到在困难的处境中,如果门徒们向主忠心圣灵就必会充满他们吗?今天一样吗?今天是一样的。

我们接下来再看,在使徒行传13章的8到9节又发生了什么事件呢?他们在塞浦路斯岛的时候,本来那儿的方伯要信主,但是有一个行邪术的以吕马抵挡神的道,那在这样的抵挡中,保罗和巴拿巴没有退缩,是吧?保罗继续宣讲福音,保罗就被圣灵充满,他就定睛望着这个以吕马,然后保罗就咒诅以吕马,让他眼瞎,当时方伯就信主了。你看到保罗也是在困难的处境中仍然坚持传福音为主做工,而神用圣灵充满奖赏他吗?添加给他更大的工作能力。
到了使徒行传13章的51到52节,就看到保罗和巴拿巴他们到彼西底的安提阿传道,他们被逼迫被诋毁被赶出了城,如果是你的话,你的心情会如何?心情低落,心情沮丧,觉得也没啥工作成果,“唉呦,这个差事真是太苦了!”如果我们这样想的话圣灵会充满我们吗?“不会”,我们活的是老我,是吧?我们也没有向主忠心。而保罗和巴拿巴他们向主忠心,他们就按照主早在福音书里边就给门徒的命令,主不是说吗,你要到一城,他们如果不听你传的福音,你就跺跺脚要离开他们,你不用否定自己,不用自己感到沮丧。那你看他们就跺跺脚,就往以哥念去了,继续传福音,他们没有因为在彼西底的安提阿遇到逼迫而停止传福音的脚步,神喜悦他们吗?喜悦他们。喜悦他们就会用什么来奖励他们?圣灵的充满,这就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大家明白吗?结果门徒们就满心喜乐,又被圣灵充满。

今天这些经历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吗?会不会?这些都会!因为这些经历都是上帝借着圣灵的洗要达到的结局,就是要让我们活出被圣灵充满的人生。所以,我们到了新约书信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上帝借着保罗命令我们要持续地追求被圣灵充满。我们一同来读一段非常重要的经文,以弗所书的5章18到21节,预备开始:“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又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
如果我们不回到希腊语的原文,我们看到主发出的是几个命令?一个负面的命令“不要醉酒”,是吧?因为“酒能使人放荡”,然后有几个正面的命令?我们如果看中文,有五个命令:“要被圣灵充满”,“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凡事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又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所以,中文看来是五个命令:被圣灵充满,彼此对说,赞美主,感谢神,顺服。
同样回到希腊语,这儿是一个动词,一个命令,什么命令?就是“要被圣灵充满”,他是用“不要醉酒”作为反面的一个烘托,是一个反比。一个被酒充满的人会怎样?会胡言乱语,生命完全不受控制,他的理性、意志、情感会全面地被酒精抑制住。而一个被圣灵充满的人呢?你的理性、意志、情感会全面被主的灵激活。我在讲道的时候,我被圣灵充满的时候,大家是不是也觉得我的思路更快?我的语言也更流畅?!然后我的感情也更充沛?!我讲道之后,下一个星期我为主做工的行动力也会更加坚定?!“是。”你就会发现圣灵充满我们,他就会全面提升我们的人性,人性跟罪性是不一样的,大家明白吗?而酒精充满一个人他就被全面抑制,你会发现一个被酒精充满的人语言也不成了,叽里哇啦,说不清楚,是不是这样的?思路呢?也是糊涂的,更没有行动力。
在大学董津涛跟我交朋友的时候,我们第一次吵架的原因就是因为喝酒,本来约好他晚上到我宿舍找我,结果我等了一晚上他也没来,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呢?原来他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他一个人喝了八瓶啤酒,当然就喝醉了,他心想喝醉了就先到操场上醒醒酒吧,结果一下就摔到跳远的沙坑里了,然后那天晚上就再也没走出来。他说当时他心想:“欸,那不是操场的栏杆吗?”他就调动自己的腿要往栏杆那里走,咦,怎么一转,又回来了?又跌在沙坑里了。所以你会发现一个被酒精充满的人,他的能力是不是就被全面抑制了?自己的行为也都不受控制,连最基本的功能都没有办法发挥。而被圣灵充满就截然相反,你的理性会是高度清晰的,你的情感会被神的道高度地圣化,以至于还能够流泪,是吧?然后,心里生发出那么深的对上帝救恩的感恩之情,以及真的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完全奉献给主的心志,这些都是圣灵充满带给我们的,同时我们的情感也丰沛,对吧?你的创造力行动力都会得到提升,而且更重要的是圣灵的果实之一就是节制,你是可以管得住自己的。反观被酒精充满的人,就是放纵,他是无法有任何自制力的。所以,看到这两个截然相反了吗?
我为什么解释为截然相反?因为灵恩派解释“圣灵充满”也用这段经文,他们是把它解释为类比,这就不同了,大家明白吗?所以,你就会发现为什么梁琼月会说:“你们晃脖子一晚上也不累,你们被圣灵充满!”对灵恩派的解释来说,当然这是被圣灵充满,为什么?“因为圣灵不受你控制,明白吗?因为你不受控制地脖子就晃了一晚上,这当然就是圣灵充满!就像一个人被酒精充满了,你怎么能够管得住自己呢?所以同样的道理,圣灵一充满你,你当然就无法自制了!”有的表现是哇啦哇啦就开始说方言了,我们同学所在的教会表现为人们成串成串地满屋子放屁,还有人是无法自制地倒地,这些行为都被他们解释为圣灵充满,大家明白吗?因为他们认为上帝用酒精充满来做类比,你看到解释圣经的方法有多重要了吗?这不是类比,这是反比,上帝说不要被酒精充满不要醉酒,而要被圣灵充满,大家明白吗?
而我们看这个希腊语的语法,整个的命令就是“要被圣灵充满”,剩下的四个标蓝的字同样是分词,所以命令只有一个,就是“被圣灵充满”。如果跟希腊语的语法相比,我们中文仿佛没语法一样,是不是?实际上你看它原文的语法,“要被圣灵充满”它的语法结构是现在时命令语气被动语态,你看这些咱们中文都是看不出来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先说现在时命令语气,命令语气我原来讲过,很少有人说话是用命令语气的,所以只要在圣经里面我们看见了命令语气,那就是军令一样,你要马上执行!不是说我们作为基督徒,你还能够容让自己的生命有不被圣灵充满的状态,“哎呦!真是感谢主,一天醒着十七个小时,我已经有十个小时都被圣灵充满了!”听从神的命令了吗?没有,因为这是命令。现在时是什么意思?一直持续,现在时的意思就是一直持续,这是主发出的命令,我们要一直被圣灵充满,没得妥协。你任何没有被圣灵充满的时刻,就是没有活出圣灵的洗的终极意义,我们就轻忽了主耶稣所赐给我们的伟大的救恩,大家明白这个概念吗?所以要一直追求被圣灵充满。
而它是被动语态,这向我们说明什么呢?如果是主动语态呢?“我要让圣灵充满我!”圣灵就好像变成什么了?这也有一点像灵恩派对圣灵的那种不太敬畏的观点,似乎把圣灵理解成了一个任由我支取的能力,“我要让圣灵充满我”,所以主动权在谁那儿呢?在我这儿,如果把自己比喻成一个汽车的油箱,把圣灵比喻成汽油,那就是我油箱门一打开,管子一插入,装多少谁说了算?我说了算。不!这是被动语态,被动语态就是要让我们明白我们能够被圣灵充满,这是神给我们的恩典,我们是被圣灵充满的,而不是圣灵任由我们支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大家明白吗?可是它这个被动语态的语法又特别精妙,它是一种特定的被动语态,是驱使性或者叫允准性的被动语态,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被动语态虽然说你是被动的,但是你是被圣灵充满的,可是你被圣灵充满却不是跟你无关的,是你做了什么而驱使的,是你做了什么而允许的,看到圣经是多么奇妙,希腊语的语法是多么精妙吗?这就是神给我们的命令。
我们要持续不断地每时每刻都追求被圣灵充满,那我们怎么来追求被圣灵充满?被圣灵充满的这个句法结构我们明白了吧?就是我们任何时候、随时、一直都要追求“被圣灵充满”,圣灵是神,我们理当对他充满着敬畏,他不是依据我们的好恶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是他是神!我们是被他充满的,圣灵充满我们是神给我们的恩典,但是这个是驱使性的被动语态,说明这个过程不是跟我们不相关的,我们做什么直接决定了我们会不会进入到被圣灵充满,奇妙吗?奇妙。那我们读一下跟这里“被圣灵充满”平行的歌罗西书3章16到17节,好吗?预备开始:“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无论做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借着他感谢父神。”你觉得歌罗西书3章16到17节跟以弗所书5章18到21节是不是特别平行?而这两段平行的经文就特别能够帮助我们明白你要被圣灵充满,这里边有一个特别的内涵,就是你要被什么充满了。歌罗西书没有说你要被圣灵充满,它说的是什么?你要“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所以“要被圣灵充满”,你是没有办法离开神的道的,一个对神的话根本就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他怎么能被圣灵充满呢?大家明白吗?所以,你让神的道来掌管你整个的全人,把神的道丰丰富富地存在你的心里,并且按照神的道去生活,这就是被圣灵充满,这就是神让我们追求的,是不是?
接下来看四个分词。如果说我们“被圣灵充满”了,以弗所书5章19节到21节从中文来看,那明显就是命令,是吧?但是实际上从希腊语法来说,下面这四个分词最直接的就是被解释为结果的,绝大多数释经书也是把它们解释为结果的。我们看到这是四个副词性的分词,副词性的分词既可以表达“结果”,也可以表达“方法”,当然在所有我研究的那些释经书里,我只找到了一本释经书是把这两个表达结合在一起的,实际上我的观点是把它们结合的。我们先从“结果”开始说,当一个人被圣灵充满,因为以弗所书讲的是教会,你发现在以弗所书里从来没有个人性被圣灵充满的这种描述,它是教会性的,就是说当我们的教会被圣灵充满,当然就是我们每个弟兄姐妹被圣灵充满,那就会有什么四个方面的表现呢?所以,这四个副词性的分词“对说,赞美主,感谢神,顺服”就是表现。它就会表现在“对说”,我们每个弟兄姐妹彼此之间说话,哇!你有想过吗?我们之间交流说话,这个是圣灵充满的一个标志,言外之意你要谁也不理,你跟任何一个弟兄姐妹断绝交通,你肯定没被圣灵充满,大家理解吗?
所以,第一个表现,我们爱说话的弟兄姐妹有福了!你看圣灵充满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说话,互相说话。但是说什么话?不是说闲话,闲聊天,说的是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赞美神的话。看歌罗西书,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干嘛?“彼此教导,”因为神的道丰丰富富地存在我们心里,“互相劝戒”,是说这样的话,这就是圣灵充满的标志,大家明白吗?第二个表现是什么?圣灵充满的第二个结果,就是赞美主,你看当我们被圣灵充满的时候,我们就要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当然我们也要击鼓弹琴赞美主,是吧?看周六我们舞蹈赞美团被圣灵充满吧?被圣灵充满的表现就是赞美主。
第三个表现呢,被圣灵充满的结果,就是凡事都感谢神,“凡事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你看这些特别重要,你也可以作为反面的标准来衡量,比如刚才我说的,你跟弟兄姐妹之间不是全不说话,你就跟几个人,你特烦他们,不跟他们说话。那你肯定就得立刻悔改,这就是没有被圣灵充满的标志,大家明白吗?被圣灵充满,我们就会赞美主;不被圣灵充满,我们的老我呢,就会埋怨主,是不是?我们若被圣灵充满,我们就会凡事感谢神;而我们不被圣灵充满呢,跟刚才的赞美程度差不多,我们也会尽是发怨言,起争竞,不感谢,而且不感恩,不满足于神给我们的各种恩典,我们总是贪恋别人的,“有什么可感谢的?我还有什么可感谢上帝给我的恩典呢?”
在上次初信栽培,有慕道友说听了我讲的父母营课程,就感觉我像是站在高峰上,他说:“我就像是在山脚下,我特别气馁,就觉得总之也赶不上,放弃了吧。”这是什么心态啊?不感恩啊。我也同样的,我也可以不感恩,每每我想到我跟保罗的差距,我都可以想:“你说上帝为什么给保罗那么多恩赐,干嘛不给我?!”大家明白吗?但是如果我们被圣灵充满,我们就为神给我们的一切而感恩。“哦!你看伽怿腿多长,上帝为什么就给我这又短又粗的腿?”大家明白吗?“唉,为什么那个姊妹那么漂亮,我就这么,不说丑吧,反正也不算美女,是吧?”你看,你总是不满意神给自己的,总想要别人的,这就是我们老我的状态。而我们一旦被圣灵充满,我们就完全改变了,我们就开始感恩神给我们的一切,是吧?所以,我这个腿就是非常好的,我现在明白是上帝为了让我能够讲道,特别是在洗礼盛典的时候,可以一站,就能从早站到晚而特别预备的,是不是?哇!感谢主!所以我们被圣灵充满,我们就什么都感谢神!不被圣灵充满我们就觉得神给我们的什么都是不够的,“欸,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聪明那么乖巧那么孝顺,我这孩子怎么就……?”你看,都是不满足。
“被圣灵充满”还有一个什么表现什么结果啊?就是彼此顺服,“又当存着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我们就不再强求自己的看法,我们原来都是:“你得听我的!”“诶,凭什么我听你的?我就得坚持,我就觉得这样做对!我才不听你的,你们都应该听我的!”是不是?但是如果我们一被圣灵充满,我们就带来关系中的彼此顺服。比如说今天的爱宴,“雪合,一会儿咱们吃啥?”“会有特别丰盛的菜,有翟弟兄做的黄焖鸡……”假如有一个姊妹说:“翟弟兄,给换个牛肉行不行?我特别想吃牛肉!”你要是原来的老我呢?“嘿!给你做就不错啦!你这不但不感谢,你事儿还挺多!还想吃牛肉?偏不听你的!给你点颜色看看。”大家明白吗?但是,不!因为被圣灵充满,我们现在就可以说:“你真的想吃牛肉吗?那行。”大家彼此顺服,大家理解吗?可能有另外一个姊妹虽然特想吃黄焖鸡的,可是看看这个姊妹这么想吃牛肉,那就让她吃牛肉吧。你看我们在所有非原则的问题上就都会彼此谦让,为什么叫“存着敬畏基督的心”?这就界定了原则问题,因为你在原则问题上是不能够去顺服对方的,如果他让你做的是违背神心意的,那当然不能顺服他,大家明白吗?
四个表现好不好?从语法的结构上来说,它是副词性的分词,它同时也具备方法,就是也可以表达“方法”,副词性的分词是特别复杂的,它同样也可以表达“方法”。反对把它解释为方法的解经家都会认为:这样解释不是就促成好像圣灵充满我们是能够被我们决定的吗?大家明白吗?所以在解经上就有这样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是我觉得:“不!这两个是合二为一的。”因为我们整个就在神的一个大的恩典中,圣灵的充满是神的恩典,同时神也让我们主动去追求“被圣灵充满”,自然他就会指导给我们一些方法,让我们去照着做,这就是驱使性的意思。我们这样做,我们的行动就会影响到圣灵是不是充满我们,这个是不矛盾的,所以,我觉得最丰满的对这段经文的解释,就是它既表示目的也表示方法。
表示啥方法呀?你如何被生命充满?假如现在你明显感到自己灵里特别枯干,没有被圣灵充满,你也发现你跟伽怿的关系是破裂的,你想要被圣灵充满吗?怎么做?跟她说话去,大家理解吗?你现在对自己的处境,心里边正充满了抱怨,充满了埋怨,这个状态肯定是没被圣灵充满,你要被圣灵充满吗?怎么做?赞美神!你现在就赞美神,试一下,你看看会有什么区别?你现在正在羡慕别人拥有的,就觉得神给自己的什么都不好,你要被圣灵充满吗?做什么?感谢神!“主啊,感谢您!感谢主没有给我特别长特别细的腿,要是这样的话,我是没有办法站好几个小时的呀!主啊,我感谢您!”你在各种处境中都要想到的是神把什么恩惠给了自己,要感谢他!你这样操练,当然你就会脱离老我的罪性,就会经历圣灵充满的,对不对?
再比如,别的弟兄姐妹提出一个不违背圣经原则的问题,你就跟他较劲,就不听!我偏不听!你被圣灵充满吗?肯定不会被圣灵充满,那你怎样做就能被圣灵充满?你马上悔改,祷告说:“主啊,这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求您帮助我,让我向这位姊妹顺服”。你会经历圣灵的充满吗?会经历圣灵充满的。大家看到新约圣经是多丰富吗?一节经文就有这么丰富的含义,所以我们要彼此顺服。我觉得马丁路德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基督徒是最自由的主人,为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束缚;基督徒又是最忠心的仆人,为众人之仆,受每一个人管辖。”所以,因着这样的缘故,我们要彼此顺服,而彼此顺服就是我们被圣灵充满的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

我翻译了陶恕的一本英文书《陶恕论圣灵:366天灵修》,他有一大章都在讲圣灵的充满,我把里边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两个段落摘录出来,我把它翻译成中文来鼓励大家。陶恕说:“被圣灵充满最首要的前提是将身体献给神(罗12:1-2)。”我一边读一边讲吧,就是刚才我们所唱的那首赞美诗,保罗在罗马书1到11章系统地论述了救恩的神学之后,到12章就进入到应用的阶段,所以12章的1到2节是保罗从神学的论述到实际生活应用的一个转折点,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经文,大家都应该会背吧?父母营我也用过这段经文,保罗说:“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明白了救恩的真理,我们就当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我们要向着老我死,向着神活,就是这意思!我们就接受洗礼了!我们在接受洗礼的时候,就接受圣灵的洗礼了!而我们每天就要把这个事实活出来,大家明白吗?我们每天要活出来的事实没有什么新奇的,就是我们在受洗的时候应该已经借着圣灵铭刻在内心深处的这个伟大的真理,我们全人不是湿透了吗?大家明白吗?献给谁了?献给主了。当然保罗在这儿想象的是另一幅画面,就是旧约中献燔祭的那种场景,献燔祭就是全烧,不能留下任何东西的,如果献一只羊为燔祭,就要把羊身上所有的东西都烧在祭坛上,完全献给神。我们也是一样,我们全人都要献给神,陶恕说这就是什么?圣灵要充满我们的首要前提,为什么?因为陶恕说“圣灵不能充满他自己不拥有的人”。虽然事实上神应该拥有我们,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献给神,你没有把自己献给神的那个时刻,神拥有你吗?没有!那圣灵就不会充满一个神不拥有的人。所以,陶恕说:“你准备好将你的心思、你的身份、你的灵、你的爱、你的雄心、你的全部都献给神了吗?这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 ”
弟兄姐妹们,大家预备好将我们的全人都献给神了吗?我们把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思献给神,好不好?那就意味着我们让圣灵借着神的真道充满我们,你觉得这样好?还是用各种你自己的想法充满自己的思想好?当然我们把自己完全献给神,这是神给我们最大的恩典。只有我们真这样做了,我们才能够让圣灵充满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经历不到圣灵的充满,就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踏上完全把自己献给神这条道路,大家明白吗?如果我们真的决定为基督而活了,我们真的决定把我们的全人奉献给主了,陶恕说什么?“如果你奉献自己为基督而活,圣灵将势不可挡迫不及待地寻求认识你、高举你、光照你,充满你并祝福你。”
这是千真万确的,这也是圣经自始至终完全向我们显明的真理,还记得旧约哪一卷书吗?我有点忘了,应该是历代志吧,就说神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找一个向他忠心的人,如果上帝找到了,就要加大能力给他,就是这样的。你看陶恕说:“教会存在的目的就是荣耀基督,而荣耀基督就是圣灵的工作。”什么意思?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完全奉献给主了,我们为荣耀基督而活了,而圣灵的工作就是要荣耀基督的,所以圣灵必然充满我们。大家明白吗?
所以我们要持续追求被圣灵充满,并且我们也要活出被圣灵充满流淌活水江河的生命。我们再读一下约翰福音7章37到39节这段宝贵的经文好吗?这是主耶稣给我们的亲口应许,我们一起带着感情来读,来,预备开始:“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 大家看一下,耶稣这句话说人若渴了可以到他这里来喝,信他的人就如经上所记“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这个从他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是指着什么说的?你看河又来了,水又来了,是吧?耶稣说指的就是圣灵,指信他的人要领受圣灵说的,约翰特别解释说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
大家明白圣经里边所说的赐下圣灵是什么意思吧?当然就是指五旬节圣灵的浇灌,圣灵从五旬节开始就要亲自在信徒生命中施洗了,这个圣灵的浇灌,这里边所谓的赐下圣灵来,就是指我们受洗的时候所领受的圣灵的洗。当然不是说耶稣没得荣耀之前,圣灵就从来没在这个世界上工作,大家明白吗?因为从旧约到新约,圣灵一直在工作,从旧约到新约任何归信上帝的人都是圣灵的工作,但不是新约里耶稣所应许的圣灵的工作,大家记得吗?所以,圣灵的洗重要就重要在这一点上,因为他要把我们带向一个崭新的境界,一个更丰沛的恩典的浇灌,主耶稣形容说就像活水的江河一样要从我们的生命中涌流出来。

这个是主耶稣什么时候说的话?约翰福音7章37节说:“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这是住棚节的最后一天,住棚节一共有七天,最隆重的庆典发生在第七天,所以这儿说是最大之日。斯托得牧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他说在住棚节期间,每天都有特别多姿多彩的各种神圣的庆典,其中一个庆典的盛礼就是每天早晨都会有一个祭司带领游行的队伍,这个游行的队伍先要去西罗亚池取水,这个祭司会手拿金壶在西罗亚池取满满一金壶的水,然后把它带回到圣殿,把这个水浇在祭坛的西边,这个仪式所表达的意思就是纪念上帝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旷野四十年给他们的供应。同样,这个礼仪也在眺望约珥预言里边那个圣灵的浇灌,圣经是非常奇妙的!主耶稣就是借用了这样一个在住棚节期间游行的典礼,在这个典礼过程中,主向所有的以色列人发出这样的预言,那个水是指谁?主就直接指向了他自己,所以你要到我这里来喝,这所预表的就是圣灵的洗礼,大家明白吗?斯托得牧师对这一段经文的诠释特别令人感动,因为我在读他那本《当代圣灵工作》的时候,我特别被他下面的这两段话感动,所以我就把它抄在这儿了,我们看斯托得怎么解释主耶稣说的这句话:
他的话(主耶稣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乃是将两幅生动的图画结合在一起。第一幅是描述:大热天之下有位旅客又累又渴,太阳无情地射在他身上,他的水用尽了,口干舌燥,嘴唇裂开,脸孔发烫,全身失水。他何等巴望得着水来解渴。这个人代表与基督相离的每一个人(无论距离多远)。第二幅图是一块干涸的地,热带的太阳把地烤得坚硬,河床都干了,树丛、灌木都枯萎了,动物因没有牧场而呻吟。这块地渴望着水。这是没有神的世界、世俗社会的光景,干涸、不满足、饥渴。……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经历这种解渴、更新、使人生气蓬勃的充满?答案是:‘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这里有两句话,但条件只有一个,来到耶稣面前与相信他没有区别,因为到他面前来喝,就是凭信心来到他面前。此处的动词(渴、来、喝、信)都是现在式,因此我们到耶稣面前,不只是一次,带着忏悔与信心,乃是以后不断要来,不断要喝,因为我们不断会渴。…… 供我们喝的水,成了活水的江河。我们不能将所领受的圣灵留住。正如汤朴威廉所写:‘没有人能拥有神的灵,而只为自己保留圣灵。圣灵在哪里,便会从哪里流出去,若没有流出的现象,他就不在那里。’若有人宣称得到圣灵充满,却没有产生福音的关怀与行动,我们就要谨慎明辨。
斯托得这两段对主耶稣给我们的应许的讲解,让我们感动吗?所以,我们把自己的身体献给神,我们随时随地来到耶稣基督的面前,凭着信心向他求:“主,求你帮助我,让我随时活出你的心意,让我完全向着自己的老我死,让我生命的全方面都完全活出您的旨意。”这对我们来说是损失吗?不是损失。反而,我们若不来到主的面前,在主耶稣刚才那一段应许里边那种图像化的比喻中让我们看到我们的生命是怎样的生命?是干渴的生命,是被太阳烤得面红耳赤,嘴唇发干,干渴难忍的生命,我们只要离开神,不管离开神的距离有多远,斯托得说我们就是这样一幅干枯的可怜的生命状态。
而我们要想重新活出解渴的生气蓬勃的丰盛生命,我们没有别的方法,我们的方法就是随时来到主耶稣基督的面前,求他帮助我们,让我们的全人都活在被圣灵充满的状态。一旦我们的生命被圣灵充满,圣灵就必然像活水的江河从我们的生命中流淌而出。斯托得说的也多么好,如果你的生命中没有流出的现象,你从来不能够宣称你被圣灵充满,因为圣灵绝不仅仅只是充满我们,以使圣灵的工作将将够我们自己用,所以我们若被圣灵充满,我们必然会活出一个宣教的完成大使命的生命,这是主给我们的非常清楚的应许。弟兄姐妹们,你愿意不断来到基督耶稣面前,来畅饮他所赐给我们生命的活水,使这个活水不但能够滋润我们的生命,还能够成为滋润他人祝福他人的状态吗?你愿意这样做吗?所以,我求主也使用斯托得牧师刚才对主耶稣给我们的应许的讲解激励我们的内心。

好,这就是今天我们主日的讲道,在为归信者“施洗”中经历主的同在,今天我们讲了“在为归信者施洗中经历主的同在”的第三点和第四点。首先我们讲了洗礼与圣灵的洗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部分,我们在得出洗礼与圣灵的洗的关系之前,我们做了什么工作?我们先透过旧约中各种水洗洗濯的律法,我们来看它们是怎样表达了洗礼的前身;然后我们在旧约中也看到水洗象征着圣灵的洗这如何是众先知的企盼;我们看到圣灵的洗是如何被施洗约翰四次强调;圣灵的洗又如何被主耶稣基督强调,成为他给门徒们的应许,而主耶稣强调圣灵的洗的时候恰恰引用的就是施洗约翰的话;然后,我们也看到圣灵的洗是自五旬节开始就全面应验的,于是我们得出了这个结论,水洗和圣灵的洗是什么关系? 我们一块儿读一下,好吗?水洗是圣灵洗礼的外在标记与印证,圣灵洗礼是水洗表达的内在本质与内涵。因着这样对洗礼与圣灵的洗的关系的认识,就会带给我们实际应用上的考验。所以,求主帮助我们,都把对洗礼的认识就是对洗礼和圣灵的洗的认识,真的活在我们的生命中。
今天讲道的第二个方面,也就是“在为归信者‘施洗’中经历主的同在”的第四点,我们讲了圣灵的洗与圣灵的充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圣灵的充满是圣灵的洗的结局,所以圣灵的充满是领受了圣灵的洗的门徒们理当活出的与所蒙的恩相称的生命常态,这是使徒行传告诉我们的;使徒行传也告诉我们,圣灵充满是神为装备我们服事他赐下的恩典;使徒行传还告诉我们,圣灵充满是因我们在患难中向主忠心神赐下的恩典。所以,我们要持续追求被圣灵充满,我们要活出被圣灵充满而流淌活水的生命。
那第四点讲完之后,我们整个第三个大的部分就完整了,结合我们上个星期讲的早期教会顺服主的命令为归信者施洗,还有早期教会的信徒受洗与说方言之间的关系,四点内容就完整地构成了在“为归信者‘施洗’中经历主的同在”这第三个大的部分。愿主借着圣灵大大地感动我们,大大地激励我们,不仅仅用今天讲道的三、四点来激励我们,让我们更明白洗礼与圣灵的洗之间的关系、圣灵的洗与圣灵的充满之间的关系,以使我们能够在生活中时刻活出圣灵充满的生命,也更加帮助我们从整个大使命完整的蓝图来效法早期教会,同心完成大使命。

最后,我们还回到大使命的核心。今天我给大家摘录福音派和天主教在1994年所做的的一个联合声明,为什么摘录这个声明呢,这个就让我们看到对大使命的重视,这是跨宗派的,无论你是什么宗是什么派,在任何一个基督教宗派,主所赐的大使命都是特别认定并且要同心完成的。在这个联合声明中是这样说的:“教会是因大使命而存在,也是为之而存在。……基督的事业也是教会的事业和使命,教会首要的任务就是宣讲福音,……维持这福音所召集的信仰、敬拜和训练门徒的团体,乃是教会首要的责任。教会其它所有的任务和责任,都来自福音的使命,并指向这一使命。 ”让我们也再一次同声诵读布鲁内尔的这句话:“教会乃借着使命而存在,就仿佛火藉着燃烧而存在;没有使命,就没有教会。”所以,求主继续使用我们对于使徒行传的学习和讲道的过程来祝福大家,让我们效法早期教会,同心完成大使命!
2020年5月31日ZOOM